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发酵工程的应用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发酵工程的应用-探究大蒜汁的抑菌效果》北京市 - 丰台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发酵工程的应用-----探究大蒜汁的抑菌效果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模块3《生物技术与工程》中概念3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其中概念3.2.3举例说明发酵工程在医药,食品和其他工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课程标准(2017 版)对生物技术与工程模块的相关表述中可以看出,该模块的教学价值主要在于呈现知识理论到技术实践的密切关系,同时传达工程技术合理服务社会的理念。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微生物培养的相关知识,能初步具有实验设计能力,熟练操作微生物接种,学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社会热点的关注度不够,科学探究思想和社会责任的素养需要培养。
二、教学设计思想: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着眼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大概念,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强调通过探究类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本节课正是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引下设计的,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时互动的。
本节课体现了理论与技术结合的工程性思想,与知识性的学习内容相比,本节的学习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理论和技术的互动,在工程性问题的解决中有着充分的体现。理论给流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技术主要解决理论落实的问题。理论支持越充分,技术落实的确定性越高;相反,理论越薄弱,技术上落实的挑战就越大。在教学中,充分把握这种工程性的思想,将理论和技术的相关
三、教学目标:
1. 生命观念:能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大肠杆菌,明确稀释涂布平板法
是微生物分离和纯化的常用方法。
2. 科学思维:能对日常生活有关抗生素的热点话题,基于证据的基础上运用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论证。
3. 科学探究:利用大蒜汁能够抑制指示菌的生长繁殖而出现抑菌圈现象,尝试提出初步的实验假设,并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4. 社会责任用实验验证大蒜能杀菌的传言是真的,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的传言,学会用生物知识去辨别,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方案的讨论及实施
2、教学难点:
探究实验方案的讨论、设计及实施。 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
五、实验教学方案设计
六、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大蒜汁配置、无菌圆形滤纸片浸泡在大蒜汁中1小时、倒平板 环节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先出示上节课学生用链霉素药敏片抑制大肠杆菌实验的现象,认识抑菌圈,为后面的实验设计做好铺垫。
设疑:大蒜能杀菌这句传言是真的吗?
导入:大蒜抑菌的传言是真的吗?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汇报并修正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质疑 假设 实验
结论
环节二: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本组的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四个假设:
假设一:探究大蒜汁不同浓度的抑菌效果 假设二:探究大蒜汁的不同处理的抑菌效果 假设三:探究生蒜汁和熟蒜汁的抑菌效果 假设四:探究不同PH的大蒜汁的抑菌效果 环节三:讨论,修正实验方案
每个组的代表汇报实验方案,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修正补充,完善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代表汇报,其他同学帮助修正实验方案,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 环节四:根据方案,实验操作 学生修正好方案后,进行实验操作 环节五: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师出示兴趣小组课下做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环节六:提出新的研究课题
1、如何解决掉大蒜难闻的味道(如何除臭)? 2、除臭以后的抑菌效果会有影响吗?
3、大蒜中除了大蒜素还有什么成分有抑菌效果? 4、糖醋蒜和腊八蒜抑菌效果有区别吗?。。。。。
七、课后反思
1、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着眼学科核心素养,聚焦大概念,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强调通过探究类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用科学的观点,知识,思路和方法,面对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本节课正是在新课标的理念指引下设计的,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时互动的,基本能达到了我所预设的教学效果。
2、本节课实验课题是教材中没有的实验,是一个原创实验,是利用发酵工程的
原理,创造与开发课程,增加了一个探究实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从学生熟悉的大蒜能杀菌的传言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从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体验了科学探究实验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在相互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验设计方案,最终得到大家都认可的比较严谨的方案,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提高了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力,又体会到了科学发现的严谨性。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4、本节课体现了理论与技术结合的工程性思想,与知识性的学习内容相比,本节的学习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理论和技术的互动,在工程性问题的解决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5、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告诉学生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生活中有很多传言,传言的真假必须用所学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让学生明确要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用科学知识去探究,去验证,不要人云亦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果能够在实验设计环节上留给学生更充裕的时间,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老师预想不到的想法,更新意的设计,课堂可能效果会更好。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