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产业转移,富士康电子,装配产业为例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产业转移—以富士康电子装配产业为例-北京市 - 西城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标要求与解读: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标解读:
1、从知识要求看:要能够在具体区域分析基础之上,对某种产业的区位条件及其变化做具体分析,并探讨这种产业对迁入区、迁出区区域发展的影响。 2、从行为动词看能力要求:行为动词涉及到了“说明”,这就要求学生不是停留在千篇一律的信息提取和归纳概括层次,而是要达到结合具体区域情境做具体逻辑分析的层次。
3、从地理核心素养看: 在具体区域认知基础之上,对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过程进行综合思维,进而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最终在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产业转移发生原因和过程,二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后者是重点。首先从某种产业的生产特点入手,进行同一区域不同时间区位条件的变化分析和不同区域间工业区位条件的比较分析,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产业转移的本质是区位选择的结果,这种转移的结果必然会对迁入地、迁出地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可能有不利的一面,要辩证的看。本节课贯穿两条线,富士康的电子装配产业是明线,教学目标则是暗线。 (三)学情分析:
基础点与问题点
1、知识方面: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相关知识,对工业区位选择和工
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生活感知,为本节课打下了知识和生活上的基础。但对工业区位原理理解不透彻,只是停留在罗列区位因素层次上,不能准确结合具体区域做具体区位分析,也不能以历史的眼光动态的观点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进行分析。
2、技能方面:学生在以往初高中学习中经常涉及图文资料的阅读方法,为本节课相应技
能运用积累了一定的技能基础。但学生依然不能准确的依托核心问题,从情境中提取有效的图文信息、也不能准确解读图文信息本质,从而不能建立图文信息与知识的内在联系。另外图文信息的表达比较随意不能准确运用地理术语表述问题。
3、 思想方面:经过初高中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但这种认识还比较泛化,没有浸入到具体情境中体会,也没有内化为深刻的地理思维。
提升点:
针对学生基础点和问题点,设置好具体区域的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浸入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头脑风暴,深化学生的综合思维。如本节课通过郭台铭的两次抉择:80年代深圳的选择,面临发展困难之后的第二次抉择,引领学生深度思维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过程,并且自己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再比如,通过河南是否欢迎富士康来?当美国向富士康伸出橄榄枝后,让学生思考河南省政府会不会担心富士康走激发学生 思维冲突,让学生浸入问题情境,真思考、真思维。
3
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富士康电子装配产业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和过程,进而说出产业转移的基本含义。
2、结合河南省富士康电子装配产业案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 (二)重难点:
重点:结合河南省富士康电子装配产业案例,说明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影响。 难点:能够评估某一区域是否能够接受某种产业的迁入或者一个区域产业转移迁出后的发展方向。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 教学手段:自制PPT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苹果手机引出本节课案例——富士康电子产业。提出问题:“iphone”在哪里组装生产?哪里研发?由手机序列号引出产地。了解苹果手机生产过程。
聆听,思考,了解手机产业链。
通过富士康苹果手机生产过程理解电子装配产业的生产特点。
活动一:富士康的抉择
【代工界闪耀的明星】
回顾富士康集团历史,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富士康为什么会选择落户深圳。
(转承)经历改革开放20年,富士康迅速成长为世界代工之王。提出设问,刚才苹果手机序列号显示的生产地大多为郑州,为什么深圳的很少呢!
【富士康面临的问题】
资料,引导学生站在企业管理者角度思考:21世纪初富士康电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富士康的谋变】
讨论,21世纪初,面对富士康企业危机,如果你是郭台铭,你会引领企业作出何种选择?并说明你的理由。
教师点评与小结:产业转移的
结合电子装配产业的生产特点,分析深圳优势区位条件。
分析,发言
小组讨论。 发言
调动高一工业区位原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随着时间变化,运用动态的观点分析区位条件的变化。
原地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链反思企业发展方向。
异地产业迁移:通过空间对比,再次运用工业
4
概念;富士康做出的真实选择:转型升级的方向与实际搬迁的地点。
区位原理,体会产业转移的本质就是工业区位再选择过程。
活动二:河南省的抉择
资料,结合所学,思考:21世纪初期,河南为什么欢迎富士康入驻?
引领学生站在政府角色思考为了吸引富士康来郑州落户,河南省有什么优惠政策,以及富士康对河南省巨大的贡献。
(转承)2017年美国向富士康伸出橄榄枝。结合所学,回答:河南省政府会不会担心富士康走?说明理由。如果不担心富士康走,引导学生进行美国和郑州区位条件的比较。如果担心富士康走,引导学生分析富士康的迁出对河南省有哪些影响?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河南省政府应采取哪些区域发展策略才能使区域发展不受制于某类企业或者某个企业迁出的影响,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小组讨论,综合思考。
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综合思考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企业的移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政府在企业产业转移中所起到的作用。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分析具体问题: 再次反思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进行区域区位条件的比较;再次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分析企业的移出对迁出地的影响。
全课总结 对富士康产业转移模式进行
总结,明确产业转移中应注重
可持续发展观念。
聆听,反思。
掌握产业转移一般规律,学会综合的辩证的看待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迁移拓展 练习题
迁移应用
学会运用产业转移的模式分析解决具体问题,并深层次思考,其他的产业或者区域是否可以照搬这种模式。
板书设计
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课上:学生表现性评价 课下:习题练习。
教研员点评
李文平老师《产业转移——以富士康电子装配产业为例》的设计紧扣高中新课标要求,素养立意,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
1.创设真实情境,全课以富士康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引导学生在了解企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站在企业、区域不同视角深入思考企业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逐步理解产业转移的实质及其对区域产生的影响,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和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利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2.设计思维冲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意创设一些冲突性问题,如“富士康落户深圳成为‘世界级’代工厂,但到21世纪初期却面临的新的难题。”,还有“富士康为郑州的经济贡献非常大,但此时美国伸出了橄榄枝。郑州是否会担心富士康离开?”这些冲突性问题的提出,在不断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不断提升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出区域发展条件会随时间在不断的变化,企业也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逐步形成地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
3.实现过程性评价,在梳理了产业转移对区域有利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河南是否会担心富士康离开这样的问题,可以观察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影响的知识,通过学生回答时的思维角度也可以看出是否能够准确调用区位因素、对区域影响等相关内容,实现了当堂的表现性评价,为老师后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建议老师在最后“河南省政府采取的区域积极发展策略”中进一步强化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产业转移确实是区域发展的机会,而有计划、有目的的产业转移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层面提升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