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干燥剂
所属栏目:初中化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化学复习课——干燥剂的那些事-北京市 - 顺义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余文森教授提出:学校和教师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升到奠基学生能力基础、关乎学生人生长远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积极倡导原生态的教学(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面对原生态的问题情境和文本本身,从而有更多自己原生态的思维介入。要积极倡导有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使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能力实现同步发展的必经之路。深度教学是指“超越表层的符号教学,由符号教学走向逻辑教学和意义教学的统一”。指向深度学习的化学教学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基于理解进行知识建构,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干燥剂”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物质,学生经常在各种包装中见到它,这是生活中面临的一个真实的情境。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的一节复习课,是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只将重点落在生石灰干燥剂成分的探究上,而忽略了学生真正关心的问题。
本节课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关于干燥剂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们都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我将学生关心的问题汇总,和学生一起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重新组合,确定了3个问题,我对三个问题进行设计,确定好了每个问题重点研究的主体:
研究的问题
形成的思路、方法
1. 干燥剂的种类、性质、用途的研究 研究陌生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 探究干燥剂的吸水能力 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 3. 讨论如何选择干燥剂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打破学生原有的化学知识系统和思维定势,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的形式达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更为复杂的认知结构。本节课通过对“干燥剂”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2
问题的深度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观念建构,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经完成对初中化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但还未经过复习,知识掌握不熟练、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
(2)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已经基本了解食品变质与微生物有关,可以解释干燥剂的作用; (3)学生已经具备了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了一定的物质分析思路,但还没有条理化、系统化、 完整化;
(4)本班学生不善于表达,思维发散度不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干燥剂种类、性质的分析,复习常见物质氧化钙、铁、酸、碱、盐的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干燥剂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取标签获取信息的意识,通过讨论形成研究陌生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建立化学科学思维方式。
1.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和结论分析,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实验思想;
2. 通过对干燥剂的选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熟悉又陌生的“干燥剂”的细致的研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使用物质的能力,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研究陌生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探究干燥剂的吸水能力中控制变量思想的运用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3
教学流程示意图
研究的问题 形成的思路、方法
干燥剂的种类、性质、用途的研究
读取包装信息,形成正确认识物质、使用物质的能力,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研究陌生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确主要成分→判断物质类别→利用所学同类别物质的性质推理物质性质→实验验证(证据) 跨学科(生物)认识干燥剂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探究干燥剂的吸水能力
设计实验探究干燥剂的吸水能力——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实验思想
实验的反思——能结合实验药品、器材、环境等因素反思实验,发展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
讨论如何选择干燥剂
根据上述认识及实际需要分析选择适合的干燥
剂需要考虑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4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为主的活动
学生为主的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真 实情境,进入探 究主题
【图片】学生提出的关于干燥剂想研究
的问题汇总
【讲述】在寒假前我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去研究干燥剂,你想研究哪些问题?这是我和一些同学对大家
提出的问题的分类汇总,我们发现大家提出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大家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
观察
聆听
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入,进入到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环节二 研究 干燥剂 种类、 性质、 用途
【图片】学生收集到的各种干燥剂
【提问】大家找到的干燥剂的种类很多,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做干燥剂吗?
【追问】大家找到的这些干燥剂会不会是这些成分呢?
【提问】这些干燥剂到底是什么成分呢?我们怎么能知道?
【提问】包装袋上可能会有哪些信息?
【活动1】识别包装信息,将获取到的信息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
【提问】你能对石灰干燥剂的注意事项做出解释吗?
举例说出各种干燥剂 (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思考、回答
(不会是浓硫酸、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且浓硫酸为液体) 回答
(读取包装袋上的信息)
思考、回答 (成分、注意事项)
(石灰干燥剂——生石灰 SILICAGEL——硅胶 DESICCANT——干燥剂 脱氧保鲜剂——铁粉)
回答 (依据生石灰的性质回答)
复习常见物质氧化钙、铁、酸、碱、盐的性质
培养学生读取标签获取信息的意识,并认识包装上的信息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使用物质的能力,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5
【讲述】矿物干燥剂的成分描述的不清楚,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它又叫蒙脱石干燥剂:蒙脱石是一种硅铝酸盐)
【提问】对中间两种干燥剂中的物质我们没学过,是不是我们就不知道它们的任何性质呢?
【图片】硅胶干燥剂
【讲述】对于陌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观察初步确定某些物理性质,依据用途对它的某些性质进行推理。
【活动2】该如何研究陌生成分的化学性质呢?以蒙脱石为例该如何研究陌生物质硅铝酸盐有哪些性质?
【总结】研究生活中陌生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确主要成分→判断物质类别→利用所学同类别物质的性质推理物质性质→实验验证(证据)
【讲述】这些物质能用于做“干燥剂”,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们的作用完全相同吗?
【追问】食物霉变与哪些因素有关?
放入干燥剂的目的是什么?
吸氧剂的作用是什么呢?
【补充】有些食物中若含有大量油脂或维生素,这些物质易被氧气氧化,一般这样的食品中会放双吸剂,象月饼、瓜子等)
了解
思考、回答
(可以通过观察得出某些物理性质—透明或乳白色粒状固体
依据用途判断其无毒)
思考、讨论、回答 (硅铝酸盐为盐类物质,依据学习过的盐的性质进行研究。与酸、碱、盐或金属的反应)
理解
回答 (防止食品霉变; 不同,干燥剂只吸水、吸氧剂既吸水又吸氧气) 思考、回答
(食物中的微生物吸收水分而大量繁殖,使蛋白质分解;
食物本身会被氧化而变质) 吸水,减缓微生物繁殖) 思考、回答、交流 了解
复习学酸、碱、盐、氧化物的相关性质进行判断 通过讨论形成研究陌生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建立化学科学思维方式。
结合生物知识,仔细思考干燥剂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6
环节三 探究 干燥剂 的吸水 能力
【讲授】大家关心的第二个大问题就是关于干燥剂的吸水能力的问题。 【提问】该怎么研究不同干燥剂的吸水能力强弱呢?
【活动3】讨论:你会从哪些角度衡量干燥剂的吸水能力?选择干燥剂设计
实验探究不同干燥剂的吸水能力强弱。
【交流】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在质疑中进行实验改进
关注:干燥剂的选择,颗粒大小的控制问题
【演示实验】测定氧化钙、NaOH的吸水效率
【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造成误差的问题
分组讨论 (吸水的速率或
相同质量吸水的多少) (1.取相同质量、表面积的不同干燥剂称量质量,放在同样潮湿度的密闭体系内,
同时放入同时取出,再称量质量,比较吸水前后质量变化
2. 取同样质量的不同种干燥剂称量质量,放在同样潮湿度的密闭体系内,每隔一段时间取出称量,比较哪种质量先不改变)
反思、改进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和结论分析,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实验思想;
通过对实验的反思,发展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
环节四 讨论 如何 选择 干燥剂
【提问】是不是吸水速率快的干燥剂就
是好的干燥剂,选择干燥剂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追问】干燥剂制成什么样会提高吸水效率呢?
思考、回答
(1.是否有害(本身、产物;2. 食品特点3. 吸水效率和吸水量4.干燥剂的用量 5.成本 思考、回答
(粉末状支撑多孔结构以增大接触面积) 通过对干燥剂的选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的科学素养
环节五 小结
【小结】今天通过对干燥剂问题的深入探讨,知道了研究陌生物质的一般思路
和方法,深刻体会了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作用;初步体会了实际应用中选择物质的角度,希望大家能够用科学的视角去看、了解身边的物质。
聆听
总结提升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7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课堂学习活动主要依赖于学生个人的的投入,因此把学生的行为表现作为评价的焦点。课前,根据学生是否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有研究的价值,搜集素材是否积极等表现评价;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通过教师的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述以及实验简单设计过程进行量化评价。
评价量规
评价要点 评价的要求和标准 好(6分) 比较好(4分)
一般(2分)
课 前 工 作 思考提问 认真思考,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提出问题的价值
搜集素材 发现生活中的干燥剂 进行初步观察了解
课 堂 表 现
学习态度 小组讨论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
认真听讲并完成学案 参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 思考问题严谨求实的态度
知识理解 说出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 问题回答的正确情况 是否积极进行归纳总结 实验方案设计的合理性 实验反思的视角开阔性
知识应用 能够应用所总结的规律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 探究问题由学生提出,师生一起规划
本节课与以往不同,不是由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而是课前由学生提出自己关于干燥剂最关心的问题,再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将这些汇总上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分类,提炼出来大家共同关心的这三个问题,在课上大家一起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和方法一起进行研究的过程。在这
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8
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认识物质的方法,学会从科学的视角了解身边的物质。 2.教学过程关注形成方法和意识
本节课,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问题引领,由学生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提供资料或进行点播。过程中,关注学生形成观察包装袋信息的意识、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案设计的角度和严谨性、实验后的反思意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深度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本节课通过对“干燥剂”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