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儒林外史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名著导读讽刺作品阅读-天津市南开中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走近《儒林外史》 ——讽刺作品的阅读
教学目标
1. 梳理小说主要人物、情节,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
2. 学会欣赏、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小说多样化的讽刺手法。 3. 初步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
4. 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作品的主要内容,初步把握小说多样化的讽刺手法。 教学准备
1. 布置小组阅读任务,绘制人物关系图。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表达观点,探究质疑。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范进中举》
有这么一个人:“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他是——范进。
上个学期,我们在《范进中举》这一课中,认识了这样一个因中举而发疯的读书人。那么,中举后的范进又经历了什么?带着好奇,我们走近了《儒林外史》,开启了这本讽刺作品的阅读之旅。
上学期期末,我们以小说人物为核心,将全班分了四个小组。下面就请各组依次展示本组在寒假中的阅读成果。 二、小组展示——地域人物关系图
1. 展示要求:
(1)讲一讲本组所制作的人物关系图 (2) 重点介绍一个人物形象 2. 小组展示
3.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 课前分组阅读,利于学生有目标、有计划地读完小说;制作人物关系图,使学生更专注于基于自身目标的学习。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讽刺手法的运用
1. 阅读学案,小组讨论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一向为人称道,突出表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小说写了数百个人物,上至达官显宦,下至贩夫走卒。他们行藏不同,性格各异,而“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清闲斋老人语),让读者一见而洞其灵魂。
老师为大家选取了几个语段,请同学们细细品读,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2. 学生发表观点,教师梳理整合 (1) 不动声色的描写 (2) 前后对比
(3) 制造闹剧(范进中举后也是如此) (4) 自行呈露(自相矛盾)
设计意图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的建构、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和审美的鉴赏组成。”因此,梳理文本,发表观点,学习讽刺手法的运用,同时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联系内容,深入理解
1. 结合古今学者评价,分析小说主旨。
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云:“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烛幽索隐,物无遁形,凡官师,儒者,名士,山人,间亦有市井细民,皆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目前。”(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他(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而且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陈美林)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2. 思考探究
《儒林外史》写于二百多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为何至今仍然令读者觉得“和我们的世
界更接近”?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基于上面两个环节展开的。通过学生的主动阅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整合,学会质疑。 五、课堂小结,阅读推荐
当然,像《儒林外史》这样的古典作品,毕竟年代久远,其中描写得一些具体制度与风物,今日读起来或许会感到隔阂,阅读时需要适当参阅资料,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讽刺的笔法,把握作品主旨。
推荐书目:上海辞书出版社《儒林外史鉴赏辞典》
附:板书设计
走近《儒林外史》 ——讽刺作品的阅读
范进 直书其事 张静斋 功名利禄 前后对比 匡超人 反面人物 讽 制造闹剧 杜慎卿 刺 自相矛盾 杜少卿 正面人物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