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千以内数的认识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以内数的认识》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千以内数的认识
学科 数学 学段
低段
年级 二年级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书名: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6月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紧跟时代步伐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学科教学”作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把信息技术当作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是现代教师及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在把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数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是共同完成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两者的整合是在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看作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努力使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形式都发生变革,更好地达到课程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2、《新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紧扣课标帮助孩子们建立数感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还能帮助孩子们为后续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做好基奠。
2.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对于整数的认识,纵观教材分4个阶段,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学习了20
以内各数的认识,这是认数的第一阶段;在一下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二阶段;本学期将认数范围由100以内扩展到万以内,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这是认数的第三阶段;在四年级上学期,认数范围由万以内扩展到亿以上,学生学习大数的认识,这是认数教学的第四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一阶段的认数,包含了整数认识的所有要素,如数的表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数位、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值等,学生也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包含了一个完整的数级。因此,本单元教学内容十分重要,它不仅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还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非常重要的素材。
<二>我的思考
历来,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都是突破拐弯数。结合学生对数的认识基础,我认为现在的学生对于数较大数并不困难,但怎样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上,对一千以内数的大小有具体的感知?是指引我对本节课进行设计的突破点,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思考。
1.本课如果再简单地教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已不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了。因此,这节课上,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建立“千”的概念,并通过用计数器表示999,每位上9的含义是不同的,渗透位值制思想。并呈现第纳斯方块的动态图,让学生感受由块到列,由列到面,由面到体的转化过程,在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到十进制,做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为重的教学要点,也使得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加具体化、结构化、系统化。伴随着十、百、千形成过程的巩固与建立,在计数器上直观演示9、99、999,学生感受到数位的重要性,渗透位值制思想。
2.在具体的情景中真材实感千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培养得起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本节课通过呈现1000个物体,感受1000到底有多大。培养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一千是多少;会用计数器表示数,数数,读数,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会用千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 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及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大数的直观模型,发展数感。
3、 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十进位值制思想,感受数学的简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建立计数单位“千”的概念,渗透位值思想。
2、 教学难点: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突破拐弯数,借助生活场景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纳斯方块教具、小棒、A4纸、黄豆、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时间
安排
一、课件演示生活中
的数,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情境图:
图一:小明每分钟跳绳176个。
图二:姚明身高是226厘米。 图三:一台冰箱的价钱是1099元。 图四:一盒纯牛奶的净含量是250ml。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吗?
总结:这些数都比100大,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比一百还要大的数。 板书:数的认识
感知生活中的数,试着读出情境内容
告知孩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揭示课题。
2分
二、运用计数器和第纳斯方块,渗透位值思想。
(一) 通过计数器感知1000的由来和计
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 在计数器上拨9,并提问:给9添1是
多少?
2. 课件演示:利用第纳斯方块演示10个
一是1个十的形成过程。板贴:第纳斯方块1个十图片,板书:10个一是10。 3. 在计数器上拨99,并提问:给99添1
是多少?
4. 课件演示:利用第纳斯方块演示10个
十是1个百的形成过程,板贴:第纳斯方块1个百图片,板书:10个十是100 5. 在计数器上拨999,并提问:给999添
1是多少?
6. 课件演示:利用第纳斯方块演示10个
百是1个千的形成过程。板贴:第纳斯方块1个千图片,板书:10个百是1000。
1.用计数器将10个一表示为1个十。
2.1个1个的数,10个一是10。
3.用计数器将10个十表示为1个百。
4.10个10个的数,10个十是100。
5.用计数器将10个百表示为1个千。
6.100个100个的数,10个百是1000。
学生跟随课件的演示边数边感受1、10、100、1000的由来。 通过动态
课件的演示,学生感受由部
分到整体的过程,明确1000
的由来。感受“十进制的关
系”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
8分
(二) 利用第纳斯方块理解数的组成。
1. 从1000个方块中去掉1个,并提问剩下多少块?
2. 板书:999,提问999这三个9的含义一样吗?你能在图中找到9个百,9个十和9个一吗?
小结:我们给999添上1就是1000。
学生理解999
的组成,说出每个数位9的含义,并在板
贴的999块第
纳斯方块中找到9个百、9个十和9个一。
通过在第纳斯方块里找到9个百、9个十和9个一落实孩子们对位置值的理解掌握。
三、
通过数(一)用不同的物体表示千以内的数。 1.出示立方体图:你能很快的数出这是多少个小立方体吗?
2.出示小棒图:这儿有多少根小棒呢?
1.学生跟随课件说出用不同物体表示出的数。
通过数数
突破教学
难点,感受数在生
15分
数的活动,突破拐弯数。
3.出示计数器图片:计数器上表示的是多少呢?
4.你能从206一个一个的数到217吗? 5.你能从206十个十个的数到306吗?试试看。
6.提问:217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306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7.出示206、217及306的情境意义。 初生婴儿骨块数:306 儿童骨块数:217—218 成人骨块数:206
小结:看数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物体表示数,那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数来记录它们的多少。刚刚我们数了1000以内的数。补全课题板书:千以内。那一千究竟有多大呢? 2.用计数器表示上面的数,并利用计数器边拨珠边从206一个一个的数到217,
从206十个十个的数到307。 3.学生了解实际情境中的
数。
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 展示生活实例培养数感
(一)感知1000根小棒的多少
1. 出示10根小棒及100根小棒,猜一猜
1000根小棒有多粗?用手比划一下。 2. 验证孩子们的判断。
3. 如果我一秒钟数一根小棒,我需要数多少秒?
课件出示:时间(1000秒)
大约是17分
大约是半节课
小结:时间太久了,1000根小棒太多了。 孩子们经过思考做手势,感知验证1000根小棒的粗度。 通过展示数1000根小棒所用时间,感知1000的大。
通过课件的视觉冲击,让孩
子感受1000是一个比较大的数。
6分
(二) 感知1000个人的多少。
1. 演示运动会全校1000多人汇聚一起的
不同角度的图片。 2. 说说有什么感受?
小结:看来1000是一个比较大的数。 1000真的很大吗?
感受1000人的多少。
(三) 感知1000张A4纸的厚度 1. 大家都见过A4纸,你猜猜1000张A4
纸有多厚?用手比一比。
2. 出示一张纸做标准,你们看到这一张纸
有想做调整的吗? 3. 验证想法,确定准确的值。
出示一包A4纸,介绍一包有500张,几包就是一千张了?
5个百再加5个百就是10个百也就是1000张。
4.谁愿意为大家量一量? 1. 学生感知
1000张A4纸的厚度。
2. 知道1000张纸大约是10厘米。
通过实物展示,让孩子感受
1000又不
是一个很大的数。孩子们在不同标准的呈现下
感知标准不同1000的多少给人留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6分
(四)感知1000粒黄豆的多少
1.食堂老师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运进了一批黄豆,我想派同学去帮我搬1000粒到班里,我应该派几个人去?
2.验证:先出示200粒黄豆告知学生,再出示800粒黄豆让学生估。
小结:1000一会儿让人感觉很大,一会儿又让人感觉很少,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所以感觉就不同。
1. 学生感知
1000粒黄豆的多少。 2. 渗透估算
意识,展示估算的方法。
五、找生活中的数
1.数的应用在生活中是非常广泛的,你们知道这儿有多少块糖吗?课件展示。 2.生活中大家见过哪些比100大的数?
1.学生看图说数的过程中巩固数的组成 2.汇报生活中见到的数。.
通过课件展示,认千以内的
数,学习千以内数的组成,说收获的
过程中对本节课形成归纳总结。
2分 六、 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说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阐述自己的收获。
说收获的过程中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培养。 1分
七、板书设计
千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0 千 百 十 个(一) 9 9 9 1 0 0 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
课后反思
1、设计重要活动,突出教学重点,切实解决教学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应教学内容把握重点、突出难点,增强教学的时效性。本课教学难点有三方面: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体会多位数中数位的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的教学。为切实解决难点的教学,应该把握本课的重要活动——用计数器数数,让学生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并变换多种形式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在数数过程中,自然可以突破上述两个教学难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抓核心概念,掌握数的意义。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十进位值制计数法在核心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值制,这是引领本单元内容的两个基本概念。其他的概念如计数单位、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数的大小都是由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因此,教学中应该突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如下两方面。首先是,一个一个地数,每满10个,就应该向十位进1:一十一十地数,每满10个,就应该向百位进1;一百一百地数,每满10个,就应该向千位进一,由此引出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和新的计数单位“千”。其次是,每个数的大小是由
数字本身和它所在数位的位置决定的。在掌握这两个方面的基础上,其他内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3、利用认数工具,培养学生数感。
首先是直观的、齐性的学具如小立方体图、小棒等,这些学具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有多少,但可以将这些学具“结构化”10个一列、10列一面、10面一体,强调“十进制”,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过程能使学生感受到十进制。其次是逻辑结构化的学具,如计数器,即使珠子相同,但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每一个珠子所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从而有利于学生逐步地掌握数内部的结构。
本节课培养学生数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首先是通过显示素材感受千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千以内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是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千以内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最后能在具体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估数。根据不同学具的作用有效地进行运用落实数感的培养,将“数”和“形”紧密结合起来,以“形”感知、理解、表达数,即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方式认识数,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常抓不懈。 4、数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所涉及的数学活动有: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比一比、说一说,用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为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根据教学目标明确每一个活动的目标。
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发展。
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要得到充分的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之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尽量沟通生活、选好数据,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