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统编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重庆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统编本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习作习作-写日记-重庆市梁平区
在阅读中学日记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日记是一种表达文体,应表达需要而产生的。着眼需要去学表达,能让学习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因此日记不能当成静态的知识来呈现,而应该从策略性知识的引领中去提高兴趣,从程序性知识中去养成书面表达的习惯。纵观我们的教学实践,总是遵从一个单元结束才走进语文园地,才进行习作教学这种单线教学的思维惯势,如何真正落实统编教材中的“双线并行”、“单元整合”的新教材理念,充分利用语文书人手一册的教学资源,把本单元课文改变成一篇篇日记来读,加深学生对日记这种文体的认识,竭力把语文教材变成学生的学习经历,加强学习些日记的过程新指导,让语文表达与阅读相伴相生,让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发生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学情了解: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开始初步地进行日记的书写了,学生对日记的基本格式有所了解,对日记的内容有感知,所有日记概念是零星的,散乱的,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对以前的认识进行梳理,在梳理中让认识有所提升。如:日记的好处,日记还可以写什么。
教材解读: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4篇课文内容都指向“秋景”。这是阅读内容。结合本单元的“日记”这种表达方式的学习。写日记是学观察,写日记是学积累,写日记是学表达。而对景物的描写是三年级孩子的难点。如果我们把课文变成一片片日记,从日记的视角去读单元文章后,我们发现语文要素统整起来了,不再是碎片化的呈现。
例文教学构想:《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现代文,作者张秋生用散文的笔触描写了上学路上发现的那条水泥道的美,文字之中洋溢着作者的喜爱之情。结合单元表达要求:学写日记。用日记的文本眼光去解读,去发现语文要素——学观察,悟表达。
1.留心观察,学发现——第一,熟视无睹的事物,我们发现了意义,这是留心;第二,观察点小——水泥道,让观察聚焦,让观察细致。这两点与本册安排的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学观察”,也联系起来了。)
2.表达要素,学记录——日记就是人们一天的记录,记录什么?怎样记录?是初学者的困惑。而本课较好地做了示范:选择一件事情来记录,本课主要是记录看到的,文章末尾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自己的感受。
《秋天的雨》则是记录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听听,秋的声音》侧重从听的角度尝试记录看到的秋景。三篇课文观察点非常清楚。非诚适合用日记这种文体去尝试着阅读。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小雨靴等词语。
2.会发现自己难懂的词语,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随文学习“明朗”、“凌乱”、“熨帖”,用多种方法理解词意。
3.会用抓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读出课文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词语,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会读“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小雨靴等词语,读准随文学习的“熨帖”,会发现自己难懂的词语,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
2.发现新鲜词语,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抓关键字理解、分合理解,抓构词特点(相近字组成的词)、查字典……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写日记的好处,对写日记有兴趣。 2.从日记例文中,掌握日记基本格式。
3. 尝试用“日记”的文体意识感知日记内容,感知日记正文的表达特点。 课前交流:
猜朋友:不会说,只会听;是你忠诚的记录员,为你永远保守秘密。(日记) 当身边没有朋友时,我们可以用日记来倾述。 教学过程:
一、聊老师写日记的经历,了解日记的好处
同学们,你们写过日记吗?
(交流中了解学生对日记这类文体知多少,做到“知己知彼,顺学而导,百学不厌”) 生交流。出示单元习作“写日记”中的日记范例,了解日记格式。 了解日记格式要素:
时间和天气:开头第一行的正中:日期,星期,天气 正文:开头空两格。
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有趣的事,喜欢的动物、植物、 二、改写课文文体,强化日记格式三要素
1.如果老师说《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从作者张秋生的日记中选出来的,你同意吗? 预设:不同意,因为没有日期,没有写天气。 2.如何把这篇课文变成日记 ?你有什么建议?
日期写什么时候?发现课文季节特点 的句子读读。题目里有季节“金色巴掌”, 第一自然段里有季节(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3.为课文添加上日记的格式。日期就写上课这天的日期和星期。 4.正文和平时的习作一样,每个自然段开头要空两格。
三、日记可以写什么——读题目 1.默读课文:日记可以写什么?
一读题目发现日记的内容:抓住课文题目关键信息——水泥道、梧桐树叶,发现日记可以写一个地方或者说一处景。
日记需不需要题目,没有特别规定。可以有题目。如果要写题目可以写在日期的下一行。 二读课文发现日记内容:课文的哪些段落是写的水泥道,请在段落的前面打上“√”。 围绕“水泥道”寻找相关段落,这一教学行为体现两个学习点:读一个自然段发现段落要围绕一个意思来表达,同时体验观察要围绕观察点展开。
三交流发现表达特点。学生在交流一个段落是不是在描写“水泥道”中体会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描写方法。同时感知日记要把看到的有重点记录下来。
预设:学生可能选掉的段落:4、5、8自然段。特别是8自然段,很多学生都认为不是写水泥道的段落。于是展开研读。
1. 为什么不是描写“水泥道”的段落?
研读部分学生错选段落,如4、5自然段,学生自读课文寻找判断的理由,交流中学会发现
2. 研读学生认为是描写水泥道的段落。感受表达特点。
比喻句:第6自然段中的“地毯”是指什么?朗读中体会水泥道的图案美、水泥道的长。 转关键词——“凌乱”体会不规则美。发现观察角度与平时习惯的不同,会发现不一样的美。 3. 研读大部分学生选错的段落;课文第8自然段。
这一段在写什么?(小雨靴)为什么要写?指导学生寻找心情的词语,发现这一段还是在写水泥道,通过写作者走在水泥道上的心情来表达水泥道有趣。感悟日记要写看到的,听到的,还要写想到的,如作者的心情等。也就是要有感受。
四、读整篇文章,感知日记怎么写——读全文 一引读描写水泥道的段落,
了解主要内容:作者主要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上雨后的美景。发现日记的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并不是把看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二读课前三段和课后三段,发现日记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的情感……
第二课时目标:
重点研读正文,体会有重点,有感受记录的表达特点。 阅读链接。体会正文有重点表达的特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