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肖像艺术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肖像艺术》安徽省 - 合肥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肖像艺术》教学设计
学 校
合肥市桂花园学校(西区)
学科 (版本)
美术(人民美术出版社) 章节 第1课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肖像艺术》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在欣赏课本作品的同时掌握肖像艺术的欣赏方法。本课教材中呈现的作品虽然都很著名,但对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还是比较陌生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但它们艺术形式、创作技法、历史背景、风格等都各不相同,若学生对作品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仅靠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课本每幅肖像作品各方面知识都深入了解是很困难的。
学情分析
对于肖像艺术的欣赏,五年级的学生还停留关注外貌、写实性等表面层次的阶段,习惯以“像不像”、“逼真不逼真”来判定作品的好坏,欣赏比较感性片面,思路条理不清晰。本课希望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欣赏课本肖像作品,最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掌握欣赏肖像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肖像作品“以形写神”的重要特征,认识不同艺术形式的肖像作品,熟悉课本中涉及的肖像作品及相关知识。
2、通过欣赏课本肖像作品,学会从不同方面去欣赏肖像作品,掌握欣赏肖像作品的基本方法。
3、认识艺术的多样化,通过欣赏《张卿子像》《青年女歌手》,学生认识艺术家尝试创新的艺术价值;通过欣赏《白求恩》,学生学习了国际主义奉献精神。
教学 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作品内涵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
并各选一名组长,组织每组选择课本的一幅肖像作品并进行
自学。
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所选作品从不同方面进行分工自学,成员按照分工查找相关资料进行自学。
学生通过自学解决作品欣赏的部分问题。 一 导 入
播放《人像变化》视频,问:视频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第1课 肖像艺术)
观看视频
回答:人像的变化
初步感知肖像艺术
引出课题
二
解读
“以
形写
神”
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肖像作品才是优秀的? 2.引出中国古代艺术家提出的“以形写神”的评价标准。 3.引导学生思考“以形写神”中的“形”指什么?“神”指什么? 总结:优秀的肖像作品不仅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还需要反映出人物的神态特征及精神面貌。只有做到“形神合一”才能称的上是优秀的肖像作品。 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学生猜测回答:“形”指外形、外貌;“神”指神态、精神。
学生根据教师的解读,理解“以形写神”的意思,并了解“以形写神”是肖像画评价的重要标准。 解读“以形写神”,让学生了解它是中国古代艺术节提出的衡量肖像艺术的重要标准。
为学生欣赏肖像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三
初步
感知
课本
作品
教师利用ps技术,将四幅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部位抠图出来。课件展示:在背景音乐中缓慢打开画轴来展示课本作
品的局部图。组织学生进行看
图猜画。
1.他眼神慈祥、手纸修长。
学生在情境音乐声中欣赏展开的画卷,观察所展示的局部图,猜出是课本的哪幅作品。
1. 是明代的艺术家曾鲸创作的中国画《张卿子像》。
初步感知课本作品,感受肖像作品的特征。
2.她有浓眉大眼、民族项。
3.她双目明亮,有山水背景。
4.他眉头紧锁、嘴唇紧闭。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回应与评价。
2. 是现代的艺术家李焕民创作的版画《藏族女孩》。 3. 是现代的艺术家潘鹤创作的雕塑《白求恩》。
4. 是现代的靳尚谊创
作的油画《青年女歌手》。
多媒体使用增强视听享受,提升课堂趣味性。
营造轻松娱
乐的课堂氛围。
四 明确 问题 1.提出任务:每组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和提炼(限时三分钟),并派代表上台进行一分钟汇报。 2.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始终要思考一个问题:“肖
像艺术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
1. 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2.学生明确欣赏作品时需要思考“肖像艺术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欣赏?”这一问题。
1. 让学生明确实践任务。
2. 学生带着问题欣赏,为教学难点的解决引发学生的前提思考。
五 组内
汇总提炼 组内模拟汇报 1.利用教师机发出课堂互动-提问-主观题-拍照答题(分组作答)
2.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巡查并指导学生资料汇总及汇报。
1. 学生利用学生机参与互动-主观题答题。 ① 在小组长的组织
下,学生在本组内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共享。
② 挑选汇报需要的资料进行上传答题。 ③ 小组代表在本组内进行模拟汇报。
1.学生自学
成果的共享实现了对本组作品欣赏所需的相关资源进行了很好的整合。
2.为接下来的小组汇报提供基础的资料保障。
3.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4.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美术欣赏问题的能力。
六 作品赏析汇报
六 作品
赏析
汇报
一、赏析作品《张卿子像》。
1.组织学生代表进行《张卿子像》赏析汇报。
2.对此组的汇报进行点评
与鼓励。 3.组织学生观察《张卿子
像》与之前肖像作品的不同。
总结:强调波臣派粉彩渲
染法画法的立体感效果及对后世肖像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赏析作品《张卿子像》。
1. 小组代表对本组所掌握的《张卿子像》欣赏知识进行汇报展示。
2. 聆听教师的点评。 3. 在对比观察中,感受《张卿子像》所代表的波臣派其粉彩渲染法的立体感。了解波臣派的在我国肖像画发展中的作用。
一、赏析《张卿子像》作品。
1.实现了“一组教三组学”的最大效益化的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2.给予学生
汇报肯定与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
动力。 3.解决《张卿子像》欣赏的技法和流派的难点。
六 作品赏析汇报
二、欣赏作品《藏族女孩》。 1.组织学生代表进行《藏族女孩》赏析汇报。
2.对此组的汇报进行点评与鼓励。
3.组织学生观察《藏族女孩》脸部和身体刀痕的不同,问:画家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4.简要介绍李焕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精神,对藏族劳动人民的关注与赞美,以及画家的杰出贡献。
二、欣赏作品《藏族女孩》。 1.小组代表对本组所掌
握的《藏族女孩》欣赏知识进行汇报展示。
2.聆听教师的点评。
3.学生观察对比女孩的脸部与身体不同的刀痕,体会艺术家利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的用意。
4. 学生欣赏画家作品,感受画家创作的藏族肖像作品的艺术魅力,了解画家的艺术成就。
二、欣赏《藏族女孩》作品。
1.实现了“一组教三组学”的最大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2.给予学生汇报肯定与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3.拓展关于画家背景知识。
六 作品赏析汇报
三、欣赏作品《青年女歌
手》。
1.组织学生代表进行《青年女歌手》赏析汇报。
2.对此组的汇报进行点评与鼓励。
3.组织学生思考女歌手是什么性格的人?
针对学生回答,设置了两套应对方案,一、若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女歌手的性格特征,则问题已解决;三、欣赏作品《青年女歌手》。
1.小组代表对本组所掌握的《青年女歌手》作品欣赏知识进行汇报展示。
2.聆听教师的点评。
3.学生观察女歌手外
貌、神态特征,结合小组汇报内容,思考并回答女歌手是什么性格的人。
三、欣赏《青年女歌手》作品。
1.实现了“一组教三组学”的最大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2.给予学生汇报肯定与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3.备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两套预案设置,以此来适应
二、若学生不能准确描述女歌手的性格特征,则提供词语描述供学生选择,降低难度来解决问题。
第二套方案如下:利用教师机发布互动-提问-选择题。 对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评价总结,针对选项对女歌手进行进一步的欣赏。
4.介绍靳尚谊所创立的“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风格。
学生利用学生机选择女歌手性格的答案选项进行答
题。
4.学生感受艺术家利用西方油画材料表现东方女性古典的美感。
学生在课堂上的
不同反应。
4.拓展“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的知识。
六
作品
赏析
汇报
四、欣赏作品《白求恩》。 1.组织学生代表进行《白求恩》赏析汇报。 2.对此组的汇报进行点评与鼓励。 3.在优美的背景音乐和课件展示下,教师对白求恩的生平贡献及遗言内容进行演讲展示,并将这段催人泪下的白求恩介绍现场录制成微课。
4.最后欣赏《白求恩》雕塑作品,问:作品哪些地方能表现人物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欣赏作品《白求恩》。 1.小组代表对本组所掌握的《白求恩》作品欣赏知识进行汇报展示。 2.聆听教师的点评。 3.学生在背景音乐和图片文字的衬托下,欣赏教师关于白求恩的介绍,感受白求恩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生观察《白求恩》作品,回答问题。 1. 实现了“一组教三组学”
的最大效益的课
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
2.给予学生
汇报肯定与鼓励。增加学生的学习
动力。
3.利用教师
机进行现场录制微课,给学生课后
回顾知识提供学习资料。
了解白求恩的生平,回过头来再来欣赏作品,学生会更有感触。 七
教师重新提出之前的问题“肖像艺术作品可以从哪些方
学生思考回答“肖像艺术作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解决
提炼 欣赏 要点 面进行欣赏?”? 在学生回答中慢慢引导问题完善,并张贴板书要点。
欣赏?”这一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问题回答全面。
观看教师张贴的板书内容。
本课的难点。 八 欣赏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要点对《七十三岁老人像》进行欣赏评述练习。
教师利用教师机发布互动-讨论。
学生利用学习机参与讨论,根据欣赏要点的对《七十三岁老人像》进行语音转化文字的欣赏评述答题。
运用所提炼的要点进行实践练习,将理论联系实践。
九 动手 实践
1.课件展示作品《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问: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等都不变,给我的感受是不是就始终如一?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利用教师机画笔工具给人物添画背景。
3.教师利用教师机发布互动-提问-主观题-批注答题。
4.利用教师机挑选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1.学生欣赏作品《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回答:添画不同背景,可以给我们带来不同感受。
2.学生欣赏教师给人物添画背景,思考自己如何添画背景。
3.学生利用学生机给人物添画背景后上传作品。
4.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别人优秀的添画作
品。
让学生体验欣赏要点之间的关联,肖像人物随着欣赏要点的某些变化而给我们产生不同的感受。
发展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创作的意识。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感受肖像作品在变化背景后给我们展现的不
1. 外貌:五官、服饰、发型
2. 神态:眼神、表情、动作 3. 技法 4. 背景知识 5. 你的理解与感受 欣赏方面
同的感受。
十 总结拓展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思考:揭开画布展现出的肖像作品是怎样的自己? 总结:人的外貌是天生,不易改变,而人的精神面貌随
着成长却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谁都希望揭下画布展现的自己的肖像是自信完美的,那就必须要靠我们修养、知识、能力等来支撑。希望同学们通过努力都能够成为心目中那个最完美的自己。
学生想象揭开画布时自己肖像的样子,对自己进行自我认知,回答问题。
思考心目中最完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
理解“人的外貌不易改变,人的良好精神面貌却需要用
知识、能力、修养来支撑”的观点。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
板书 设计
第一课 肖像艺术 外貌 神态 技法 背景知识 理解与感受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