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vip会员 | 优质课网_收录全国及各省市最新优质课视频,说课视频,名师课例实录,高效课堂教学视频,观摩展示公开示范课视频,教学大赛视频!

在线播放: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五课杜甫诗四首《蜀相》河北省 - 唐山

联系本站客服加+微信号15139388181 或QQ:9899267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视频简介: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五课杜甫诗四首《蜀相》河北省 - 唐山

视频标签:蜀相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五课杜甫诗四首《蜀相》河北省 - 唐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五课杜甫诗四首《蜀相》河北省 - 唐山

                        《蜀相》课前案
一、必做部分
(一)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要求:1、读准字音,学会划分节拍,读出个性体验。 
2、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词句。
(二)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生平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2.了解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令他忧心忡忡,苦闷彷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三) 弄清史实,了解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人。东汉末年,他避乱隐居在南阳隆中,“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屯兵新野,慕名前去邀他出来辅佐自己,凡三次才得相见。初次见面他就向刘备提出要取得荆、益二州为基业,东连孙权,北抗曹操的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他就辅助刘备,从事光复汉室的大业。章武三年(223),刘备在猇亭战败,病死白帝城,临终把后事嘱托给诸葛亮。后主刘禅继位后,蜀国军政大事,一应由他裁决。于是与孙吴重修旧好,结为盟国;亲征孟获,平定南中;整顿内政,充实军资,做好北伐中原的准备。建兴五年(227),北上屯驻汉中,连年北征,“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直至公元二三四年,病死渭滨军中,兴复之业始终未能成功。
(四)比较异同,多样展示
比较诸葛亮与杜甫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归纳总结。
要求:
1、形式多样,美观醒目,富有创意。
    2、每小组一份,课上会择优展示。
(五)独立完成,深度自学
❶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的词是哪个?为什么?
 
 
❷诗题为“蜀相”,应重点写人,为何用了一半的篇幅写祠堂呢?
 
 
二、选做部分
    任务1:准备有关诗歌朗读技巧的知识。
    任务2:介绍诸葛亮一生的重大事件(视频、文字、图片皆可,也可多种形式相结合)
    任务3:介绍杜甫及本诗的创作背景(视频、文字、图片皆可,也可多种形式相结合)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认领各自任务。组长组织,组员积极参与,合理分工(发言人,记录员等)。
2、组内汇总,求同存异,准备展示。
    3、发言人言简意赅,有理有据。
                       
《蜀相》课中案
学习目标:
1、学会诵读诗歌,掌握诵读技巧 。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知人论世)鉴赏诗歌。
3、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4、体会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爱国主义感情。
一、初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弄清史实,探究诗人情感
1、诗歌题为“蜀相”,那么诗中都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
对诸葛亮怎样的感情呢?
 
 
 
2、比较诸葛亮和杜甫二人的异同
(小组交流展示)
 
 
 
三、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1、诗题为“蜀相”,应重点写人,为何用了一半的篇幅写祠堂呢?
 
2、“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中,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比较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改为“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可以吗?为什么?
 
4、找出首联中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再读全诗,体悟作者感情
 
 
五、教师归纳,指导鉴赏方法
 
 
六、致颁奖词,升华感情
    
                  
《蜀相》课后案
布置作业,巩固当堂所学
过陈琳墓①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君。
石麟③埋没藏春草,铜雀④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
①陈琳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所器重,其墓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市;    ②霸才:即诗人自己;③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神兽;
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
1、 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5分)

《蜀相》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  卢红霞 
                       一、 教材分析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是一首七言律诗,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为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诵读诗歌,掌握诵读技巧 。 
②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知人论世)鉴赏诗歌。 ③理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赏析和合作探究能力,使其能对诗歌进行多元化的富有创意的解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人杜甫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2、教学难点 
     理解“寻”、“自”和“空”在诗中的情感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杜甫其人及其诗歌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对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并不陌生。根据课堂“三讲”和“三不原则”:学生会的没必要讲。高二的学生与高一学生相比,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提高,且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也非常强,那么再次学习杜甫的经典诗歌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诗歌表达了什么”这一层面上,而应积极探讨“诗歌通过什么表情达意”,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主体地位。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六、课前准备 
(见导学案中的《课前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请大家先观看一个短片 
播放5分钟的短片——《诸葛亮的一生》 
这个短片是我们?组同学搜集到视频材料,非常精彩!短片的主人公是谁呢?对,就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诸葛亮的诗——《蜀相》。 
 




 
(二)初读诗歌,把握感情基调 
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诗歌。有请我们的朗读指导小组来点评。 
生评:(朗读指导小组展示)(如:节奏、语气、声音、感情等角度);  
初读诗歌要能做到读准字音、会划分节奏、把握基本感情基调。 ①柏森森(bǎi )     空好音(hǎo)     
②七律的节拍划分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具体见课后诵读提示) 
③把握感情基调:这首诗的感情是悲凉伤感的,所以朗读时应稍慢一点,深沉一点,伤感一点。 
过渡语:这组同学点评的很好,读的也不错。我们大家按照他们的指导再读一遍。   果然进步很大!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问题:诗歌题为“蜀相”,那么诗中都写了诸葛亮的哪些事呢?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诸葛亮怎样的感情呢? 
(三)弄清史实,探究诗人情感 (诸葛亮小组展示) 
诸葛亮的一生的主要事件有很多:隆中对策、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足食足兵、先主托孤、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病死五丈原…… 
视频中已经给大家展示过了,这首诗中提到诸葛亮其人的是最后两联,主要选取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辅佐两主,星殒五丈原等事件(板书1) 
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怎样的感情? 
对诸葛亮伟大功绩的敬仰,对诸葛亮出师未捷的惋惜。(板书2) (四)知人论世,比较二人异同 
 杜甫为什么要写这首《蜀相》来缅怀诸葛亮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做到知人论世,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下面请同学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杜甫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杜甫小组展示) 
杜甫是一个有才气的诗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我记得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的政治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然而杜甫也是一个不得志的人,他渴望报效国家,但统治者始终没有给他机会。 杜甫还是一个历经磨难的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战争,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漂泊一生。 
本诗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
 




 
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令他忧心忡忡,苦闷彷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课前大家对杜甫和诸葛亮做了比较,现在请同学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小组展示、解说(投影,形式自创,要求美观、醒目) 表格形式、画图、集合、两片叶子…… 
同学们非常有想象力,作品也都极具创意,各组同学都做到了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老师为你们点赞。 
总的来说,杜甫和诸葛亮相比,既有对比失落的感伤,也有同病相怜的苦楚。 (诸)得遇明主、(杜)怀才不遇    (诸、杜)壮志未酬(板书3) 初步了解诗人感情之后,让我们再读三四联,仔细体会。 (五)小组合作,突破难点 
1、诗题为“蜀相”,应重点写人,为何用了一半的篇幅写祠堂呢? 写祠堂是为了写人。 
2、“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中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柏森森”,“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一写出了武侯祠的历史悠久、静谧、肃穆的气氛;二衬托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3、比较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改为“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描写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表达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 
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自”“空”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乐景衬哀情”。 情景交融 
(板书4) 
一“自”一“空”,让所有撩人的春色趋于黯淡,使所有的花香鸟语归于寂寥。 
 




 
③找出首联中体现诗人情感的一个字,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寻”,正是因为杜甫心思诸葛亮其人,所以才会寻访其庙,“寻”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佩。杜甫借缅怀诸葛亮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怀人伤己。 
(板书5) 
三读诗歌,整体把握全诗感情。 指生读,示范朗读,再指生读 
(六)教师归纳,指导鉴赏方法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鉴赏这类诗歌的一般方法就是先弄清史实,再体悟感情,最后分析技巧。(板书6) 
(七)致颁奖词,升华感情 
一位是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千古名相,他用至诚开创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却事业未竟、壮志未酬;一个是才华横溢、忧国忧民的伟大诗圣,他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历史没有安排他们谋面,却阻止不了英雄对英雄的惺惺相惜,多年之后的杜甫以一篇《蜀相》让世人对他们永远铭记;他们对国家的赤诚、对信念的坚守,他们在磨难中的顽强,永远值得我们仰望。 
(八)布置作业,巩固当堂所学 运用本课所学方法鉴赏下面一首诗歌。 
过陈琳墓①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②无主始怜君。 石麟③埋没藏春草,铜雀④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 
①陈琳墓: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为曹操所器重,其墓址在今江苏省邳州市; ②霸才:即诗人自己; 
③石麟:石麒麟,陵墓前的石雕的神兽; 
 




 
④铜雀:即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邺城(今河北临漳)。 1、诗中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5分) 试题答案: 
1、答案:①首联中,“飘蓬”可见诗人此时漂泊四方,蕴含漂泊无依之苦;②颔联“无主”“怜”表达了诗人对陈琳受曹操重用的羡慕,以及怀才不遇之悲;③颈联抒发了对明主识才的时代不再的叹息;④诗人感慨文章无用,不如弃文从武,直抒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情。(一点2分,任意三点6分) 
2、答案:①实写陈琳墓前的石麟已被荒草掩埋(1分),虚写昔日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想必也已经残破不堪,只有暮云笼罩;(1分)②诗人借陈琳与曹操的不再,感慨那个英雄辈出且明主识才时代的一去不复返;(1分)③抒发了自己对贤君的渴望(1分)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慨。(1分) 
   
(九)板书设计: 
                         蜀相                              杜甫 
      (诸)三顾茅庐    (杜)惋惜、敬仰     怀人伤己             两朝开济          怀才不遇       情景交融             出师未捷          壮志未酬       乐景哀情 
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 
 
教后反思: 
 




 
《蜀相》《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蜀相》是杜甫的名篇,这样的名家名篇是进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指导的最好教材。于是,我专门安排了一节课,带学生到电子阅览室查阅诸葛亮和杜甫的有关资料,使他们对二人的生平、思想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本节课我采用了学案的教学方式进行。学案中又分为了课前案、课中案、课后案三个环节。在课上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少讲,学生多讲。学生大部分时间是由学案引导学习,老师只是适当引导,省时省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下面我来具体说说。 
预习案主要是布置学生预习,分为两个部分: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必做部分主要是朗读诗歌、“知人论世”和了解诗歌大意,由学生自行完成。选做部分主要是小组合作,筛选整合自学知识。 
课中案主要是学生交流展示和合作质疑解疑。我在设计这一部分时,突破了传统的从首联讲起的教学思路,先讲颈联和尾联,引出诸葛亮的功绩及遗憾,然后再分析首联和颔联写景的作用。切入点比较新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最后,总结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学有所获。 
课后案是课中案的拓展,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学会举一反三。 
本课总体上完成了事先预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使得学生能参与其中,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主体,老师教为辅助的的教学模式。 
当然,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堂节奏把握不好,前松后紧;引导学生诵读时应多做示范;应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多肯定,多赞赏;还应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感染学生。 
今后,要积极听课,积极反思,积极实践,努力提高教学技能,争取更上一层楼。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蜀相”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五课杜甫诗四首《蜀相》河北省 - 唐山”,所属分类为“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北师大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五课杜甫诗四首《蜀相》河北省 - 唐山”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优质课说课大赛视频
关闭
15139388181 微信:15139388181
QQ:989926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优质课网_手机微信
加入vip会员
如何观看本站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