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偶戏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美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第18课《偶戏》北京市 - 门头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本课将制作纸偶与表演相结合,加强了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选取学生喜爱的故事进行表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以偶戏的知识为拓展,增强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本课遵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对学生进行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培养与锻炼。通过让学生欣赏偶戏表演加深学生对偶戏的文化理解和审美判断;对纸偶作品进行图像识读、做法探究,让学生根据故事创造偶戏,锻炼学生的综合探索以及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主并运用了学习迁移理论。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思考中建构新知,最后通过多元评价体现意义建构。首先,通过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故事、欣赏教师的偶戏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探究纸偶的制作步骤建构新知。其次,将《小彩灯》和《花手套》中学到的折、剪、卷、粘的纸造型方法迁移运用到本课的创作中。最后,通过偶戏展演,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多种评价方式,以及对偶戏知识的拓展,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戏曲知识的意义建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18课《偶戏》,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在第17课《花手套》学习的基础上,一节和手有关的课程。本课侧重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偶戏的种类及其特点,学习制作纸偶的方法,并根据故事情节,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呈现纸偶作品。为学生学习《课本剧》及纸工作铺垫。
本课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接着教师进行偶戏表演的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带领学生探索纸偶的三种制作方法,并出示纸偶作品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确定故事,制作纸偶并进行表演;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多种评价方式,以及对偶戏知识的拓展,增加学生对偶戏这种传统戏曲形式的认识。体现出“综合·探索”领域课业的特点,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
学生情况: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接触的知识相对较少,未必知道什么是偶戏。因此,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我设计了简单的《学情调查表》,内容如下:
根据调查表得出的统计数据,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一年级学生对偶戏有一定了解,大部分同学会讲故事并且学会了折、剪、卷、粘的纸造型方法。因此在纸造型的方法方面仅作为旧知回顾,不作为重点讲授。根据调查,将本课重点确定为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制作有趣的纸偶。 教学方式:
1.启发讲授法: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故事。 2.探究学习式:引导学生探究纸偶的不同制作方法。 3.合作学习式:学生通过合作进行纸偶的制作与表演。
4.实践活动式: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纸偶创作与表演,形成技能。 教学手段:
口头语言、多媒体设备。 技术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师范作、展示架、彩色纸杯、信封、彩纸、剪刀、胶棒。 学生准备:彩纸、剪刀、胶棒。
学情调查表
1.你知道偶戏吗?
(1)知道( ) (2)不知道( ) 2.你会讲故事吗?
(1)会讲( ) (2)不会讲( )
3.通过学习《小彩灯》和《花手套》,你学会了折、剪、卷、粘的纸造型方法吗?
(1)会( ) (2)不太会( ) (3)不会( )
4
问题框架(可选项)
1.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谁能跟我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打开学生思路,为后来的创作做铺垫。
2.教师边出示范作,边问学生这个纸偶是如何制作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出示木偶戏《西游记》的剧照,请学生说出这是什么故事?有哪几个角色?启发学生根据熟悉的小说、童话等选择故事,确定角色。
4.问学生要表演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哪几个角色?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确定角色。分步骤确定故事,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步骤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初步了解偶戏及纸偶的相关知识,学习简单的纸造型方法。
技能:通过学习纸偶的简单制作方法以及偶戏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利用纸偶表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欣赏偶戏表演、探究纸偶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有目的地设计并制作纸偶作品,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综合探索学习体验。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偶戏的种类和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
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制作有趣的纸偶。 (三)教学难点
能根据故事情节制作出纸偶并进行表演。
5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谁能跟我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2.教师示范偶戏表演。
教师现场表演《一只聪明伶俐的小羊》的故事。
小结:像这种通过人的手操作戏偶进行的表演,称为偶戏。
[设置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来学生讲故事提供思考时间。教师的表演为学生表演偶戏提供参考。
(二)出示课题——偶戏。 二、探究新知
(一)师生探究纸偶的制作。
探究新知
学生确定故事
拓展延伸
导入新课
艺术实践
展示评价
出示课题
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教师示范偶戏表演
师生探究纸偶的制作
6
教师依次出示纸偶,引导学生探究纸偶的不同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狼的范作,引导学生探究用画出角色、制作纸筒、粘贴完成的方法制作纸偶。
2.教师出示羊的范作,引导学生探究用之前学过的折、卷的方法制作立体纸偶。教师示范折纸以及粘贴。
3.教师出示猎人的范作,引导学生探究在一张纸上通过绘画、剪的方法制作纸偶。 每探究出一种做法,教师就把步骤粘贴到黑板上并出示用该方法制作的其它范作。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难操作处进行示范,解决学生制作难点。
(二)学生确定故事。
1.图像识读木偶戏《西游记》的剧照,请学生说出这是什么故事,有哪几个角色。 小结:我们熟悉的小说、童话故事等都可以编排成偶戏。
2.小组讨论:在小组中,每人讲个故事,选出更适合编排成偶戏的故事。 小组汇报:要表演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哪几个角色。
[设置意图]: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确定角色。分步骤确定故事,使学生有意识地分步骤解决问题。
三、艺术实践
创设情境“偶戏大比拼”。小组合作,根据简单有趣的故事设计制作纸偶,并为大家表演。
要求:纸偶制作精美,表演生动、活泼。 [设置意图]:明确作业内容和要求。 四、展示评价
在屏幕上出示一个舞台背景,学生进行偶戏表演。 (一)自评:介绍故事及纸偶作品。
(二)互评:这组同学纸偶制作的精美吗?表演生动、活泼吗? (三)师评:教师进行作品点评。
[设置意图]: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拓展延伸
(一)中国偶戏的历史相当古老,大致可以分为影偶戏和木偶戏两类。 影偶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作戏偶进行表演。
接下来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三种经典的木偶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像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提线木偶一般有16条提线,表演者操纵提线进行表演。木偶戏在2006年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木偶戏登上了奥运开幕式的舞台。
7
偶戏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使同学们了解偶戏、喜欢偶戏,能从咱们的小舞台走上国际大舞台,为传承偶戏作贡献。
(二)出示课前给学生承诺的神秘礼物,5个指偶,引导学生课下可以尝试制作指 偶。
[设置意图]:通过识读图像和视频,增加学生对偶戏知识的了解。出示指偶,丰富学生的认知,延续课堂学习。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 入 新 课
1.谈话导入。
(1)谈话:老师知道同
学们很喜欢听故事,谁能跟我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2)教师示范偶戏表演。 教师现场表演《一只聪明伶俐的小羊》的故事。 小结:像这种通过人的手操作戏偶进行的表演,称为偶戏。
2.出示课题——偶戏。
学生回忆故事并回答自己喜欢的故事名称。
学生对教师的表演进行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感受纸偶形象以及如何用纸偶进行偶戏表演,加深
对偶戏的感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来学生讲故事提供思考时间。教师的表演为学生表演偶戏提供参考。
探 究 新 知
1.师生探究纸偶的制作。 教师依次出示纸偶,引导学生探究纸偶的不同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狼的范作,引导学生探究用画出角色、制作纸筒、粘贴完成的方法制作纸偶。
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纸偶的制作方法问题。学生对教师出示的范作从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图像识读,并回答自己探究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进行适当补充、总结,最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形成答案。 学生回答狼的纸偶是通过画、剪、粘制作而成。
引导
学生自主
探究制作
方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8
(2)教师出示羊的范作,引导学生探究用之前学过的折、卷的方法制作立体纸偶。教师示范折纸以及粘贴。
(3)教师出示猎人的范作,引导学生探究在一张纸上通过绘画、剪的方法制作纸偶。
每探究出一种做法,教师就把步骤粘贴到黑板上并出示用该方法制作的其它范作。 2.学生确定故事。 (1)图像识读木偶戏《西游记》的剧照,请学生说出这
是什么故事,有哪几个角色。
学生回答羊的纸偶通过折变
得更加立体了。学生继续观察教师的其他范作,发现还可以用之前学习《花手套》和《小彩灯》中学过的剪、卷等方法,制作立体的纸偶。并且可以借助纸杯、信封等进行纸偶制作。
学生观察发现可以只用一张
纸制作纸偶,先在一张纸上画出形象,然后剪掉多余部分,最后粘贴完成。
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体现审美判断。
学生通过图像识读,解决故事
选择与制定角色的问题。学生发现图片上的木偶戏选取了《西游记》中的故事,有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和白龙马五个角色。 学生发现,我们可以选择熟悉的小说、童话等故事编排成偶戏。
教师
在难操作处进行示范,解决学生制作难点。 将课
本中给出的制作方法做法都展示给学
生,为学生创作提供支撑。
出示多个范作,拓宽学生思路。
启发
学生如何
选择故事并确定角色。
9
(2)小组讨论:在小组中,每人讲个故事,选出更适合编排成偶戏的故事。
小组汇报:要表演什么故事,故事中有哪几个角色。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了本组的故事选择与角色确定。组内同学先每人讲一个简短的故事,然后共同推选出本组内最适合编排成偶戏的故事。
小组汇报本组确定的故事以及故事中的角色。
分步
骤确定故
事及角色,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
决能力。
艺 术 实 践
创设情境“偶戏大比拼”。
小组合作,根据简单有趣的故事设计制作纸偶,并为大家表演。
要求:纸偶制作精美,表演生动、活泼。
学生明确创作要求,进行创意
实践。
实践过程中,由小组长进行分工,提前做完的同学可以帮助组内其他同学,共同完成纸偶作品。
制作完成后,戴上纸偶进行排练。
明确作业内容
和要求。让组长分工,
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展 示 评 价
在屏幕上出示一个舞台背景,学生进行偶戏表演。
1.自评:介绍故事及纸偶作品。
2.互评:这组同学纸偶制作的精美吗?表演生动、活泼吗?
3.师评:教师进行作品点评。
学生通过评价的方式解决创
作中的不足问题。学生自评、互评纸偶的制作以及偶戏的表演,在评价中寻找优点和不足,并倾听教师点评。
多种
评价方式,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拓 展 延 伸
1.中国偶戏的历史相当古老,大致可以分为影偶戏和木偶戏两类。
影偶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作戏偶进行表演。
接下来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三种经典的木偶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提线木偶。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图像识读
和倾听教师讲解,了解偶戏的分类以及各类偶戏的特点。
学生通过图像识读,发现杖头木偶由表演者操纵一根命杆(与头像连)和两根手杆(与手相连)进行表演。
通过识读图像和视频,增加学生对偶戏知识
的了解。
10
木偶戏在2006年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木偶戏登上了奥运开幕式的舞台。
偶戏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使同学们了解偶戏、喜欢偶戏,能从咱们的小舞台走上国际大舞台,为传承偶戏作贡献。
2.出示课前给学生承诺的神秘礼物,5个指偶,引导学生课下可以尝试制作指偶。
学生通过图像识读,发现布袋
木偶又称“掌中木偶”,是演员用手指直接操纵,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 学生通过图像识读,发现提线木偶一般有16条提线,表演者操纵提线进行表演。
学生通过图像识读,感知纸偶除了戴到手掌上的,还可以做成戴到手指上的。
进行
德育渗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树立传承和保护这一传统戏曲形
式的意识。
丰富学生的认
知,延续课堂学习。
11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节课的设计,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并紧密结合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故事、图像识读等方式了解偶戏、创作偶戏。
本课设计了两次教师示范,第一次是教师示范偶戏表演,既激发了学生兴趣,也为学生进行表演提供参考;第二次是示范折纸粘贴制作立体纸偶,以解决学生制作时的难点。
本课拓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偶戏知识的拓展,第二部分是指偶的拓展。本课既要制作又要表演,为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创作,因此把偶戏的知识放到拓展环节进行讲解。为了保证学生表演的效果,课上学生制作的是套到手掌上的纸偶,将课本中出示的指偶作为拓展。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一年级学生识字少的特点,在ppt制作以及板书设计中均以图像识读为主。为适应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板书以及PPT课件都标注拼音,并且多使用图像,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在教师语言的设计上,用词和语气更加贴近儿童,以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
本课注重美术知识的系统性,带领学生回顾旧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创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