视频标签:苹果里的五角星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8苹果里的五角星》海南省 - 五指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三年级语文下册《8苹果里的五角星》教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从小男孩的举动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力,让学生受到感染、启迪。 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基础上理解课文。 2.从小男孩的举动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力。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 播放视频,故事导入。
2.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力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
3.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看看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怎么来的呢?出示课题。齐读。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想一想:苹果里的五角星是怎么来的?指名说。 3. 说说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跟我们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呢? 4. 出示: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
(1)齐读。
(2)理解“拦腰切”
(3)课件演示:通常的切法和拦腰切
5.出示: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指名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水果换另一种切法,也会有新的发现。 (1)指名说
(2)出示杨桃图片
(3)小结:因为切法与众不同,所以才会有了新的发现。
7.这个发现是谁告诉我的?课文中有几句小男孩和“我”的对话,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体会“我”和小男孩内心的想法,读好人物对话。
(1)出示“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来切给你看吧。” “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2)我们来看看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指名读、分角色朗读。
8. 横切苹果一个小小的改变,竟然给出一个有趣的发现,使我感到怎样?
(1)出示: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却从未见过....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2)指导朗读。请同学们读出惊奇、感叹不已的语气。 9.交流: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呢?原因可能是什么? 指名说,师随机小结。
10.理解“循规蹈矩”“不生疏”
11.正是这些想法,让我们没有想到要去创新,使我们很难再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难怪作者说:“(引读: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
12.作者由这件事中想到了什么?
(1)出示: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使我深有感触的是......竟有这么大的魅力。
(2)理解“鲜为人知”。“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3)“魅力”是什么?这个吸引力大吗?从哪句话可以知道? 13.出示: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传...,现在又由我传给你们大家。 (1)指名读
这个秘密是一传十,十传百,他还将继续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 (3)魅力不仅是苹果里的五角星,更多的是横切苹果的创造力。
14.什么是创造力?
(1)齐读最后一句话。问:你知道什么是创造力了吗? (2)出示: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 )。 (3)往小处说是指什么?
师:往小处说,就是从具体的小事上来说。 以老师讲述的经历理解“往小处说”
(4)瞧!创造力就是这么简单。引读——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 ),用在老师的身上说就是换一种( )。
15.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呢? 指名说
出示:创造力,就是换一种_____,就会有新的_____、新的_____。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无处不需要创造。希望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上、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不断用新方法,从新角度来思考问题,学会创造。
四、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8苹果里的五角星
竖切苹果
发现
拦腰切苹果------五角星(创造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