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必修2遗传与进化-1.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一课时)海南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1.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一课时)海南省国兴中学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1. 2 能力目标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深入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模拟实验,体验 F 1 形成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 1∶ 1∶ 1∶ 1 的合理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悟并认同孟德尔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2教学过程
2.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课件展示两种羊的图片,简单介绍其中一种羊产奶量很多但生长速度慢,而另外一种产奶量少但生长速度很快,问1:如果你是农场主,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奶牛?问2:如何得到?由此引入新课。
2. 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实验,发现问题 课件分步展示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问1:孟德尔研究的是哪几对相对性状?问2:亲本是什么样的个体?问3:F1是什么性状?说明了什么?问4:F2出现了哪几种性状表现?与亲本有何不同?问5:F2中两种性状组合类型与亲本性状有什么关系?问6:孟德尔不只限于对性状的观察和描述,他还做了什么工作呢?运用什么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问7: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对两对性状单独观察发现分离比都符合3:1,而两种性状一起出现时,F2出现的分离比是9:3:3:1,为什么会出现9:3:3:1,以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有意学习,并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2.3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引导学生思考9:3:3:1与3:1的关系即(3:1)X(3:1)=9:3:3:1,让学生明白所谓新类型不外乎是亲本性状的重新组合,同时分离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引导学生对此做出假设(阅读教材)。引导学生根据假设写出亲本的遗传因子的组成及产生的配子和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F1(YyRr)形成配子时,能形成几种配子?接下来通过一个模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思考并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为了能有效、顺利地完成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产生雄配子为例,讲解 F 1 形成配子种类及其比例的模拟实验的过程及要求。每一学习小组(2 ~ 4 人)的学具为五角硬币(正反面各代表R、r)和一元硬币(正反面各代表Y、y)各一枚,首先向空中同时抛两枚硬币,硬币落在桌子上后,记录这两枚硬币的字母组成方式,得到F1产生四种配子,这样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直观的理解F1产生了四种配子,在引导学生从理论上理解这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接下来,由学生尝试构建 F 1 雌雄配子结合产生 F 2 的棋盘图,并思考回答问题:配子结合方式有多少种类型? 性状表现有多少种类型? 遗传因子组成有多少种类型? 教师适时传授用棋盘图解答遗传问题的学习方法。在统计性状分离比(9∶ 3∶ 3∶ 1)与孟德尔实验结果一致的基础上,师生达成共识:“F 1产生 4 种配子,比例为 1∶ 1∶ 1∶ 1”的假设是合理的,并进一步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创新性。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