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社会历史的主体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五课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嘉祥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五课第三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嘉祥
教学设计
学科 | 思想政治 | 授课教师 | 杨萌萌 | |
课题 | 社会历史的主体 | |||
教材 | 部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 | |||
一、教学目标 |
1.科学精神 |
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 ||
2.政治认同 |
引导学生认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信念。 | |||
|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 |||
教学难点: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 ||||
三、教学方法 | 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合作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 | |||
四、课时安排 | 1课时 | |||
五、教具准备 | 多媒体、黑板 | |||
六、教学流程设计 | ||||
教学方法与流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视频导入 |
师:观看《抗疫图鉴》让学生感受抗疫取得胜利靠的是人民群众 | 观看视频,感受祖国的强大、感受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疫”的精神 | 通过视频导入既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又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 |
引入课题 |
师:观看完视频后,我们看到这次“抗疫”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的胜利离不开他们--人民群众 | 引入人民群众 | ||
新课讲授: 1.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 |
请学生阅读书本找出人民群众的含义、主体和范围,并多媒体展示 |
阅读课本,找出含义、主体和范围 |
使学生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 | |
|
出示思考题:杰出人物比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大,是否赞同。 播放习书记24字点赞人民群众小视频 |
思考问题并且回答 | 引入人民群众的作用 | |
2.人民群众的作用 |
课件展示材料一: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哪里还能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呢? |
A组结合视频合作探究材料一 讨论回答人民群众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
使学生理解人民的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
课件展示材料二: 中国第一部抗疫题材电影《最美逆行》于7月26日在武汉首映。这部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广东医务人员和公安干警支援武汉的感人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为电影《最美逆行》亲笔写了片名。 |
B组结合视频合作探究材料二 讨论回答人民群众的作用: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
使学生理解人民的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
课件展示材料三:
|
c组结合视频合作探究材料三 讨论回答人民群众的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理论与实际相 结合的能力 |
||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视频播放《中美疫情应对》并思考: 对比中美两国抗疫,说一下中国为什么能在这次疫情中获得如此大的成绩? |
观看完视频后分析出能够取得成绩是因为我们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引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
出示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并出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
共同学习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涵地位、意义和要求 |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素材提升政治素养 | ||
课堂小结 |
展示课堂知识网络,重新明确重难点。 | 跟着思路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内化为自身能力 |
巩固反思,把握体系 |
|
课堂练习 |
展示两道练习题两道高考题,巩固知识,对接高考。 |
做题并分析选项 |
活学活用,积极练习巩固 | |
教师寄语 |
出示习近平对青少年的寄语;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要有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的精神,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
齐读语,提升自己 |
情感升华,提升政治素养 | |
七、教学特色 |
本节课为了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运用微视频技术、图片展示等手段展示案例涉设计讨论活动,让学生充分锻炼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但引导学生强化熟悉课本理论,而且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理论升华的思辨能力。 | |||
八、教学反思 |
这节课开设的内容对于三观正在形成的拔秒孕穗期的中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赋予中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本堂课基本上是按照教学设计预定的各个环节进行的。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之前对学情的分析和把握也比较准确,所以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顺利完成,“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也得以充分体现。但是在课堂氛围不够热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许效果会更好,这是这堂课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再接再厉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