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酸和碱,家庭污垢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京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1单元酸和碱《家庭污垢大作战》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教学设计
学 校 中关村中学 学 科
化学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北京版2011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酸和碱
家庭污垢大清扫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酸碱《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时要认识酸、碱在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通过对除水垢、除铁锈等真实问题的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反复应用酸碱的性质;同时培养学生对与真实问题与化学问题的转化,以及真实问题的复杂环境中,对于核心物质性质的应用。
在思维方面,通过除铁锈的真实问题,培养学生构建、完善除杂问题,并在后续的除水垢问题中进行巩固和应用。 2.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刚刚结束酸碱的新授课学习,对于常见的酸、碱的性质虽有记忆,但尚未熟练,且不能准确与其应用相关联
(2)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对于反应的理解不够深入,故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存在障碍 3.学习目标设计
(1) 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设计了除水垢的探究,应用性质和转化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从化学视角分析材料问题的角度(框架)和思路——能够将除锈问题转化成化学问题、聚焦物质性质及转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 通过对除铁锈物质种类的探究,运用控制变量思想,再次利用性质和转化关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对多因素的寻找以及变量控制的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化学知识、感悟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3) 通过除铁锈、除水垢、除油污的过程探讨,赞赏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帮助及社会发展的
重大贡献(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 引导学生寻找除水垢问题背后的化学问题,进一步理解酸和碱的性质。 (2) 建立化学反应条件的认识角度,形成运用变量控制调控化学反应的意识。 学习难点:
帮助学生形成问题解决思路:从真实、复杂的“除杂”问题中抽取出化学认识对象——物质及其变化,用化学的认识角度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化学问题,用化学认识思路和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 5.学习评价设计
(1) 前测探查已有认识,确定教学起点,形成基本教学思路
前测探查到学生对于酸和碱的知识形成过程不够扎实,对它们的性质认识不是很清晰,在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时出现了困难。一种类型是,学生对酸的性质认识不全,认为水垢碳酸钙是酸,因此选用碱除去水垢。另一种类型是,学生能够记住酸的性质,但尚不具备熟练应用的能力,应该在于认知的发展中提升能力。
(2) 学生自主纠偏,促进认识发展,在活动中与学生互动,评价与追问相融合
(3) 在知识应用的过程提升能力。通过除水垢环节的设计,促进对除铁锈环节反应条件的控制分析,提升分析和解决更加复杂的化学问题(疏通管道)能力。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习活动
环节一:除家中玻璃上水垢
问题1:如何去除家中玻璃上的水垢?
问题2:选用稀硫酸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关注生成物的性质。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验证。
在教师的提示下,将真实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讨论除水垢的物品,把选择的物品和选择的理由写在学案上。
学生汇报:联想到碳酸钙可以和盐酸反应,
选择稀盐酸。水垢中有氢氧化镁,也可以和盐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汇报:选择稀硫酸,因为它也是酸。
【小结】我们分析真实问题时,先要找准物质的组成,比如我们确定水垢的主要成分,再考虑通过化学反应除去,选反应要依据物质的性质。而且不仅要关注反应物的性质,还要关注生成物的性质。之后,还要考虑一些实际因素。 问题3:生活中盐酸不容易获取到,怎么办?
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中的复杂环境,综合考虑实际情况
问题4:真的能成功么?预测用酸除水垢的现象是什么? 播放去水垢的视频。
在除水垢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水垢的成分,它可能发生的反应,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后实验: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更难除去。
学生汇报:选择柠檬酸,可乐,醋等,因
为它也是酸。
有气泡产生,水垢消失。
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水垢消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真实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并在思考化学问题的同时,考虑真实问题中的复杂情景,思考理论与实际的差异,关注反应条件,建立解决除杂问题的模型。
环节二:家中除铁锈的探究
问题1:如何铁制管道生锈了,怎样除锈?
能否找到一种物质,只与氧化铁反应,而不与铁反应?
思考铁锈成分→性质→寻找家中能与之反应的试剂
把选择的物质,处理方法填写在学案上。 学生汇报:选择盐酸、白醋、可乐、柠檬汁等浸泡,处理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一氧化碳高温与氧化铁反应,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但是,一氧化碳有毒,使用起来危险,而且反应条件是高温,不容易操作。
问题2:如何选择核心物质的性质? 在除杂质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条件是否容易达到等。 问题3:设计实验,寻找除锈效果最好的物质?
提醒:注意控制反应的条件,时间,用量,浓度等,可能会影响到实际处理的效果。 学生小组讨论:结合除水垢、铁锈,总
结除杂思路与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考虑设计实验中具备控制变量意识。
注意使用酸的浓度,浸泡的时间等,最后要用清水冲洗干净,以防残留的酸腐蚀铁管。
设计意图
通过对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通过物质变化,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可以透过现象分析本质,也可以由本质原理来预测、推理结果和现象。巩固环节一中建立的除杂模型,感受反应条件、调控反应速率等问题,逐步熟悉、完善除杂模型 环节三: 疏通下水管道
问题1:下水管道堵塞用洁厕灵能除干净吗?
教材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用途截图:氢氧化钠是一种碱,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和油脂反应。 管道通的成分,使用方法介绍。 阅读资料:导致管道堵塞的原因。堵塞管道的物质有油污 ,头发,菜叶等。
根据成分表,推测碱性物质可以与油污反应但不与金属反应 设计意图
通过对新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再一次应用上述建立的除杂模型,并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物质,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控反应,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环节四:总结提升
小结:真实问题如何转化成化学问题; 物质除杂的一般思路。 作业布置:结合课上内容,做家庭清扫小专家。
方法提升,显化研究思路。 实践知识,提升学科素养。
设计意图
将本单元的思路方法进行显化,引导学生理解、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作业的形式,强化酸、碱的知识并进行应用。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本课以“家庭污垢”为研究对象,运用九年级化学第11单元所学习关于酸碱的性质,去除家庭中的水垢、铁锈和油污等污垢,贴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不同酸性物质除锈效果,激发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锻炼学生寻找变量,控制变量的意识。课后通过家庭实践,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及热爱生活,感恩父母的意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