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丰收歌舞
所属栏目:小学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册第八单元《丰收歌舞》武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册第八单元《丰收歌舞》武汉市江夏区大花岭小学
《丰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音乐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五册第八单元《丰收歌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授课年级】三年级 【课 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管弦乐《丰收》,感受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激发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感情。
2.在听、唱、跳等实践活动中,学生能感知旋律、节奏、力度及音乐形象等特点,体会这些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的作用,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记忆并听辨出管弦乐《丰收》(片段)中两个不同主题旋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不同音乐主题的感受,准确感知其特点,能哼唱、听辨出乐曲中不同主题乐段的重复及变化。 【教材分析】
管弦乐曲《丰收》,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者王酩本人将影片中的配乐整理改编成管弦乐《海霞组曲》,这部组曲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构成。《丰收》整曲充满舞蹈性的节奏动感而愉悦人心。在曲式结构上,该曲采用了两首风格迥然不同的舞蹈旋律加以组合,第一段主题旋律热情奔放,节奏短
促有力,演奏形式主要是合奏和木管乐器演奏两种方式,第二段主题旋律优美如歌,节奏舒展,主要用弦乐演奏为主,更显抒情。两段不同情趣的舞曲加以组合,烘托出了渔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了解了音乐常规,养成了相关学习习惯,他们热爱音乐,喜爱唱歌,乐于参与音乐表演,但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仍有少数学生识谱视唱,听辨能力弱,参与表演也不够主动自信。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强化对音乐的聆听、结合舞蹈律动、图片、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实施欣赏教学,在实践中体验感知乐曲特点,理解音乐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完整欣赏乐曲,记忆音乐主题。能感知旋律、音色、节奏、力度等特点,体会这些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
【难点】能听辨出不同旋律主题主奏乐器的音色,并能哼唱、听辨出乐曲中不同的主题乐段,感受其变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小堂鼓、小红绸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
用具
开始 部分
拍一拍 1.师生相互问好; 2.节奏游戏,激发兴趣。
2/4 Х Х∣Х 0∣Х 0∣Х 0∣
节奏练习,为主题旋律一做铺垫,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学习活动 课件
展 开 部 分
一、导入 1.听一听
2.说一说
3.听一听
(一)分段聆听,情趣揭题
1.对比聆听音乐片段一、二,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片段一:欢快喜悦;片段二:优美如歌)
2.揭题,师简单介绍作品背景 管弦乐曲《丰收》,原是影片《海霞》中的配乐,后由作者王酩本人将影片中的配乐整理改编成管弦乐《海霞组曲》,这部组曲由《童年》《解放》《织网》《丰收》《胜利》五首乐曲构成。 3.再次聆听片段一、二,感受音乐形象?
师:丰收了,南海的姑娘、小伙子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听听这两段音乐,哪段音乐仿佛小伙子在热情奔放地舞蹈?哪段音乐好似姑娘们明快柔美的歌声?
对比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介绍作品背景,拓展音乐视野
感知音乐特点,培养音乐想象力
课件
板书 板书
课件 课件
展
开 部 分
二、欣赏主题一
1.奏一奏
2.辨一辨
(二)学习主题一 1.出示道具—小堂鼓:还记得刚才的节奏练习吗?听听老师是怎样彩喝的,
2.出示节奏谱,引导学生练习。
师:我们的身体就是一样乐器,请同学们拍拍双腿(好似打起小鼓)一起练习。
3.完整聆听主题1,引导学生在心中默打节拍。
4.随音乐,师生合奏。
5.加入欢呼声“嗨”,随音乐合奏。 2/4 Х Х∣Х 0∣Х 0∣Х 0∣ 嗨 嗨 嗨 嗨 嗨
6.出示鼓点、红绸节奏谱,师教简单的律动,男女生合作:男生舞蹈,女生挥绸。(交换合作)
7.播放主题1,引导学生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是一样的吗?
8.思考:力度是怎样的?(力度:f-p-f)演奏形式是怎样的?(适当提示或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培养身体协调性
培养学生关注音乐
了解音乐的各种要小堂鼓
课件
小堂鼓 小红绸若干
板书
课件 板书
板书
展 开 部 分
3.说一说
三、欣赏主题二
1.听一听
2.演一演
3.唱一唱
择) 9.师介绍管弦乐的分类,板书:演奏形式主要是合奏和木管乐器演奏两种方式。
10.师归纳:主题一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奏形式让我们感受了南海渔民欢快喜悦的音乐情绪。
(三)学习主题二 1.对比聆听:播放主题旋律2,对比旋律1在节奏上有何不同? (主题一:紧密;主题二:舒展) 2.再次聆听,演奏形式是什么?
师:主要以弦乐演奏为主,更显抒情,抒发了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图片或者课件展示)
3.出示课件,介绍小提琴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演奏姿势,学生随音乐旋律模仿乐器动作。
4.出示曲谱,引导学生用“lu”声优美地哼唱主题旋律:
(1)用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用“lu”声模唱“5.
—1——”; 素 了解管弦乐的分类,丰富音乐知识
对比聆听,关注旋律
模仿小提琴演奏姿势,增强对音乐的热爱
巩固柯尔文手势
课件
板书
课件
课件 板书
课件
板书
展 开 部 分
4.辨一辨
四、整体聆听 演一演
(2)师弹琴,引导学生用“lu”声模唱主题旋律二;
(3)关注学生的演唱情绪,做到音色统一,注意呼吸和气息的运用。
5.播放主题旋律二,引导学生聆听出现了几次?思考:力度和音区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力度:p─mp;音区提高)
思考:为什么在第二次把音区提高,力度加强呢?还加入了什么乐器?音乐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喜悦的心情进入高潮)
(四)完整聆听,整体感知。 师:听到主题一我们用红绸舞起来,听到主题二我们用“lu”声唱出来(或学小提琴拉起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正确的歌唱方法
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受力
整体感知音乐,检验教学成果 钢琴
小堂鼓
小红绸若干 拓
展 部 分
观看视频
师生讨论 1.播放视频,师:乐队现场版演奏的和我们刚才聆听的乐曲《丰收》有什么不同?最后出现的是哪个主题?(师:今天欣赏的是管弦乐《丰收》片段)
2.师:你们的收获大吗?!请说说这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让学生关注音乐
培养学生 课件
板书
节课学到了什么?(师生自由讨论) 语言表达
能力
结 束 部 分 师总结
师生同乐 1.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管弦乐《丰收》,乐曲中以两首不同情趣的舞曲加以组合,烘托渔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了解了管弦乐的表演效果,又感受到渔民丰收的乐趣,同时我们也体会到渔民劳动的辛苦,我们要做个从小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长大后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2.师生同乐:用红绸、律动、模仿演奏、串铃等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
的音乐表现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