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预防犯罪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5.2预防犯罪》山西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的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二)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案例,能够判断犯罪行为,拓展知识技能;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形成自我约束不良行为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二、教学重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 三、教学难点
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 练习法 启发教育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纸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普法短片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犯罪
了解罪与罚
加强自我防范
刑法(定义、内容)
定罪 犯罪(定义、特征) 量刑 刑罚(定义、种类)
如何预防犯罪?
老师: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想法? 学生:幸亏是一场梦......
老师:我相信,看完这个视频同学们一定感触很多。视频中虽然只是一场梦,但却很真实,这件事,无论对谁都是一场灾难。可以说,自由与犯罪之间只有一念之差。作为青少年,我们精彩的人生道路才刚刚起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避免犯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
(二)讲授新课 【自主预习】(5分钟) 1.刑罚的内容和作用
2.犯罪定义及基本特征 3.刑罚的定义及分类
4.作为中学生,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目《了解罪与刑》 1.刑法定义、作用
老师:上节课我们讲到犯罪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学生:刑事违法行为
老师:那它触犯的是哪部法律? 学生:刑法
老师:在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阅读或接触过《刑法》? 学生:回答所知
结论:通过图片、《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盗窃罪规定,分析总结刑法定义和作用,引出刑法是用来定罪和量刑的法律。
2.定罪 犯罪的定义和特点
老师:首先我们来学习定罪。如何判定一种行为是犯罪?
P53探究与分享“同样是殴打他人,为什么行为一是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就构成了犯罪?”
学生:社会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承担法律责任不同。
老师:这就是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当这三项达到什么程度时,就会构成犯罪?
学生:严重社会危害、触犯刑法、应收刑罚处罚。 老师:这三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犯罪的三个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应收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是否同时满足以上三个特征,是判断一种行为“罪”与“非罪”的标准。
3.量刑 刑罚定义和种类
老师:俗话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你触犯法律并构成犯罪,那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把这种制裁叫做刑罚。
通过刚才的预习,有没有同学知道我国刑罚有几种? 学生:2,主刑和附加刑。
老师:接下来咱们来了解几个小常识。
(1)主刑和附加刑的使用(建议:通过三个时政案例让学生总结主刑
和附加刑的使用。)
主刑单独使用,不可附加
附加刑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附加使用
(2)区别:拘留、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拘役、罚金 犯罪
(3)辩一辩 有人说:“我们还小,年龄小犯罪就不受处罚,所以犯
罪也不要紧。”
总结:我们更应该珍惜国家给予我们的特殊关爱和保护,加强自我防
范,预防犯罪。
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老师:通过上半部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犯罪和刑罚,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犯罪害人害己,必须远离。 老师:PPT展示
同学们是不是这样的表情和想法?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预防犯罪,先要从思想做起。所以第一点: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远离不良行为 老师: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一蹴而就的吗? 学生:不是
老师:小材料 思考:陈某是如何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的? 【小组讨论】5分钟 绘制陈某违法犯罪过程图,并谈感想。 小组展示,分享感受。
活动小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远离不良行为 老师:我们身边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学生:逃课、辱骂他人、殴打他人……
老师:为了预防未成年人因为不良行为导致违法犯罪,我们国家有一部专门的法律。
学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老师:这部法律划定了什么是“不良行为”,什么是“严重不良行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思考二者之间的区别。
学生齐读
老师:如何区分两种行为? 学生: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3.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防患于未然。 【小结】:齐读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远离不良行为
3.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自觉守法,防患于未然。
老师:预防犯罪,除了外界法律、老师、家长的监督和约束外,更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自律。 (三)课堂小结
这就是咱们本节课学习的全部内容,你都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愿意从知识和思想两个层面来谈一谈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生小结 (四)课堂练习 3道选择题
1.下面关于犯罪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犯罪是违反民法总则的行为 B.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C.犯罪是刑事违法行为 D.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2017年5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杨振超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对被告人杨振超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人民法院对杨振超作出如此判决,是因为杨振超的行为是( )
A.一般违法行为 B.是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刑事违法行为
3. 周某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
A.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有期徒刑 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C.剥夺政治权利、有期徒刑 D.没收财产、有期徒刑 八、课后作业
小活动——远离不良行为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寻找产生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并共同制定整改措施。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