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对外开放
所属栏目:初中历史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初三复习课从被动到主动全球化视角下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和省思-安徽省 - 铜陵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三复习课:
从被动到主动:
全球化视角下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和省思
三维目标:
1、能力与知识:了解并理解近现代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的探索史实。
2、过程与方法:利用各类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 从近现代开放的探索中,树立全球史观,认识到人类文明的的多样性,从而理解文明中“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和省思 教学难点:如何体现全球化视角。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翻开历史的画卷,一幅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场景映入眼帘。张骞出使西域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万国衣冠会长安彰显了盛唐气象,郑和七下西洋扬国威展大明雄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的展开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开放”的探究,一起走进全球化视野下的近现代中国。 一模板:潮流与趋势
师:屏幕上的四幅图反映了世界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与潮流? 生:(全球化趋势)
师:这三幅图反映了当时中国是怎样的状态? 生:(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加强,外交政策上闭关锁国的)
师:此时的中国是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还是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呢? 生:(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 师:世界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与当时的中国现实状况产生了矛盾,矛盾的焦点在哪呢? 生:(文明的矛盾,制度的矛盾…….)
师: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日益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不断的发展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最终确立起来。面对世界市场的开放,当时的中国依然坚守着闭关锁国的态度。这种态度可行吗?那中国对外开放的出路和选择在哪呢? 第二模板:出路与选择
1、被动开放困局显
师:1793年,英国政府派使者马嘎尔尼率使团前往中国庆祝乾隆皇帝寿辰。使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仅仅是为了庆祝乾隆的寿辰吗?当时的英国不远万里来祝寿的目的是什么? 生:(通商)
师:此时英国为什么要提出通商的要求呢? 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需要更多的原料更大的市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最大的市场在哪呢?在中国) 师:当时清政府是什么态度? 生:(拒绝)
师:为什么清政府会拒绝呢? 生:(1、自给自足小农经济2、维护清朝封建体制) 师:这次英国使团访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外交手段以达到两国通商的目的,遗憾的是,这一次外交以失败而告终。乾隆帝这种拒绝开放的态度影响到了后来的清朝的统治者,1816年。英国决定再次访华,英国使团受到的待遇比第一次更差,连皇帝都没看到就被赶出了北京。就这样,英国人不再对清朝抱有幻想,决定用武力撬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在英国这样一个“领头羊”的带头下,中国紧闭的大门被强行打开,在这种被迫的状态的下,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陷入到怎样的困局当中呢?
师:图中是历次列强侵华战争后所签订的部分不平等条约,据统计,近代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多大1100余项,回忆下,这些不平等条约内容有哪些共同点或者相似点? 生:(割地 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 设立工厂)
师:第二幅图是19世纪列强中国领土示意图,哪个国家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呢?(俄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领土的割占给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 生:(这些条约严重破坏中国国家主权,使中国国家主权沦丧,中国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师:被动打开,除了使中国国家主权沦丧,给当时的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大屏幕上的表格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呈现怎样的一种趋势呢? 生:(上升,出口大幅度增加)
师:为何农产品出口大幅度增加呢?请同学们联系下当时的世界市场发展趋势。 生:(。。。。。)
师:鸦片战争后,中国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是列强掠夺中国原料的表现,中国开始被动的卷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我们再看一段史料,史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生:(土纱的价格要高于洋纱) 师: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些呢?请同学们从纺织技术和市场倾销两个层面上分析下。 生:(。。。。。。)
师:第一,西方国家利用其先进的纺纱技术,使其价格低廉,第二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大量物美价廉的洋货涌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服从国际市场的需求,日趋商品化,中国传统经济结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与此同时,在外商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之下,中国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我们一起回忆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生:(。。。。。。)
师:从产生到消亡,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生:(曲折)
师:为何在曲折当中发展呢?请同学们看一个表格,表格中反映什么状态? 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师:为什么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呢? 生:(迅速发展:1、辛亥革命2、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 师:再来看一段材料,材料中反映了什么现象? 生:(一战后民族工业迅速衰落)
师:为什么一战后民族工业又迅速衰落呢? 生:(衰落:1、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2,后收到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排挤和压制。)
师:从刚刚分析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呈现两种状态的原因中我们有什么认识呢? 生:(中国虽进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由于我们是被动的开放,在融入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我们向列强开放,而列强利用取得一系列的特权没有向我们真正开放,这种开放是不对等的,要想获得对等的开放机会,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 师:被动开放给我们带来主权沦丧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困局,那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又是如何逐渐的摆脱这样的困局呢?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第一个提出要向西方学习,他的继任者魏源在《海国图志》当中提出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近代的对外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之后的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以及激进民主主义者各自主张用什么方式走出困局呢?有哪位同学对此进行梳理并总结? 生:(。。。。。)
师:在摆脱困局的过程中,近代中国始终以“师夷长技”为主要内容,不同时期,“长技”的侧重点不同,经历了一个由浅入胜,由低级到到高级,由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这样一个取舍的过程。那我们学习西方“长技”最终摆脱了困局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摆脱困局必须要改变社会性质。民族独立)
师: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由于当时冷战和两极格局的影响,中国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直到1987年对外开放出现了转机
2、主动开放显生机
师:1978年邓小平访日,在8天访问期间,邓小平参观的以日本松下企业为首的一些现代化的工业,并且乘坐了从东京到关西的日本新干线,1979年,中美建交,邓小平是第一位访美的中国领导人,在访美期间,参观了位于休斯顿的航天中心,亲自驾驶了一次航天飞机模拟器,邓小平为何选择出访美日呢? 生:(先进,经济发达,二战后,美国通过拓展世界市场,应用科技成果,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而日本通过美国的扶持以及内部调整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在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师:邓小平访问日美,表现的态度与一百年前的乾隆帝一样吗? 生:(不一样,主动开放的态度)
师:邓小平访问后感受到什么呢? 生:(西方的先进,科技的冲击等) 师:认识到什么? 生:(中国与世界的差距) 师:怎么去缩小这个差距呢?
生:(关起大门搞建设是不行的,主动对外开放,)
师:从1980年开始,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然后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到内地,形成了一个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在深入发展的阶段。此时,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如何应对世界潮流和趋势呢?
师:2000年,国家正式的提出“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标志着我国“走出去”与之前“引进来”这种双向开放模式向纵深方向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WTO,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中国的对外开放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开放转变成市场主导型的、体制性的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战略将发生重大调整,我们进入了新的开放时代。那么现代中国这种主动开放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什么样的影响呢?左边为第一组,根据大屏幕上第一二两段材料进行讨论,右边为第二组,根据大屏幕上最后两段材料进行讨论。 生:(。。。。。。) 师:(。。。。。。)
第三模板 智慧与担当
师:进入到21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的深入发展,全球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相继建立,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的普遍确立,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了全球化趋势在不断的加强中,与此同时,全球化在加强中也遇到的一些困境。第一幅图是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他曾说过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这反映了什么全球化中的哪些困境? 生:(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问题,贫富差距问题) 师:除此之外,全球化中还有哪些困境呢? 生:(恐怖主义,经济危机,环境污染等)
师:面对这些困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相继选择退出全球气候变化公约等重要的国家协作平台。特朗普真的特不靠谱那中国呢?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全球化中的困境呢?
生: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投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发展理念,面对人类发展的十字路口,中国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运用大国智慧,大国方案,大国力量,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小结:(感情升华)
近代以来,漫长的开放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悉数,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启示我们:开放带来颈部,封闭必然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习主席曾说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一百年多的开放中,我们经历了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更经历了近代西方大国文明的傲慢与偏见与现代世界文明的多彩与平等。没有谁能比我们更能明白文明中“和”的境界,和是和谐,和
是平等,和是包容。让我们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的态度,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包容的世界。
板书设计:
从被动到主动:
全球化视角下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和省思
一、潮流与趋势 二、出路与选择 三、智慧与担当
教学思路:
本节复习课的题目是:从被动到主动——全球化视角下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探索和省思。课题涉及的内容庞杂,因此内容要有取舍。在建设框架时候,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怎么体现全球化视角,这与我们历史课程中核心素养是有关的,不能单单从事件的国家背景下出发,于是设计了第一幕,趋势与潮流,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全球化趋势与中国当时现实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怎么体现从被动到主动的对外开放探索,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涉及较少,我结合了一点高中的知识点,设计了两个小幕,近代被动的探索设计为“被动开放显困局”,突出被动开放的困局;现代的主动开放探索设计为“主动开放生机显”,突出主动开放后的生机。这两部分设计当中,有两个情景导入,一个是马嘎尔尼访华,另一个是邓小平访日美,这两个部分,我用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以层层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拒绝开放和主动开放所造成的不同局面,除此之外,还夹杂了一些中外知识的联系回忆,以加深二轮复习课的纵深感。
第三:解决的大问题就是对开放的省思,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对对外开放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了“智慧与担当”这一幕,上升到世界文明的碰撞所带来的文化多样的问题以及我们的解决之道,用“和”的方式,用中国智慧去解决。
教学反思:
1、继续培养历史格局观,格局这件事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的的确确是需要平时我的多看多想的。应该从生活中出发,虽然常说,历史教学从全球史观,时空观等地方看,但平时教学做到很少,教学中自己要慢慢培养。
2、虽然我平时教学会强调历史事件之间以及事件内部的逻辑性,但是这方面我还是做得不够细致。
3、关于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上课的时候,依然不精练,没有那种信手捏来的感觉。
4、关于追问关于提问,在课堂上习惯于一言堂,这个需要改进,一种深入浅出的之感。
5、关于教学台风,继续加强,需要更加的稳健一些,眼神,体态,姿势,跟学生互动眼神的交流,平时教学要加强,脑子一定要清晰。
6、关于分组讨论的有效性,那天在台上我第一次这么做,效果还是可以的,事后思考,应该在前一天把导学案发下去,让学生思考。 打算再思考下这堂课,做的再细致些,特别是细节问题。
以上的反思,后面出效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平时自我的练习,我会牢牢记住,争取再上一个台阶。加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