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血液循环
所属栏目:初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京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血液循环》福建省 - 厦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中血液循环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对前几节课所学习的血液、血管、心脏的结构等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其中,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血液循环系统连接了以学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将要学习的泌尿系统,在人体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分析
(一)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识图、模型拼接等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血液循环途径和意义,进一步建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 通过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和原因,完善血液循环途径的图解,提升识图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和深化科学思维。
3. 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形成关爱健康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血液循环途径,设计并制作血液循环路径模型,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 教学难点
建立血液循环模型和物质交换过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血液、血管、心脏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血液循环这个词并不陌生,也能体会其对于人体、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这些知识都能够为本节学习奠定基础。 2.能力储备:学生思维活跃,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兴趣极高。并且在逻辑思维、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已有一定的训练基础,但思维深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提升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记忆、技能训练、规范科学语言描述。 3.情感态度:因学生对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由于都不太了解,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此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但本节课内容血液循环知识复杂,信息量大,生理过程过于抽象,学生会存在一些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引向生物学知识,并且学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及评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采用多元目标,优选多元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主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型建构等多元教学策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与学生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课堂。主要的教学模式如下: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 可利用的硬件设备:多媒体设备、希沃手机
2. 教师课前准备:模型卡片,心脏模型、血液循环教学多媒体课件;血液循环途径视频; 3.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导学案、概念图设计。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情境阅读】:一个同学的右手的手指受伤,为了消炎,医生在她的左臂肌肉注射了药物。
【思考】:1.为什么手指受伤从手臂注射可以治疗伤口?
2. 注射进去的药物是怎样从左臂到达病灶处的呢?
3.血液运输的动力(泵)来自于哪里? 思考问题
1.可经血液运输。
2. 根据已知知识推论。 3.心脏。
1.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关注医疗、关注社会、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1.以下列问题为线索,形成部分板书。 【提问】(1)心脏四个腔名称是什么? (2)与心脏四个腔相通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3)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
(4)什么结构保证了血流方向是一定的? (5)各心腔的心肌壁薄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过渡】当药物注射进入人体的组织时,药物是如何到达病灶处? 2.科学史阅读: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 【思考】:阅读完后根据实验发现推测血液如何流动?
3.回顾血管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的循环流动是怎样的方向?
1.学生同步笔记。
2.建构结构与功能高度适应的生命
观。
3.阅读,思考材料所带来的信息,
说明血液在人体是循环流动的。
4.根据血管的知识知道血液流向是
从心脏流向动脉,再由动脉流向全
身各处,之后再流到静脉,最后流
回心脏。
1.复习旧知识,体会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本节课学习搭建平台。
2.利用学生喜欢动
手急于观察的心
理,从生活的现象
入手,引导学生认
识生命特征,激发
探索欲望。
合作探究策略
体循环、肺循
环模型
建构
分析
物质交换、血液成分的变化
归纳
血液循环的意义
【归纳】: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5.根据血液循环过程可知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由心脏、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的途径 【过渡】:在封闭的血液循环中,物质在血管之间又是怎样循环的呢?
1.【模型拼装1】:展示血液循环图,观察全身的血液系统,组织学生根据心脏结构、血管等知识,利用袋1的材料,建构体循环、肺循环的路径模型,探究体内循环路径。
解决心脏与血管连接的关系,并标注血液循环流动方向。
并请小组两个学生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想法。
2.【板书】梳理体、肺循环路径。
3.【追问】:(1)体、肺循环的起点和
终点各是什么部位?
4.请尝试说说体、肺循环的路径。 5.思考:(2)在体循环、肺循环中血液的物质发生什么变化?
(3)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6.【模型拼装2】:引导学生利用袋2的材料,建构体、肺循环中的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
并请1-2组学生代表分享他们的想法。
7.【板书】形成体、肺循环路径物质交换部分板书。 1. 模型拼装,四人小组合作,先确定卡片所代表的结构,设计体、肺循环路径并将心脏和血管组装起
来,标注体循环血液循环流动方向,在操作中识记体、肺循环途径。根据已有知识事实不断优化模型。
2.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进行交流。
3.观察思考。
4.说出体循环的路径
5.说出肺循环的路径。
6.观看视频,完成体循环、肺循环的物质交换部分板书。
1.兼顾不同学习类型学生习得特点,引导学生自主设计
血液循环路径模型,并不断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优化模型,便于学生对知识记忆和提取。建
构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本质观。
2.通过以体循环模式建构为基础,在肺循环的模型建构上开放程度更大,
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自主建构生命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本质观。
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的变化
【过渡】:在进行血液循环的过程中,气体的含量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归纳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1.【探究】:小组合作用红色彩笔表示动脉血,蓝色彩笔表示静脉血,探究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
并请小组2位学生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想法。
2.【板书】梳理血液的成分变化。 3.【归纳】:因肺部毛细血管和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过肺循环后,血液变化为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在体循环中,因全身的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过体循环后,血液变化为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1.经肺循环氧含量变多;经过体循环氧含量变少。明白动脉血和静脉血是根据含氧量的多少来区分。
2.小组合作,用红笔和蓝笔在血液循环路径中描绘出动脉血、静脉血。
3. 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进行交流。
4.根据教师引导进行思考。
1.初步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科学思维。
2.通过概念辨析,
引导学生尝试对科
学问题进行科学判断和评价。
4.【评价】:有人说动脉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一定是静脉血,一定吗? 5.【归纳】:所以书本中的血液循环图颜色为蓝色与红色代表是血液不是血管,血管是根据功能来命名动脉或静脉。(动脉是血管,动脉血是血液,有本质的区别)
5.作出评价:动脉血和静脉血是以血液中含氧量的多少来区分的,而不是以所在的血管来区分的。 血液循环的规律及意义
【过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我们为了方便认识,分为体循环与肺循环。
【归纳】: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 1. 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何处连通? 2. 循环路线的起点和终点?两个循
环是否同时进行? 3.整个血液循环的意义? 1.在心脏处连通。
2.起点都是心室,终点都是心房。同时进行。
3.循环系统是动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可将氧、养分等物质运送至机体各组织细胞,同时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运出体外。
1.进一步体会生物学中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
总结交流
1.利用概念图描述血液循环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书写概念图进行巩固。
1.引导学生理解血液循环在人体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中有重要作用。 生活联系 1.引导学生要健康的生活。
科学对待世界卫生组织用药规则:“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科学意义。
1.理解健康用药原则。
1.加强科学健康教育,使学生理解用药原则,养成关爱健康的意识。 知识反馈 1.回到导入的情景环节,说出药物运输的途径。
2.综合题目训练巩固。
3.结合自我学习评价表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
1.应用知识并自我评价
1.回扣导入的话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血液循环
一、 血液循环系统组成: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 二、 血液循环途径:
八、教学评价设计
1.采用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个人评价:课堂发言和参与情况;学案的完成情况;随堂检测及自我评价表的完成情况。 3.小组评价:模型展示。
九、帮助和总结
1. 通过学习评价表与练习题等反馈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深化知识。 2.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同伴的讨论交流帮助组友共同进步。
十、教学流程图
开始
导入:情境导入
思考、观察
复习心脏的四个腔及所连的血管名称
观察、思考
建构血液循环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结束
回顾心脏的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小组合作模型建构体循环、肺循环
生活联系、习题巩固、自我评价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