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土壤酸碱性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专题实验课溶液、土壤酸碱性的检测-北京市 - 海淀区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专题实验课 溶液、土壤酸碱性的检测
教材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题是人教版第十单元酸和碱。教材共分为两节内容。即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借鉴项目学习《土壤改良》专题内容,本单元计划整合分为三节完成教学内容。第一节为常规教学,讲授浓盐酸和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固体的特性,酸和碱的性质梳理;第二节整合创新,从酸和碱的性质复习入手,进一步理解酸和碱的概念内涵,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检测未知土壤样品酸碱性;第三节实践应用,运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改良土壤。
从学科价值角度看,酸和碱是初中化学重要的一类物质。在前面学习氧气、二氧化碳等典型物质性质后,学生从表象上知道了性质和类别相关,通过学习金属的性质,知道了类别相同的物质,既有一定的相似性(通性),又存在特殊性。本单元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从本质认识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充分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对学生认识物质性质从知识上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看问题。从能力上是由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学科素养。
从社会价值角度看,酸和碱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酸和碱在工业生产、社会生活中用途广泛。很多实际问题都需要借助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解决。这就需要学生知道:①酸和碱和化学性质;②酸和碱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联;③如何运用酸和碱的性质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着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应用学习酸和碱的性质,对学生的认知和迁移应用能力也有重要的发展。
由于酸和碱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了生产、生活、农业等许多领域。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酸,如醋酸、柠檬酸等。小学科学课中一些酸的简单实验。而在初中化学六单元已经能够用酸除水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八单元已经知道酸可以在工业上除锈垢。到了高中,他们还要在卤素、氧族、电化学等不同章节了解有关酸和碱的知识。但唯独在农业上认识酸和碱还存在空白,况且,随着农村城市化,孩子们对土壤接触越来越少。所以经过斟酌后,本节课决定本课选取改良土壤的素材,一方面扩展学生空白知识的视野,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农业生产问题。除教学价值外,还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已有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酸,如醋酸、柠檬酸等。通过六单元能够用酸除水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澄清石灰水对碱有了表象认识。八单元知道酸可以在工业上除锈垢;教学接触了常见的酸,已经了解了酸的一些化学性质,这对于本节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障碍和发展点:通过课前问卷,反馈学生对于酸和碱的核心概念模棱两可,对于酸和碱的性质掌握不够全
- 2 -
面,检测酸碱性的方法不准确。这对于初中酸碱盐核心知识的学习有一定障碍。况且酸和碱核心概念和性质对对于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这部分的教学研究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土壤酸碱性与pH值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2、掌握溶液酸碱性定性定量的测定方法; 3、运用酸碱性检测方法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酸碱性、pH值和植物生长的资料,学会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准确表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运用溶液酸碱性检测方法,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3、学生通过实验检测溶液和土壤样品的酸碱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酸碱性的认识到实验测定,使学生感知由理论到实践认识问题的过程;
2、由溶液和土壤酸碱性测定的方法差异,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混合物固液分离的思想;
3、由检验土壤酸碱性过程,学生遇到不同实验结果,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感受从定性到定量、控制变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运用土壤酸碱性与pH值和植物生长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溶液酸碱性检测方法测定土壤的酸碱性。 难点:
1、通过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实验操作建立分离固液混合思想; 2、通过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实验分析理解控制变量思想的意义。
单元教学设计改进
- 3 -
本节教学过程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出主题】
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每天食用,有益健康。大家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你知道它们都生长在什么地方?
环节一:认识土壤的酸碱性 【问题1】北方和南方的水果有很大差异。这些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问题2】什么是酸碱性?联系学过的知识,怎么表示酸碱性?
倾听、思考、参与问题互动。
简洁带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答1】:温度、水分、阳光、化学肥料、酸碱性┅┅条件不同
通过图像规律,得出结论。
- 4 -
【问题3】对照关系图,你能猜想一下适合植物生长的酸碱性吗?
下面我们来看豆芽生长的过程,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在pH=6-8的范围内,豆芽一定是在中性最好吗?我们对照图像获得什么信息? 【问题4】大家根据
表格中资料地区pH值数据,在地图上标出酸碱性?
【过渡】我国土壤地理分布呈现南酸北碱、沿海偏酸、内陆偏碱的规律。
【问题5】我们再来对照资料植物pH值数据,将植物根据酸碱性分类。(喜酸植物、喜碱植物)
新疆地广景美,是我国战略重点扶持的自治区。适合新疆的是哪类植物? 适合四川的有哪些植物? 【过渡】可见选择适合生长植物,不仅要考虑酸碱性,更应该关注酸碱度数值。 【问题6】这些植物中,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照它的pH值数据,在地图上找到哪里是它的主产区?
【回答2】
【回答3】中性
酸碱性太强,不利于植物生长。
植物不同,适合的酸碱性不同。
【回答4】 【回答5】 植物种类 适宜pH值
土豆
4.8-5.4 凤梨
3.9-4.3 大枣
5.5-8.5 橙子
5-7 沙棘
7.2-8.5 小麦
6-7
新疆:碱性植物。
四川:酸性植物,凤梨不包括,超出了pH值范围。
【问题6】北京、山东省。
我们可以其他地区,检测酸碱性,寻找适合生长环境。利用广大可开发的资源,意义更大。
通过酸碱性、pH数值和地区、种植植物的影响,建立知识关联。
分析数据表格,总结规律;
通过pH数值,应用酸碱性的关联,解决不同地区和种植植物的实际问题。。 通过新疆适合生长植物选择,增强爱国意识
- 5 -
对照粮食作物主产区图,可以看出小麦生长在华北平原,在全国占地面积较小,要想满足我们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除了进口粮食,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通过小麦主产区分析,进行国情教育。
环节二:土壤酸碱性的检验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完成检测酸碱性实验。
我们先从学过的知识入手,回顾如何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问题1】溶液的酸碱性测量常用哪些方法?
【过渡】下面我们就分组完成溶液酸碱性检验。 【问题2】大家对照现场实验操作视频,说一说实验的问题?如何改进?
【讲授】掌握了溶液酸碱性检验方法,下面就检验烧杯里的土壤样品,大家先尝试用刚才的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用品进行检验,实验完毕后,请各组代表汇报。(开放性活动) 【问题3】为什么指示剂和试纸都没能测出土壤?
【讲授】这就需要我们从本质上认识酸和碱。酸碱电离理论: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所以宏观上酸和酸性溶液,实际上在微观上是H+的缘故。碱性是因为OH-的缘故。正是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所以不同的酸和碱可以有相同的
学生活动1:溶液酸碱性检验
【回答1】 溶液酸碱性检验:常用石蕊、酚酞指示剂、pH试纸。 【回答2】定性测量两份未知液,分别滴加指示剂;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不能润湿。试纸用镊子夹取。
学生活动2:土壤酸碱性检验 方案一: 直接用指示剂、试纸检验土壤的酸碱性 【回答3】无法测量固体、土壤中成分干扰、没有酸和碱成分┅┅
方案二: 将土壤和水混合,测上层浑浊液。 【回答4】有色素杂质干扰。
方案三:
分组实验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运用梳理的知识不能解决问
题,形成矛盾冲突,引出对下一内容的求知欲。
通过溶液酸碱性
检验实验,掌握酸碱性检验的常规方法。
通过问题矛盾冲突,引发思考, 形成由现象到本质认识概念的方法。
分组实验定性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性。
- 6 -
化学通性。 【问题4】用指示剂和试纸测浑浊液为什么效果不好? 【问题5】如何清晰测出土壤提取液的酸碱性?
溶解过滤,检测滤液的酸碱性。
【回答5】先溶解过滤,检测滤液的酸碱性。
学生:用电子pH计,测土壤的酸碱度。 阅读课外资料,了解电位法测定。 电位法测定时,直接插入测试点土内,金属板面必须全部入土,约10分钟所得的才是正确值。土壤的密度、湿度和肥份过多都可能影响测定值,故必须在不同的位置测定数次,以求平均值。
分组实验定量测定土壤样品的酸碱性。
由定性到定量理解实验原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总结提升】
【问题1】回顾刚才的实验,对于固体物质酸碱性检测时,需要注意什么? 【问题2】不同的小组在测量上为什么有一定差异?应如何减小误差? 【讲授】
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农业还用电位法测定,不用将土壤溶解,直接取点测量,更加简单准确。 【课后作业】
以家里或校园的植物土壤为样本,检测土壤的酸碱性,进行实验记录,查阅选取的植物样本生长条件,判断该土壤酸碱性是否适合植物的生长? 【回答1】先将固体中可溶的酸碱物质溶解,过滤分离,再运用液体酸碱性检测的方法进行迁移,进行测定。
【回答2】影响实验有多种变量,用控制变量,其他条件不变时,有单一变量。即便是用电子设备测量,也需要有变量思想。
土壤pH测定的方法大致可分为电位法和比色法两大类。的确,试纸定量方法很普遍。为了数据更加准确,我们还可以采用电子pH计,可以测出小数值。
让我们跳出课本,走出课堂,着眼社会,关注农业发展。
运用多媒体视频,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测定土壤酸碱性的方法。
通过问题思考,梳理实验分离思想和控制变量意识。
课后拓展,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 7 -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看,创新整合后分为三节完成教学内容。第一节讲授浓盐酸和浓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固体的特性,酸和碱的性质梳理;第二节整合创新,从酸和碱的性质复习入手,进一步理解酸和碱的概念内涵,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检测未知土壤样品酸碱性;第三节实践应用,运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改良土壤。
从学科价值角度看,本节课在前面的基础上,从本质认识物质性质不同的原因。充分理解结构决定性质。对学生认识物质性质从知识上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看问题。从能力上是由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培养学科素养。
从社会价值角度看,本着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应用学习酸和碱的性质,对学生的认知和迁移应用能力也有重要的发展。
经过反思,计划从以下进行改进:1、环节一设计一个大的情境素材,给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时间,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2、土壤酸碱性测定实验完成后,学生的汇报可以再精细化,问题源于学生,由出现问题学生分析原因,其他同学补充自己的实验操作,提出解决方案,逐渐丰富完善。教师在其中依据学生的回答,提炼总结,使课堂更丰满。
专家点评
区教研员:
从这节课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还悄悄的复习了测量酸碱性的多种实验方法,学生分组实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实验规范性,所有的那么自然,那么润物细无声。化学水果的生长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关,土壤酸碱性该如何确定,建议能够测量校园不同地区土壤的酸碱性,再结合其他知识探讨每个区域现在种植的植物是否适宜。 特级教师:
本节课设计非常流畅,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了的微信的视频功能进行学生动手能力的分享,很好的举措。老师让自己对学生的评价鼓励成为了一种习惯,值得点赞, 市级骨干教师:
老师语言基本功很好,也想办法利用各种资源来丰富课堂,如全国地图土壤酸碱性分布,水果分布,水机拍摄实时反馈值得学习。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