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简介:
视频标签:部编版高中新教材
所属栏目: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版高中新教材优质课比赛(省赛)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子集、真子集与空集的概念;集合的Venn图表示.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是第1节内容的延续,也是第3节学习内容的先行课。集合语言是高中数学的基础语言,通过对集合子集的集合语言描述、符号语言描述和图形语言描述,以及三者之间的转化,学生可以为后续学习函数并用集合语言描述函数提供依据,而子集概念的提出,为函数研究局部(即在函数定义域内的某个子集上)性质,提供了合理而规范的描述。
集合的基本关系涵盖了集合的包含和相等两个重要关系。在判断这两个关系时,回归到了对集合内元素的理解,判断集合的关系,其实就是去判断集合内元素的关系,对于学生深刻理解、辨析属于和包含关系,是有一定帮助的。
符号化是数学语言的基本特质,图形化又可以让语言变得形象和直观,对于本节课,学生不仅要理解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的自然语言描述,符号语言描述和图形语言描述,还需要在这三者之间进行相互的转化和贯通,这样不仅有利于数学问题的描述,同时也能不断提高学生概括和抽象素养。
结合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和相关语言描述.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空集含义;
(3)能进行自然语言、图形语言(Venn图)、符号语言间的转换.
2.目标解析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
(1)会通过观察,得到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能从元素与集合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并用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示这些关系;
(2)对于具体的集合,能写出集合的子集;能判断一个集合是否是另一个集合的子集;
(3)了解空集的概念,知道空集也是一个集合,以及空集与其他集合的关系.
(4)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比如在例题分析和解答过程中),能根据需求进行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Venn图)的转换.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实体的集合,对于数集、点集等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从实体集合中抽象出两个集合的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本节课中对于——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符号语言描述的区别,在初学阶段还是需要学生细致对待的.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描述相关的抽象概念,在本节课的内容中的具体体现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像语言的相互转化,在教学时还是应该过多关注的。再者就是对于空集的理解.本身空集的概念中“不含任何元素”,对于刚学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学生来说,就是比较抽象的,同时也容易和我们所学习的集合{0}等产生混淆.另外规定空集和其他集合的关系,在理解上,不能一时被学生接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集合基本关系的符号语言描述、图形语言描述及转化;对空集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创设情境:开学伊始,立德中学的高一新生迎来了自己的高中新生活。学校学生会也在这一个时间点开展了社团的高一学生招新活动。文学社招新初始的报名人数有6人,经过筛选,最终有3位同学获得入选。
思考以下问题:
(1)初始报名的6人能组成集合吗?入选的3位同学是否可以组成集合?
(2)入选的同学记为集合,初始报名的同学记为,这两个集合是否有关系?如何研究?
师生活动:学生集体回答教师多媒体上显示的问题(1),再由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2),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研究这个问题的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开学社团招新引入课题,有助于学生把学习知识和生活实际相互联系,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利于课堂的展开。在过程中,教师手书集合内的元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发现研究集合间基本关系的途径。
问题1:怎样描述刚才两个集合内元素的关系?
问题2:集合
B中的元素都在
A中吗?
知识点1.子集的含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
A,B, 如果集合
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
A为集合
B的子集,记作
(或“
”),
读作“
A包含于
B”(或“
B包含
A”).
活动1:学生试着用图形语言描述集合的包含关系,并上黑板展示.
Venn图法描述: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集合中包含的元素角度梳理观察、讨论、分析的结果,抽象概括成数学定义,介绍包含关系,让学生类比用数轴表示数的方式,思考能否用图形表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并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引入Venn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完成对包含关系的理解,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发现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二)深入探究,形成结论
随堂练习1:
在下列各题中,判断集合
A是否是集合
B的子集.
(1)
(2)
(3)
(4)
师生活动:(1)学生自主完成习题,教师请学生回答相应结果,并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2)教师由练习4,让学生回顾在第1节学习时理解的集合相等,让学生思考集合相等和包含关系的联系,让学生试着用符号语言描述集合相等.
【设计意图】:(1)让学生把自行理解的包含关系用于集合包含关系的判断,学以致用;(2)学生通过练习,发现集合的相等关系其实是可以用包含关系来进行描述的,为相等知识点的介绍埋下伏笔.
知识点2.集合相等:
一般地,如果集合
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中的元素,同时集合
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A中的元素,那么集合
A和集合
B相等,记作
A=B.
问题3:能否用符号语言描述集合相等?
若
且
,则
.
问题4:能否用Venn图表示集合相等?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提问,自行解决问题,教师从旁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语言在数学问题描述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学会在这些语言之间进行相互的转化,形成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的数学素养.
随堂练习 2
判断下列两个集合中是否相等.
(1)
(2)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习题,教师请学生回答相应结果,并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判断的依据;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行理解的相等关系用于集合相等的判断,学以致用.
追问:通过集合相等,我们知道一个集合是其本身的子集,那么一个集合的子集只有它本身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些子集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活动2:文学社预备从新社员组成的集合
中挑选社员,组成代表队(用集合表示)参加区作文比赛,不限人数,请同学们提供一份详细的选派方案。
选派方案:
选派一人:
选派两人:
选派三人:
问题5:如果主办方因为人力不可控因素(如突发自然灾害),而取消比赛,则不需要选派选手参加比赛,怎样表示这种情况下的选派集合呢?
知识点3.空集:
一般的,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新选派方案:
不派人:
选派一人:
选派两人:
选派三人:
师生活动:(1)学生通过提示写出相应的选派方案,教师在旁提示:是否可以从选派人员的数目上加以调控;(2)在问题5中,让学生理解空集的相关概念.
【设计意图】:(1)让学生理解写出的选派方案其实就是集合
A的子集,从而学会非空可数集合子集的寻找方式;(2)通过问题5,既可以让学生理解空集的概念,又可以让学生理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这一个规定.
问题6:这些选派方案中的集合,和原集合
是什么关系?
问题7:在上述所有的子集中如果去掉集合
,剩余的子集和原集合在元素数目上有什么区别?
知识点4.真子集的定义
如果集合
,但存在元素
,且
,就称集合
A是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B(或
B⊋
A).读作:
A真包含于
B(
B真包含
A).
师生活动:学生观察新选派方案,概括出自己看到的集合内元素的特点,总结出对应集合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真子集的概念,提高抽象素养.
问题8:如果集合
且集合
,能否得到
?
知识点5.子集的性质:
(1)
(2)
师生活动:学生根据提示,和之前学习的集合相等,得到相关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子集的性质.
(三)概念的巩固应用
例1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符号使用是否正确.
(1)
(2)
(3)
(4)
师生活动:学生判断,教师给出解答示范.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子集概念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明确判断符号语言在集合表示和关系判断中的作用。
例2.已知集合
,
(1)试一试用数轴表示集合
B;
(2)集合
A可以为空集吗?
(3)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解题思路,教师给出解答示范.
【设计意图】:巩固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
(四)目标检测:
1.集合
A={
x|(
x-3)(
x+2)
=0},
B={
x|
=0},则
A与
B的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B⫋
A
【答案】D
师生活动:学生做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给予反馈.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集合和子集的理解.
2.已知集合
A={
x|-5<
x<2},
B={
x|2
a-3<
x<
a-2}.
(1)若
a=-1,试判断集合
A,
B之间是否存在子集关系;
(2)若
A⊇
B,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答案】(1)
B是
A的真子集.
(2)
a≥-1.
师生活动:学生做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给予反馈.
【设计意图】:这题相对有一定难度,考察学生对于空集的理解,估计很多学生会忽略空集的情况,这也是今后学习时一个重要的考虑情况.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知识,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两个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有哪些?如何判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
(2)你是如何研究集合间基本关系的?
(3)包含关系与属于关系有什么区别?比如{
a}⊆
A与
a∈
A?
【设计意图】:从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教科书习题1.2第1,2,3,4.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完成集合概念教学的第二节课,主要是研究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关系和集合相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例子的讲解和分析,学生通过自主探求,生成了相关知识点,并且能够通过所学,能识别集合间的包含与集合相等关系,也可以用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精确的描述,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集合语言是高中的基本语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生精确描述教学内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
-----更多视频请在本页面顶部搜索栏输入“部编版高中新教材”其中的单个词或词组,搜索以字数为3-6之间的关键词为宜,切记!注意不要输入“科目或年级等文字”。本视频标题为“部编版高中新教材优质课比赛(省赛)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所属分类为“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如果喜欢或者认为本视频“部编版高中新教材优质课比赛(省赛)数学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学”很给力,您可以一键点击视频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钮,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观看。优质课网 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您的支持,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有问题请【点此联系客服QQ:9899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