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内容。本节内容不仅是本模块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概念的核心,承载着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同,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为后面要学习的遗传规律以及生物遗传、变异打好基础, 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读图、识图、析图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过程中,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策略
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了困难。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从教材的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入手,结合模型构建活动,模拟精子形
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变抽象为直观。通过教师的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自己探究精子的形成过程的有关知识,体会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不同,形成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直观印象,引导学生内化“减数分裂”中的诸多概念、主动构建起“减数分裂”过程的知识。体现“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这样既摆正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位置,又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学“作为探究科学”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红蓝两色的软磁片,小磁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是从哪里来的?
学了生物学,我们知道每个个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个体发育形成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有性生殖。精子和卵细胞这种有性生殖细胞是怎么产生的?能否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回忆有丝分裂的特征。
【提问】假如精子和卵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那么,子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化吗?
作出推理。
猜想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种特殊的过程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这种特殊的分裂方式即为减数分裂,那什么是减数分裂呢?引出新课: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意图: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知识氛围。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的概念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6页,找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 师生一起对减数分裂的对象、时期、特点、结果等进行归纳。 2.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
【提问】成群结队的精子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人的睾丸的图解,让学生知道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的曲细精管中形成,睾丸中有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更多的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
(2)精子的形成过程 播放精子形成过程动画。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17页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让学生获取有关细胞名称及数目变化、整个过程分裂次数等信息。
问题1:染色体何时复制?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略微增大,染色体进行复制,这时候精原细胞就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问题2:染色体数目何时减半?
引导学生分析每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发现在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次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多媒体出示减数分裂各时期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染色体模型在黑板上动态演示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引导学生学习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的概念。
思考:减数第一分裂结束,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答出同源染色体分离。
问题3: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怎样变化,使产生的每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之相同?
引导学生观察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得出结论: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从染色体的行为来看,减数第二次分裂很像有丝分裂,但并非完全相同,请指出不同点。 多媒体出示精子形成过程总图,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再次播放精子形成动画,请学生根据动画讲述每个分裂时期的特点。
教学意图:播放动画,对精子形成有初步认识。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探究精子形成过程,形成对染色体变化的正确认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三)动手体验,合作交流 【模型构建】
小组合作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主要行为的变化,把结果展示在桌面上。 请一个小组代表到上面来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评价。 分析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两种精子的原因。
哪些组和黑板上的结果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模型回答。请不同结果的小组,将其结果展示到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学意图:总结巩固精子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各时期细胞特点的理解。 模型建构,以形象、动态的形式展现了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并使概念易于理解。学生自己归纳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巩固提高,作业布置
1. 1个精原细胞(含n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的精子 个, 种; 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呢?
2. 1个父亲在减数分裂中形成的精子 ? 个, ? 种;
布置课后作业:尝试画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