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福建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学视频_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厦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福建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学视频_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厦门二外陈丽珍)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阐明减数分裂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
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教学难点
(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论法、模型建构等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具
PPT课件、自制染色体模型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组织和引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引言 | 循着科学家探索遗传的足迹,回忆孟德尔、遗传因子和基因。继续沿着科学家探索的足迹,看一下科学家又有什么新发现?在知道科学家的发现之前,先思考如下问题。 | 体现科学性 | ||||||||||||||||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课前思考:1.人的生命起点是什么? 2.预测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方式应如何? 精子? 分裂 受精卵(46条) 人 (板书) 卵细胞? 分化 在学生思考回答的基础上, 点出本节课主题——减数分裂 简单介绍减数分裂的发现过程。 |
学生 思考相关问题并回答。 指导看书,P16 |
设疑激趣 温旧学新由现实问题导入,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点出主题。 学生体验科学探索过程。 |
|||||||||||||||
减数分裂概念 |
一、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分解概念,分析概念实质。 强调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
指导看书,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并找出其关键词。 |
通过对概念的分析、 解剖,引导学生对概念实质的理解,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
|||||||||||||||
精子的形成过程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
以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为例,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 精原细胞就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而精子就是成熟的生殖细胞。 从精原细胞形成成熟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子的过程,就是减数分裂。 思考1: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那体现在哪里呢?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 (板书) 思考2: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多少?精子染色体数目多少? 思考3: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比原来减少一半,那染色体又是如何减半的,是不是细胞每分裂一次,它都要减半呢? 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书本P17和P18的内容,利用自己的染色体模型,尝试建构染色体行为变化并回答相关问题: 1.染色体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 2.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什么? 3.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4.联会的概念 5.四分体的概念 重点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在同学讨论、思考、回答的基础上,在不断的思维碰撞过程中,澄清相应概念,师生一起建构完整的减数分裂过程。
联会: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模型)(举例说明)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 就叫做四分体。(模型)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板画) 强调: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DNA) 强调:减数分裂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不是着丝点分开。 拓展问题: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吗?同源染色体有上述行为吗?
结果: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强调:减数第二次分裂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很短,染色 体不再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没有再减半。 问题: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以及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有何变化? 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次级精母细胞相同,比初级精母细胞减少一半。 最终,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便于游动。 利用板书和图解再次归纳一下减数分裂过程的特点。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4个精子。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1.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 2.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3.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精原 复制 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精 细胞 精母 分离(自由组合) 精母 细胞 子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形成过程。请同学自己描述一下减数分裂的概念并举例说出减数分裂的主要特点。 |
指导看书P16~P17 学生思考 同学拿出染色体的模型讨论、建构染色体应该发生什么变化 并结合P17的图解和书P18的内容 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 学生识图 思考: 联会与四分体时期染色体的区别 学生识图 回忆、再现有丝分裂过程 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的旧知识。 师生共同总结 |
利用实例先整体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构建知识框架,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伏笔,形成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 学生在有丝分裂的基础上,探究体会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 利用多种手段,通过问题串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形成批判性思维,结合老师的精讲突破重难点。 利用模型建模, 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新的知识。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 利用表格 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反馈教学效果 再次强化本节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内化。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