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蝉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蝉 》江西省级优课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9《蝉 》江西省级优课
《蝉之〈蝉的地穴〉》教学设计
——浅探科学小品文教学
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在我们世界中,有很多空间是我们肉眼所看不到的,大到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小到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世界。但庆幸的是,总有很多人用他们的发现来向我们展现这个世界的精彩美妙。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蝉的地穴》,认识它们的生存空间。 二、
感知课文,体会文体特征
1、默读课文,找出蝉的地穴的特征。默读时间4分钟左右。
老师展示课前甲、乙两位同学根据文本所描绘的蝉的地穴的图画,让学生根据文本,比较两幅图,哪副图更接近真实的蝉的地穴。
明确:学生根据文本找到表述蝉的地穴的特征,逐一发言,老师引导学生划出这些特征,进一步明确乙图更为接近。
2、让学生根据所划的特征,理清作者对蝉的地穴的说明顺序。 明确:地表——隧道——墙壁,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3、小结:明确如何判断说明文的依据。 说明文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⑴ 围绕一个说明对象进行详尽说明; ⑵ 语言科学严谨,力求知识的科学性; ⑶ 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性。 三、走近法布尔,明确科学小品文
法布尔是一位昆虫学家,他是如何具体描述蝉的地穴以及蝉的生活状态的,他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明确:
1、一到七月初,蝉就占据了我门前的树。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了它的统治,无论怎样总是不很安静的。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蝉比作“门外的统治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鸣叫的情态,体现了作者对蝉的尊重与喜爱之情。
2、其实,它的动作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
师用转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蝉”比作“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聪明能干,表现了作者的赞叹之情。
3、如果气侯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运用比喻,将洞口比作“天花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的地穴”构造的精巧,表现了作者对蝉的赞叹。
4、蝉在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口。因为门还未开,所以不可能在门口堆积泥土。
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既生动地描写了蝉的地穴,又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与赞叹之情。
思考:在法布尔之前的科学家或科普文章并不像法布尔一样去描述昆虫的生命状态。 链接材料:
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目前已知大约有3000种。之所以会让我们产生蝉生命短暂的错觉,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生活周期。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他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自己金灿灿的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对比赏析:两种语言的特点,本文既具有科学严谨的语言特点,同时又有文学化的语言,充满了对昆虫的喜爱与尊重;而链接文字则是平淡、直白,缺乏情感的。
走近法布尔:
注重严谨的科学观察和研究,对蝉进行了长期而细致的观察 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对小小的昆虫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研究
材料展示: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探究生命。 ——法布尔
“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并且抒写。”
——〔法〕罗斯丹
明确科学小品文的特征:
1.文艺化的笔调,连贯的情节,妙趣横生。 2.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有趣。 3.作者饱含感情,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四、质疑与探究
讨论:蝉的蜕皮这部分内容放在文中到底合不合适?
老师:从文章小标题来看,蝉的蜕皮这几个段落并不符合蝉的地穴,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部分的内容,可不可以删去?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进行合作讨论。 给学生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文本的结构与内容。 明确:从文章结构上看,这个部分承接上文“它的地面上出现的时候”,开启下文对蝉成虫产卵的描写;
从文章内容上看,这部分展现了蝉由幼虫变为成虫的过程,使蝉的成长更具有完整性;
从观察对象来看,无论是蝉的地穴还是蝉的蜕皮都是不易察觉与观察的。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