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我与社会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与社会》陕西省 - 咸阳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我与社会》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树立参与社会生活、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能力目标: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与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与社会》是第一单元的开篇,也是八年级上册教材的开篇。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这为学生的发展、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也对他们的成长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学生面临更大的生活半径,逐渐走进社会,开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社会的丰富性以及我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确“我是社会的一员”,初步认识我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我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做些什么。 (二)教学内容分析
《我与社会》分为两目展开,分别为“感受社会生活”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第一目“感受社会生活”重点强调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多元,人们在相互影响、彼此关联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第二目“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重点强调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与社会是“结点与大网”的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升入新的年级,已经能够感知到自己在身体、智力、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提升。他们的生活半径逐渐扩展,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样,这是他们的真实生活体验。
同时,他们也面临着社会经验匮乏、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且缺乏必要方法、难以觉察自身多种身份等困惑与难题,这是学生成长的必经过程,需要师长引导并协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谈暑假生活: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顾刚刚结束的暑假生活,都做了那些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后引出新课,这些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都是同学们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由此进入新课:《我与社会》。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感受社会生活的多彩 板书:一、感受社会生活 观看短片:《社会生活的画卷》
教师提问: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生活画卷中你都铺捉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并归纳总结:有农业生产、交通出行、教育文化、消费生活、工业生产、社会服务、文化休闲等方方面面。
探究活动:
谈一谈:置身于这些社会生活情境,你有何感受? 学生发言后归纳小结: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走进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板书:1、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学设计点拨】学生观看《社会生活的画卷》,短片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身边的场景,有学生熟悉的校园、商场、去过的公园、博物馆、图书馆、还有乘坐过的公交车、高铁……所以很有参与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因此有得说。学生表述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感受,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探究活动:
观察三幅图篇,分小组讨论分析:(1)你在不同阶段参与的社会生活有哪些?想一想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并与同学分享。
(2)感受社会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社会生活的意义。 板书: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学设计点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讨论分享自己在不同阶段参与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观察三个“生活场景”,从幼儿、中学生到成年人的发展过程在这其中充分感受社会生活对我们的意义。 教学环节2:明确社会关系的多重性 板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名言解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思考:上述名言说明了什么?
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把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组成了整个社会。
板书: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点拨】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先利用“名言名句”引出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进一步组成了整个社会,并绘制网状图,形象的说明了人是每一个结点,人与人的关系是线,线又织成了一张社会的大网,使学生易于理解。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环节3:探索社会身份的多变
探究活动:
想一想: 不同的社会生活中,你扮演着不同的身份。在上述地点,你有哪些身份?
学生分析回答并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我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老师的学生;我是同学的朋友……
板书:2、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社会关系不同,身份不同。 相关链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是的类型。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探究活动:
分析《都挺好》电视剧女主角的社会关系,并判断其类型。
社会关系复杂多样,除了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外,还有情缘关系、趣缘关系等。每一种关系中的“我”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设计点拨】首先,让学生角色代入,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分析不同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哪些不同的身份。并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此教
学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明确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社会关系不同,身份不同。为了让这节课增加一定的趣味性,还引入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影视剧题材。利用剧中女主角苏明玉的社会关系来说明“同一个人的社会关系是丰富多样的”,并对社会关系的分类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落脚点在每一种关系中的“我”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使教学有一定高度的价值观引领。
教学环节4:拓展空间——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思维拓展: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付出毕生的心血为国家、人民研究水稻。通过阅读袁隆平的事迹,请你谈谈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谈自己的理解后,教师总结:
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人的全面进步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科技研究和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也要承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教学设计点拨】在拓展空间部分,利用“袁隆平”的事例,让同学们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同学们生活在社会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同学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对整堂课的思政教育做了升华。
课堂小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社会的联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紧密。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个人与社会,“结点”与“大网”,相互依存,互相关联。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在祖国大家庭中,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中学生应该从小立志,为社会的进步不断努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