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压力,压强
所属栏目:初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一节压力压强-海南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四章 第一节 压力压强 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 何静
【 学情与教材分析 】 1.学情分析
对于初二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拓展能力不是很强,虽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这对于抽象知识的传授带来了不便,但是可运用学生们现阶段的好奇、好动、好胜心理特点,且大多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积极性高,使学生对物理有兴趣,学习有信心,对于物理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 2.教材分析
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也是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节由“压力”“压强”和“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又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结论引导出压强的定义是本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不同情况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什么是压力及方向、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强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2)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学习控制变量法; (2) 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 教学重点 】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 教学难点 】
如何通过实验结论引导出压强的定义以及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 启发式 类比法 演示法 讲授法 讨论法 【 教具准备 】
海绵、砝码盒、小桌、橡皮泥、细线、沙盒、气球等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认识压力
提问学生,走路时不小心踩到钉子,脚有什么什么感受呢?
播放视频:学生躺钉床。
学生观察现象,引入课题。
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照片。物体处于水平面、倾斜放置和按图钉到墙壁里。
学生观察现象,初步理解压力的方向、作用点以及跟重力的关系。
总结:例子中的物体都受到了压力。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实验探
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探究
主题的引入
学生实验
用两根手指分别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
学生表述实验的感受,提出疑问
教师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针对教师的设问积极猜想:可能与施加的压力有关;与接触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等等。 点评学生的猜想,并给予引导,逐步引入主题。
2.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根据问题和猜想,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实验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其中某一个猜想的关系。
老师巡视教室,并适当提供帮助,排除学生疑问。
各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海绵、
沙盒、橡皮泥、瓶装水、细线等)实验,改变相关变量观察记录形变结果。
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做实验,并填写实验表格。
让学生上前展示自己的实验,并给予点评。
学生观察其他组的演示实验,思考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实验。
3. 建立压强概念
比较各小组结论,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总结、提升: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2.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显;
3.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显。
实验展示:1.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的现象;
2.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的现象; 3.压力、受力面积都不同,学生先猜想,
再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学生提出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在教师的总结提升下明确: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主要因
素;
2.压力作用效果与各个因素的
基本关系;
3.实验中用到的是“控制变量
法”。
学生在实验观察中产生思考和
疑问。
给出压强的概念: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的比叫压强。
建立压强的概念。
三、压强 理解压强的意义是为表征压力的作用效果;
结合定义引出压强公式: p=F/S ; 给出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说明该单位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
理解压强公式,了解压强单位及相关物理学史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公式找出帕斯卡与力和面积国际单位的关系,明确单位表示的物理意义。
在公式基础上指出,帕是很小的单位。一颗瓜子平放
在手心里对手的压强就有20Pa 。 由公式得出 1Pa=1N/m2
。
例题:
王同学重480N,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m2
,其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追问:这位小学生在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呢?
学生解答题目,熟悉压强公式、
单位的使用。
引入对增大、减小压强的思考 四、增大或减小压强 提问: 生活中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大或减小固体间的压强?
学生阅读课本146页观察与思考。 尝试说出生活中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大或减小物体间的压强。
对照课本146页图像及PPT上图片分析它们是需要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主要是通过改变什么量来实现的?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改变压强的例子?
结合图示分析书中事例。明确增大压强要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反之要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五、课堂练习
1.骑自行车,当车胎发生慢漏气时,车胎对地面的压强将( ) A. 变 大 B. 变 小 C. 不 变 D.不好确定
2.池塘水结了一层冰,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
帕斯卡,问体重为500N,每只脚跟冰
面接触面积为2×10-2m2
的人能在冰上步行吗?
六、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习得了怎样的研究方法? 一、压力:
1、定义:物理学中把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1)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与受力面积有关
二、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1、公式:p=F/S 2、单位:Pa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板书设计 8.1 压力 压强
一 压力
方向:垂直于受力物表面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
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二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问题→猜想→实验→反复验证→得出结论 三 压强
意义:表征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p=F/S;国际单位:帕斯卡,单位符号Pa 四 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