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河北衡水中学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河北衡水中学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
学 科 高中生物
课 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 材 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
设计者
学 校 衡水中学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
教学目标 | 知识 |
1.知道物质循环的特点 2.能正确叙述碳循环的过程 3.能准确叙述碳循环的特点 4.能对比出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区别与联系 1.能建立关于碳循环的概念模型,并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形象的认识 2.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实验的探究,能切实体会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探究,能建立起清晰的实验思路,和严谨的实验作风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碳循环失衡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建立强烈的环保意识。 |
过程与方法 |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
物质循环是本节重点,以碳循环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能充分理解它的过程及特点。 |
|
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将碳循环概念模型与能量流动概念模型相结合对比,并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其中关系。 2.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也是本节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体会分解者的作用,对比灭菌土壤的实验现象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对照组为土壤浸出液,实验组为灭菌后的土壤浸出液。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验中,体会自然更加深刻。 |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 构建碳循环概念模型 小结 碳循环特点 小结 物质循环特点 构建碳循环数学模型 温室效应 低碳生活准则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小结 探究实验 |
多媒体展示视频:电影《后天》中的一些震撼的场面 总结:短片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我们的地球已经伤痕累累,急需我们的保护。近几年来环保的口号层出不穷,其中“低碳”叫得最响,为何“低碳”能叫得最响呢?这是因为碳在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碳是最基本元素,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今天我们就以碳为例一块儿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思考问题: 1.碳参与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生命过程? 2.那个过程能将无机环境中的碳转移到生物群落中? 3.那个过程能将生物群落中的碳转移到无机环境中? 板书: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4.碳在生物群落的各成分之间如何进行转移的?同学们能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将板书补充完整。 请同学们对比一下,是否还需要补充与完善? 完善后,这其实我们就在构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概念模型。 那么,从碳循环的概念模型中能发掘出碳循环的哪些特点呢? PPT展示问题: 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从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物质循环的特点: 1.碳的存在形式不同,那我们所说的碳循环指的是二氧化碳的循环?还是有机物的循环? 2.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会不会因为生产者亿万年来的光合作用而枯竭? 3.“低碳”最先由英国2002年提出来的,一提出来就得到了全球多个国家的响应,这能说明物质循环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元素 循环反复 全球性 如果我们将碳循环的箭头数量化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板书 a=b+c+d+e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a>b+c+d+e 发展中 向森林演替 a<b+c+d+e 衰退中 向荒漠演替 由于工业发展,e大量增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量大量增加,产生了温室效应。请大家找到相关概念 那么,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呢? 教师总结:温室效应的危害绝不仅仅是我们书上所提到的这些,温室效应的危害是很长远的,将来会有多大的后果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从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入手,缓解温室效应,措施都有什么呢? 教师总结: 同学说的都很贴切实际,措施的原则就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影片中的悲剧发生。 PPT展示低碳生活的准则。 总结:低碳生活实际上就是节约生活,只要我们处处留心,我们就是环境的保护者。 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建立的概念模型,哪些箭头除了可以表示物质之外还可以表示能量呢?请同学指出来,补充完整 经过大家的补充我们可以发现,所有用来表示物质的箭头都可以用来表示能量,那么能量和物质是不是一块儿进行循环的呢?那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PPT展示: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体会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我们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实验,但实验结果不太理想,尤其是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不明显。大家分析一下出现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我们不能确定,如果有兴趣继续探究,实验室给大家提供条件来验证。 看到大家对实验的热情老师感到非常的欣慰,但是,通过这节课老师不仅希望你们能够得到相关的知识和勇于探究的精神,跟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敬畏自然,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
认真观看 兴趣盎然 回答 思考,书写,讨论 请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 学生讨论 回答 思考回答 根据老师提示,总结物质循环特点 根据物质守恒分析数量关系 看书 发表意见 学生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比自己的生活,是否做到了低碳生活 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不是 学生讨论 总结 七嘴八舌讨论 |
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温故知新 引出重点内容 让学生发现很多内容本来就是他会的,只是自己不知道 完善概念模型 深入分析重点知识 培养学生充分发掘信息的能力 构建数学模型 引导学生关注温室效应,关注环保 宣传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易混点 利用实验失败的教育契机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勇于探索。 对学生提出低碳生活的希望 |
板书设计 |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