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发酵技术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济南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发酵技术-湖北省 - 宜昌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课题
发酵技术(济南201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描述酒精发酵的原理,能说出白酒酿造的基本流程。
2.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3.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阐述食品发酵的原理;酸奶制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微生物发酵条件,自制一种发酵食品。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一、小魔术,大道理 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演示“小魔术”(酵母菌的发酵现象)。 设问:气球为什么会膨胀?鼓励并引导学生揭秘老师的“小魔术”成功的原因,从而得出发酵的概念。
学生协助完成并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得出结论:酵母菌能在密封的瓶中将葡萄糖转化为某种气体,初步生成发酵的概念。 以直观有效的实验引入,一
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
生理解发酵的概念。
酒 精 发 酵
二、知己知彼,巧妙应用 设问1:气球中收集的可能是什么气体?如何检验呢? 引导学生回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关实验中气体的检验方法。并设计相应实验检验气球中的气体成分。 演示实验1: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证明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设问2:酵母菌的发酵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有其它产物吗? 打开瓶塞请学生闻气味。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如何检测酒精的。 演示实验2:另取提前发酵好的装置,将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酒驾仪,让学生观察读数。 小结1: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师生进一步完善和构建酵母菌发酵的概念,并总结酒精发酵的原理。 学生根据生活经
验猜测气球中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或者二氧化碳。
通过回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的相关知识,设计实验利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通过闻气味推测可能产生了酒精,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可用酒驾仪检测酒精。
观察两个演示实
验的实验现象,得出
酒精发酵原理,完成
酒精发酵概念的构建。
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具
体实验出发,
引导学生自主设
计实验探究发酵的
原理,主动的获取和生成知识,
在加深学生对抽象
概念的理
解的同时,
也培养了
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
力。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酒 精 发 酵 过渡:学以致用,理论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才能最好的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既然葡萄糖可以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那可以用来生产什么呢?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白酒酿造过程,并思考所给问题:①哪几类微生物参与了发酵?②这些微生物分别需要什么原料?③在酒精发酵中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设问3:要使发酵技术成功应用于生产,我们必须考虑哪些要素?
小结2:由此可见,发酵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到知己:知道人类需要什么;知彼:知道微生物发酵需要的原料以及条件,才能保证生产的成功或高效。
依据酒精发酵产生产生酒精可用于酿酒工业。 学生根据教材所给内容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依据上述三个问题总结归纳出应用发酵技术时,要考虑四要素:产物、微生物、原料及发酵条件。 从理论知识过渡到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有效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如何解决生产中
的实际问
题。 乳 酸 发 酵
三、共同探究、学习制作
过渡:我们对自己了如指掌,但对看
不见摸不着的微生物却很陌生,因此要知道它们需要什么必须经过科学的探究。
图片展示酸奶及成分说明,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为后面的动手操作作参考。
设问1:乳酸菌的发酵可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呢?
引导学生类比酵母菌进行分析,同时提醒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可操作性。
小组讨论:介绍已准备的实验材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展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归纳实验方案。
制定计划:①将新鲜牛奶加糖后,加热煮沸 4~5 分钟,自然冷却到 40 ℃左右时倒入热水壶保温。一次性筷子,塑料碗、塑料杯紫外线杀菌30min,入袋密封(教师提前准备) ②将温牛奶分发到每
学生阅读酸奶的包装及成分说明,获取三条信息:1,酸奶是一种发酵食品;2,酸奶的制作需要的微生物为乳酸菌;3,乳酸菌发酵的原料是牛奶和糖。发酵条件尚不清楚,需要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猜测可能与温度,氧气,水分等因素有关。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探究实验报告。
学生分析得出为了防止污染,实验前应对器材和原料进行消毒,煮沸的牛奶应冷却至40℃左右保证乳酸菌的活性。合理设计对照组。可观测发酵后牛奶的状态或
引导学生脱离课本,查阅资料,通过分析与讨论自主的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取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提升实验探究能力。
从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查阅并发现问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选用生
乳 酸 发 酵
个小组的塑料碗中,加入一杯酸奶,充分搅匀。③用pH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④将碗中的奶平均分装到三个塑料杯中。⑤1号塑料杯盖盖子置于35℃的发酵箱中;2号塑料杯盖盖子放置于有冰袋的泡沫箱,3 号塑料杯不盖盖子放置于 35 ℃的发酵箱中。
学生实验:依据实验方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成果展示:展示老师提前6h制作的三份样品:①加盖+冰箱;②加盖+35℃;③不加盖+35℃。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用pH试纸测定奶的酸碱度。
小结: 乳酸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
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或乳糖转化为乳酸,这种发酵称为乳酸发酵。
讲述:自制酸奶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非常有利于健康,比如降低胆固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等。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都是父母或亲人费劲心思的为我们准备各种美食,今天让我们互换角色,回家后亲手为父母或亲人制作一份酸奶,你愿意把这份美味与健康分享给他们吗?
检测酸性强弱判断酸奶是否制作成功。最后总结归纳出具体的实验计划。
学生动手完成实验。
学生观察到②组液体呈乳白色,凝固状。得出结论乳酸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
类比酒精发酵师生共同总结乳酸发酵的原理。
学生聆听并回忆与父母的相处模式,跃跃欲试。
活中常见器材你,引发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探究学习问题的兴趣。
利用实物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并分析结果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回报父母的机会,潜移默化的弘扬孝道精神。 类 比 小 结
过渡:知识经过类比归纳才能系统化,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发酵技术,你能根据下面的表格找出两者的异同点吗?
设问: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两者的异
同点,你能将下列发酵食品进行分类吗?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原料
微生物
产物
发酵条件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并完成表格。总结归纳出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异同点。
学生竞答进行分
类,进一步巩固知识,
加深对两者的认识。
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在归纳中深化知识,发现知识的本质规律。
其 它 发 酵
四、聚焦前沿,与时俱进
过渡:其实生活中的食品还有很多,如我课件所展示的,其中大部分都是发酵食品,也有一部分不是,等待你用专业的眼光去判断。今天的第二项家庭作业就是调查你家厨房中的发酵食品,完成学案中的调查表。
设疑:发酵技术是不是只能用于生产食品呢?
引出发酵技术在药品能源中的应用。 图片展示讲解:抗生素发酵、能源发酵。强调抗生素在医学中的重要作用,矫正人们对抗生素的偏见。对比我国和其它国家在乙醇汽油生产中的差距。
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家庭厨房或超市中的发酵食品,并完成发酵食品调查表。
学生观赏、阅读、聆听、思考发酵技术的应用。
利用学术前沿技术和学科热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理性的学科素养。
梳 理 总 结
设问: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构建知识树,梳理知识网络。 参照教师板书,尝
试绘制知识网络,并进行交流。
让学生自觉回
忆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树,建立知识体系。
板 书 设 计 发酵技术 一、酒精发酵: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
二、乳酸发酵:乳酸发酵:葡萄糖/乳糖乳酸
三、其它发酵
作 业 设 计
一、课后调查: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到超市按商品的种类或货架的顺序寻找发酵食品,并填写调查计划表。
二、课后制作:亲手为父母或家人制作一份酸奶。 课 后 反 思
亮点:1、本节课引入并改进了酵母菌发酵模型,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将抽象的微观知识转化为宏观的产物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并构建酒精发酵模型。
2、教材原型中的学生实验直接给出了实验方案,探究性能少,操作技能多,本节课让学生自主假设并设计实验方案,创造性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不足:由于上课安排了演示实验,设计并实施探究实验方案,因此合作展示时间比较紧张,学生设计的探究方案没有完全展开。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