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运动与摩擦力
所属栏目:小学科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科学教科版四运动与摩擦力_江苏省 - 淮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运动与摩擦力_江苏省 - 淮安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运动与力》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使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摩擦物体的轻重有关。
3.体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科学过程,树立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力,知道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初步体会到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起来是由于力的作用,同时相互接触物体相对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从而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的轻重有关。
【学情分析】
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有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信息搜集与处理、记录,表达与交流等,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态度。本环节由扶到放,学生经历了两次探究活动。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弹簧测力计、砝码、摩擦木块、砂纸、纱布、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学生实验器材一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了解前概念。 1.游戏——比比谁的力气大。
老师和两位同学比比谁的力气大,老师轻轻握住两条毛巾的接头,两位同学拉。学生观察结果,做出解释。
2.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尝试做出解释,了解他们的前概念。相机揭题,板书:摩擦力。 二、建立摩擦力概念。 1.观察现象,描述摩擦力。
交流:这样的摩擦力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呈现图片) 学生分别做出描述和解释。
提问:你能像刚才那样说说生活中你见过的关于摩擦的现象吗? 小组同学相互讨论,全班交流。 2.寻找相同,建立概念。
交流:在这些不同的例子,其实有许多相同的地方,谁来说说。 提问: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产生摩擦力?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在全班汇报。 三、感受摩擦力。
交流:刚才,我们认识了摩擦力,想感受一下吗? 活动:全班一起感受手与空气和桌面摩擦力。 交流感受。
四、动手实践、测量摩擦力。
交流:摩擦力阻碍了手的运动。那么,摩擦力究竟有多大呢?其实摩擦力也可以测量。 示范:教师示范结合视频指导,教学摩擦力的测量。
活动:学生用测力计和木块,测量木块在桌面上的摩擦力。(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动手测量后汇报。
五、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这组数据,为什么会不一样呢?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小组讨论:你们认为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假设。 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设:
与物体的接触面光滑程度、轻重、接触面积大小、运动方式、运动速度等有关。 3.确定研究假设,制定研究方案。
4.展示设计的实验方法,全班研讨,确定实验方案。 5.指导填写记录单。
6.学生分组实验,形成实验结论。 六、汇报展示研究成果。
1.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汇报,并能给出大胆地、中肯地评价。
2.实验小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七、讨论交流。
1.有人说,摩擦力都是阻力,要是没有就好了?你怎么看? 2.举例说一说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则要减小摩擦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