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儒林外史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名著导读 讽刺作品阅读-安徽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一曲读书人的悲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作者、作品的基本知识、时代背景、内容简介、主题思想等; 2. 初步学习讽刺作品的阅读方法,理解作品的批判、讽刺意义。 过程与方法:
1.讲述《儒林外史》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
导学生课下阅读《儒林外史》。
2.联系作者的生平,讨论、交流作品主要描写的几类人物及其特点。
3.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抓住含义丰富的细节、对比手法和夸张手法欣赏作品的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
学会欣赏、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品的批判、讽刺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深入阅读并理解作品,根据教学设计做好课件
学生适当选取感兴趣的情节进行阅读并有自己的阅读感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册学过的一篇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范进中举》,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哪位同学给大家回忆一下《范进中举》的故事?它选自《儒林外史》,也是本册教材推荐给大家的课外阅读名著, 鲁迅
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儒林外史》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结合《儒林外史》来谈谈讽刺作品的阅读。 二、走进作品——《儒林外史》知多少 1.作者档案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安徽全椒人。18岁考取秀才,23岁继承家产又很快荡尽。33岁家迁南京,生活贫困。36岁因对科举生厌,拒绝科考。54岁客死扬州,朋友买棺收殓,归葬南京。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木山房诗说》,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吴敬梓的个人经历,令他对考八股、开科学等利弊感受尤深。而在时代背景上,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社会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者镇压武装起义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以考八股、开科举、提倡理学等方法统治思想,牢笼士人。
吴敬梓反对八股文、科举制,憎恶士子们醉心制艺、热衷功名利禄的习尚。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中,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2.作品介绍
“儒林”一词源自《史记》“儒林列传”,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或“士人”这一群体。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儒林传”,记述各朝有学问、有品德的大儒。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却与此不同,刻画的
是“儒林”另一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载的众生相。
全书五十六回,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日常生活中普通士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通过描绘这幅儒林“群丑图”,展现金钱权势对人的品格的毒害,表明作者否定功名富贵的基本立场,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作者借王冕之口痛斥八股科举制度导致知识分子一味追逐功名富贵,从而“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使“一代文人有厄”,所以也可堪称“一曲读书人的悲歌”。 3.人物画廊
(一)表现对科举制度的讽刺和批判的一类 儒生形象:
(1)热衷功名(把科举作为荣身之路)、苦苦追求、终获成功的腐儒,如周进和范进。
(2)沉迷于八股文和封建礼教而自害害人的迂儒,如王玉辉、马纯上等。
(3)在八股科举制度下由纯朴而堕落、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以蘧駪夫、匡超人为代表。 官绅形象:
(1)贪官污吏:贪婪成性、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如王惠、汤奉等。 (2)土豪劣绅:戴着科举功名的帽子而横行霸道、堕落无行的在乡士绅,如严贡生、严监生、张静斋等。
“名士”形象:
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以刻诗集、结诗社或品评艺人的“色艺”等形式,混充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例如: 莺脰湖名士,娄三、娄四公子; 西湖名士,景兰江、赵雪斋; 莫愁湖名士,杜慎卿、季苇萧等。 (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探索和追求的一类 1、具有一定叛逆精神和民主思想的人物: 杜少卿和沈琼枝
2、“真儒”、“贤人”形象: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等。
讲究文行出处,淡泊功名利禄,面对世风日下的现实,都企图用复古的办法来改良社会。在这些人身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企图通过复古来改变衰风颓运的正统儒家思想。 3.市井奇人
三、讽刺作品的阅读方法指导
对于这样一部讽刺作品,我们应该如何来阅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讽刺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讽刺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讽刺作家们以笔为武器,无情地揭破虚伪,鞭挞丑恶,在笑声中批判社会现实,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体会批判精神。
(2)欣赏讽刺笔法。 (3)联系现实深入理解。
四.小组合作,阅读分析作品选段,探究讽刺艺术
出示《儒林外史》中相关文段,如《匡超人》、《两茎灯草》、《范进中举》,学生细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看看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讽刺手法,呈现出怎样的讽刺效果。 (1)细节描写 (2)夸张手法 (3)对比手法 五.课堂小结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说,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场举子;清廉或
者贪腐的官场老手;逃婚的才女,纳妾的盐商;冒牌侠客,水货隐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寻不着老父亲的孝顺儿郎;骗吃骗喝的书生,坑蒙拐骗的江湖游士。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人间行走,有讽刺,有眼泪,有寒意也有温暖。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为以后讽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六、课外专题阅读延伸 专题一:故事会。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写了许多人物的故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提示:
1.梳理你想讲述的故事的情节,准备一个简要提纲。
2.讲述时既要抓住故事梗概,也要注意一些生动的细节。让自己的讲述更有吸引力。 3.注意体会作故事中包含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努力在自己的讲述中体现。 专题二:续写故事。
《儒林外史》中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书中的人物常常在登场数回之后,旋即退场,从此不再出现。他们退场之后的生活将会如何?又会有哪些故事?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发挥想象,续写他的故事。
提示:
1.打开思路,天马行空,尽情想象,不妨设置一些悬念,让故事更吸引人。
2.人物刻画和情节设计要符合其性格特征,不能脱离原著。 3. 《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这种笔法。 七.板书设计
《儒林外史》:讽刺作品的阅读
——一曲读书人的悲歌
细节描写
讽刺艺术 夸张手法
对比手法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