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驿路梨花
所属栏目:初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第六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学基本功课例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驿路梨花-四川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第六届全国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驿路梨花-四川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闫卉)
一、新课导入:
师:(自动播放一组梨花幻灯片)同学们,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peng荆jing风feng的《驿路梨花》。(出示幻灯片)
二、浅层阅读,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你们对课文已进行了初步感知,请告诉老师这篇文章按照出场顺序都依次写到了哪些人物?(出示幻灯片)(“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族小姑娘,解放军叔叔,梨花姑娘。)
师:这些人物之间年龄不等,民族不同,身份地位也不一样,那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哪里呢?(梨树林中的小茅屋)(点击幻灯片)那同学们能否从文中捕捉到作者的心声,找出以上这些人物围绕小茅屋做了怎样的好事呢?(出示幻灯片)直接抽同学起来回答,一个小组抽一人,按照时间顺序。
(出示幻灯片)(“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瑶族老人专门运粮食;一群哈尼族小姑娘照管小屋;解放军叔叔砍树割草盖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 师:还是以上的五件好事。如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怎么说?
(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起小茅屋,哈尼小姑娘梨花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瑶族老人借住并送米,“我”和老余路过住宿,修屋。)(PPT展示)
师:老师有个问题,这篇文章所写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前后延续了十多年,作者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作者的写作顺序哪位同学来理一理?(抽学生回答或者请同学思考)(出示幻灯片)(“我”和老余路过住宿,修屋;瑶族老人借住并送米,梨花出嫁后她的妹妹接着照料小茅屋,十几年前解放军路过这里学雷锋建起小茅屋,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请看黑板,(点击幻灯片)左边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右边是课文的行文顺序,同学们认为哪一种写作方式更好一些呢?(文中的行文顺序)为什么呢?作者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写?这是一种怎样的记叙方式呢?(插叙的手法)(抽学生回答或者请同学思考)
师:文章中所有的事件都是以什么为线索记叙的?(“我”和老余的所见所闻,所以文章中所运用的是插叙的手法。)
(若冷场则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回顾我们学过的记叙顺序有哪些?出示幻灯片。顺叙、倒叙、补叙、插叙。按照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就是顺叙。作用: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的作用,插叙的内容能对中心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那么此处插叙小茅屋的建造者、照料者究竟对本文的中心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波澜起伏。)(出示幻灯片)(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作用需注意)
师: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板书并画山的简笔画)(出示幻灯片)如果大山没有峰棱,没有起伏,就不会有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佳句。“不平”即“曲”,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文章有曲折、有起伏、有悬念才足够吸引人。“我们”在起伏不断的山间行走,天色渐晚,前不着村,后不挨寨的情况下发现梨树林,进而发现了路旁的小茅屋,小茅屋的出现给“我们”
以惊喜和希望。进入小茅屋后我们感受到了小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那么,他们是否顺利地找到了小茅屋的主人呢?有令人误解的事情发生吗?(点击幻灯片图形误会)(明确:围绕“小茅屋主人是谁”的问题,叙写了两次误会)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到答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抽查结果。 三、深层阅读、文本探究
学生跳读课文。 预设:第一次误会在13和14两段,第二次误会在30——32段。 师:请读一下吧。(13自然段: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不仅刻画了外在的形态,也写出了老猎人淳朴、忠厚、热情的内在气质。14自然段:“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的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师预设:1、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他说不是。)(生读课文)第二次误会——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师:(我们和瑶族老人认为哈尼小姑娘是主人,然而又不是。) 师: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预设:我认为是解放军和梨花,因为他们分是建造者和照料者。 预设:我认为还有瑶族老人和“我们”。
预设:我认为所有建造者和照料者,凡是为小屋做过事的人,都应是主人。 预设:我认为是雷锋叔叔,因为是雷锋教他们这么做的。)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有道理。解放军、梨花、瑶族老人、“我”和老余,所有为小茅屋做好事的人,包括你、我、他,我们大家都是主人。但是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叫什么写法?(设置悬念)(生应该能回答出来这是设置悬念的写法。)(点击幻灯片图形悬念)同学们再看看课文中这样的悬念是只出现了一次吗?(出现了三次悬念) 生默读课文。设置这些悬念有什么好处呢?(令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预设:第一处悬念在第7、8段。
师:这是第一处悬念。“我们”正焦急时,发现了小屋,里面却没人没灯,于是发出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出示幻灯片)第二处悬念呢? 预设:12至14段。
师:我们认为瑶族老人是主人,老人不是。到底谁是主人呢?(出示幻灯片)这是第二处悬念,第三处呢? 预设:29至32段。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的是第三处悬念——解放军叔叔为什么盖房子?(出示幻灯片)谁知道他们为什么盖房子? 预设:为了方便路人。
师总结:正是人人心里想着他人,都想为小茅屋做事,所以多少年来,小茅屋仍在发挥着它的作用。人们到了那里,就像到了家里。既然做了那么多好事,作者为什么不用《好事》或
《小茅屋的故事》为题?想想看,为什么用《驿路梨花》为题?(出示幻灯片)预设一学生读注释1。
师:在古代,没有飞机、轮船,没有火车、汽车,更没有今天的传真和因特网,那么信息靠什么传递呢?靠马。几千里的的路程,即使是最快的马,一天也到不了,驿站就成了古时供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的地点,设有驿站的大路就叫驿路。文中的“驿路”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而驿路旁的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梨花的内涵不断丰富,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也不断升华。请同学们把文中描写梨花的段落找出来。
师:通过上面的情节梳理,我们知道这篇小说主要通过写人记事歌颂助人为乐的好风尚,而非写景文章,但为什么用这么多笔墨来写梨花呢?请同学们联系小说的三要素好好思考一下。(梨花的描写即自然景物描写,也就是环境的描写。)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如果老师在这儿画一轮弯月,孤零零的,好看吗?不好看,怎么样就好看呢?谁能替老师在这儿补上几笔?(预设一女生上台画)(提前做好安排,指定班上一个绘画能力好的女生在黑板上完成简笔画。)
师:这位女同学一出手就这样美,美在她的心里装着呢!她在月亮旁边点缀上几朵白云,配以婀娜多姿的柳枝。在云和柳的映补下,弯弯的新月显得有生气了。这就是烘云托月的效果,我们叫它——烘托。(板书:烘托)如果这轮弯月就是文章要歌颂的人,歌颂的精神,那么,梨花林和小茅屋又起什么作用?烘托。用梨花来烘托人。 预设:我认为是用景美衬人美,人的心灵更美。
师:用景美来烘托人美,那么景到底有多美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到月光下的梨花林中去领略一下(师配乐朗诵)——
夜静极了,轻柔的月光像流水一样洒向大地。远处的树,像披上了一层轻纱。洁白的梨花绽满枝关,象月光下羞涩的少女,不时有几片花瓣轻轻飘落下来。微风吹来,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远处传来泉水欢快的跳跃声。
同学们,你嗅到甜美的花香了吗?你看到随山泉飘流而去的梨花瓣了吗?你听到山泉在唱歌了吗?你感受到如水的月光了吗?(生回答)
师:那就大家把文中关于梨花美景的语段读出来并与同学们分享。(可指定同学或学习小组) (第一处:4自然段: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陡峭的大山中淡淡月光下的梨树林,洁白,美丽。这里的梨花,出现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带给人希望和温暖。作者借助梨花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6自然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瓣儿,营造了美的意境。)
(第二处: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此处“梨花”指代哈尼族名叫“梨花”的小姑娘。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关联。)
(第三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实相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和名叫“梨花”的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也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继续发展) (第四处: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洁白盛开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体的象征,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边疆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梨花的香气四溢,就是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象征,“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 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第27自然段。 四、主题挖掘
师:现在请同学们联系文中最后一段来解答我们刚才遗留的问题,为何要以《驿路梨花》做标题呢?文章以“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结尾有什么作用?
(“驿路”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助人为乐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驿路梨花”是盛开在边疆驿路边上的梨花,在作者笔下,这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还是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精神的象征:盛开无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从善如流。“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这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师总结:作者在西南边陲生活过多年,亲自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就是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以后,同学们也要学会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作者在谈此文的写作时,曾满含深情地说:“云南边疆民风淳朴,尽管当地的人们没有把学雷锋的口号持在嘴上,但他们却一向有助人为乐的好习俗,好客、热情、关心他人,我经常想起那里许许多多朴实的人和事,想起当年曾住过的深山老林里只为方便他人的小茅屋,想起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想起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为小茅屋做点事的人。”(此段以幻灯片PPT的形式出现,若时间允许可以给同学们配乐朗读一遍。)
五、素材积累、拓展延伸
师: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不仅仅要传递好,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去做,去关心他人。正如托尔斯泰给我们讲的《七颗钻石》的故事那样-——(配乐,点击PPT)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累倒在草地上。她醒来时,罐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喜出望外的她想喝个够,但想到生病的妈妈,她赶紧抱着水罐往回跑,匆忙中,她被脚下的一条小狗绊倒了。奇怪的是,水罐好好的,水一点也没洒,看到可怜的小狗,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让小狗舔净了。这时,水罐变成了银的。回到家,小姑娘把水罐交给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快死了,还是你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瞬间,银罐变成了金罐。正当小姑娘忍不住想喝里,从门外走进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想也没想,把水罐给了过路人。这时,奇迹出现了—
—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越飞越高,最后飞到天上,成了现在的大熊星座。”
同学们,当每一次爱心传递的时候,就会出现奇迹。尽管这只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它却是人性美最朴实的体现。记住吧,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韦唯《爱的奉献》)下课。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
这是新课标改版后的第四单元的讲读课文,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我做了以下安排: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作者构思行文的发展轨迹,“作者胸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教学一篇文章,必须顺着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的真谛,但不一定篇篇都是从头到尾问问答答,这样不容易出新,学生也容易疲乏;所以这堂课我采用“一个故事、二个误会、三次悬念、四写梨花、五件好事”理顺全文,五个方面又有五个侧重点。“一个故事”让学生有两次复述课文的机会。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而且还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二个误会”和“三次悬念”主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作方面精巧的构思。“四写梨花”主要是让学生诵好句子,积累景物描写的妙处。“五件好事”让学生动动手训练整合信息的能力。后面的素材积累引用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并学习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