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小青蛙找家
所属栏目:小学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音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小青蛙找家-北京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人音课标版一年级上册第4课小青蛙找家-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丰台分校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音乐游戏进行歌曲《小青蛙找家》中识读乐谱的学习,设置教学情境,编创具有一定情趣的节奏组合,在音乐情景剧中表现小青蛙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音乐课程标准》里“表现”领域中的“演唱”为核心,依据北京市对唱歌教学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唱准
唱好
会唱歌曲。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
动、模仿力强的学段特点。在教学中,结合“表现”领域中的“识读乐谱”及“综合性艺术表演”充分体会歌曲的内涵,采用图片、歌、肢体、模仿、游戏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将学生已掌握的节奏组合练习与歌曲的学习巧妙地结合,创编音乐情景剧,在音乐氛围中塑造小青蛙的形象。
二、 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 音乐风格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 2. 课题分析
《小青蛙找家》中的小青蛙,其形象活泼、可爱 “找家”富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课题明了,开门见山,符合该学段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3.音乐表现要素分析
歌曲《小青蛙找家》为C调,宫五声调式。音域为小字一组c1
—a1
,节奏简单,音乐情绪欢快活泼。歌曲为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前奏的四个小节运用了四度大跳音程,旋律跳跃,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
第一乐句由两个分句组成,描写了小青蛙找不到家时那种孤立无助的形象。
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为节奏乐句,出现两种节奏型 和
出现了
八小节的“跳跳”、“呱呱”的独白,逐渐密集的节奏模仿,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
第四乐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喜悦心情。
(二)相关内容分析
一年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初步认识了声音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适合学生的特点,设置一定的情境,以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平台,把青蛙的叫声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
1.节奏组合
根据歌曲的题材与节奏素材,创编以下节奏组合: (1)节奏组合一:
(2)节奏组合二:
(3)节奏组合三:
节奏组合练习作为音乐情景剧中表现小青蛙嬉戏的场景。 2.打击乐器
蛙鸣筒:由一节毛竹或木头制成的,刻有一道道楞子的筒状乐器。通过另一木制小棒刮、擦筒身而发音。其音色类似于青蛙的呜叫声,音色接近于木鱼类乐器。
3.音效
本课截取大自然音乐中银色山岗《蛙鸣》和《乡间晚风》纯音乐片段作为情景剧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情况分析
授课对象:一年级1班。
授课班级学生特点:本班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有一定的表演欲,有一定的识谱能力,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环节吸引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
1. 学生的行为、心理特点
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好动、模仿力强、形体灵巧,比较适合采用多感官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学生喜欢在富有趣味的音乐活动中进行歌曲的学习。 2.学生演唱能力分析
(1)音域:一年级学生的音域在中央c到高音do之间,本首歌曲的音域在do到la之间,适合学生演唱。
(2)识谱: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和时值。初步识读简单的C调的do re mi sol la五个音的唱名与音高。
(3)发声: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自然发声,但是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声音,出现喊唱的现象,声音比较散,还需要教师在课上提示,做到发音位置统一,自然声音歌唱。
(4)音乐知识:已经掌握了音的强弱、音的长短和音的高低,并能在歌唱中进行表现。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通过音乐小游戏进行歌曲乐谱的识读。
2.设置有趣的音乐情境,进行趣味的节奏的组合练习,把节奏与歌曲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表现歌曲。 (四)技术准备
1.用sibelius7打谱软件制作歌谱、编辑音频; 2.用Gold wave软件制作音效并编辑声音文件。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
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五线谱,能识读C调的do re mi sol la五个音。
问题:歌曲中八小节的乐谱识读(实际只有七个小节)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对策:本节课通过“小青蛙找家”的听音游戏解决识谱问题。 游戏一:第一乐句以两小节为单位聆听最后一个音并进行演唱。
游戏二:第四乐句以四小节为单位聆听乐谱中缺少的两个音,并进行乐谱视唱。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塑造小青蛙的可爱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采用音乐听音游戏,感知音的高低,进行识读歌曲的曲谱。 2.设置音乐情境,进行节奏组合练习,解决歌曲中的节奏。
3.创编音乐情景剧,把歌曲学习与所学节奏组合有机地结合,学生感受体验小青蛙可爱的形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识读歌曲乐谱。
2.能用轻快、跳跃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歌曲曲谱的演唱。 五、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节奏练习
【阶段目标:解决歌曲中的节奏以及为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1.情境导入
播放美丽的风景画面并播放蛙鸣音乐,学生倾听。 提问:音乐中谁在唱歌?它的歌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反馈并模仿青蛙各种各样的叫声。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青蛙的叫声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2.节奏练习 (1)基本节奏练习
①出示青蛙妈妈、青蛙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叫声,引导学生按节奏模仿它们的叫声:
② 在老师指挥下学生分为三个声部逐次进入进行青蛙的“家庭合唱”。
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第二、三声部进来时,第一声部容易停,而且声音的音量较大。 解决办法:
教师控制各声部的音量,强调自己声部发出的声音音量不要过大,同时要注意倾听其它声部的声音,同时提示学生看老师的指挥。
(2)节奏组合练习(一)
学生按照此节奏模仿青蛙各种游戏的叫声,并反复练习。 (3) 节奏组合(二)
学生分为两个声部分声部按照节奏读; 指导学生按不同力度读。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的节奏组合练习,体验不同节奏型带来的不同感受。】 2.聆听歌曲
播放歌曲范唱《小青蛙找家》。【设计意图:通过趣味的节奏组合练习,体验不同节奏型带来的不同感受;对歌曲的聆听,使学生完整地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境,设置悬念。】 (三)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音乐听音游戏,识读乐谱,并正确地演唱歌曲。】 1. 引导学生观看谱例,看一看一共有几只小青蛙找不到家?观察do mi sol三个小音符的位
置,聆听三个小音符的音高,进行“小青蛙找家”听音游戏:
(1)播放音频,聆听一二小节旋律: ①学生选择所听到的缺少的音,再听旋律。
②学生听辨后判断,是否正确,并随音频完整演唱一二小节的正确旋律。 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听音选择会出现偏差,不一定听一遍后就能准确滴判断。 解决办法:
教师可提示学生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听音。
(2)播放音频,聆听三四小节旋律,学生听辨、判断、选择正确的音,并演唱正确的旋律。 (3)播放最后一个乐句旋律音频,学生聆听:
①教师提示:这两个小青蛙的家是不是同一家?它的家到底在哪儿? ②播放旋律音频学生听辨,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判断。 ③演唱正确的旋律。
2.老师弹琴,学生随琴演唱两个乐句的旋律: 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谱例,提示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②老师弹琴学生演唱旋律。 可能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演唱歌谱时容易忽视四分休止符。 解决办法:
教师提示,并运用对比聆听的方式正确地演唱。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置趣味的情境,通过不同的层次进行聆听、听辨、判断、对比和选择等递进方式,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3.学习歌曲歌词
(1)提示歌曲独白部分,引导学生:小青蛙找不到家的时候,着急得又跳又叫,让我们共同体验一下他们那种焦急的心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观察谱例,设置情境,运用学过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体验青蛙找家时的焦急心情。】 (2)播放《小青蛙找家》范唱,学生聆听。
(3)引导学生观察谱例讲解:本歌曲是一首说唱结合的一首歌曲。观察谱例发现,刚才我们演唱的旋律就是本歌曲的旋律演唱部分,小青蛙找家时的心情用说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让我们共同随琴演唱一遍歌曲。 4.完整随录音范唱演唱本歌曲
(1)提示:休止符处运用了小青蛙的叫声,体验了小青蛙找家之前和小青蛙找到家之后的不同心情。引导学生体验三处“呱”的不同演唱。 (2)跟随录音范唱演唱。 5.歌曲处理
(1)引导学生把小青蛙跳跃的轻巧和叫声的清脆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2)利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青蛙的可爱的形象。 (3)变换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4)利用打击乐器——蛙鸣筒为歌曲伴奏。 ①教师介绍打击乐器——蛙鸣筒:
②学生实践演奏方法,并指导学生利用蛙鸣筒模仿:小青蛙大声歌唱,小声歌唱,小青蛙跳到密林深处。
③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曲,三名学生利用蛙鸣筒进行伴奏。
【设计意图:结合歌曲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跳跃轻巧的声音演唱、变换演唱形式、肢体表演及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方式,演唱歌曲。】 (四)歌曲创编
【阶段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以歌曲为依托,创编小青蛙出发玩耍的歌曲,为情景剧做铺垫。】
1. 导入: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出发之前做些什么吗?能根据小青蛙找家的歌曲旋律,创编
一首小青蛙出发之前的歌曲吗?
2.分两部分引导:几只小青蛙去做什么?怎么样?(准备去玩耍,小青蛙要出发) 3.集体演唱创编歌曲。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想象,创编歌曲并演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情景剧创编
【阶段目标:根据教学内容,以歌曲为依托,以情境做铺垫,利用形象的节奏练习,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进行不同节奏的体验与感受。】 1. 讲解情景剧的情节:
2.请小朋友们根据故事情景为情景剧起个名字。(快乐的一天)3.情景剧展示。
【设计意图:根据故事内容,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情节,使之具有趣味性。】 课堂小结
【阶段目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抒发不同的情感。】
启发谈感受: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郊外旅游,和小青蛙们一起进行游戏,帮助可爱的小青蛙找到了家,和小青蛙共同度过了快乐的时刻,小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守护神,我们要怎样做呢?(我们要保护小青蛙,成为它们最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小结本节课的内容,请学生谈感受,并为学生的发展提出希望。】 七.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体验音乐活动。
(二)教学中,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个人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
(三)通过音乐游戏,将音乐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进行听辨,引导学生识读乐谱,检测学习效果。
八.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整合单元内容,解决时间矛盾:
《小青蛙找家》这首歌曲,短小易会,因此,一节课四十多分钟,学生基本20分钟之内就能够学会,并能够自然的演唱。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节奏的组合练习,创编情景剧。第四单元的内容巩固前几个单元的音乐知识,学生初步认识了音的高低、音的强弱和音的长短,但是只是了解表面的一些皮毛,做到真正的体验,还需要大量的聆听与体验、感受。学生在同一种意境中体验不同的音乐感受。这样,把节奏练习补充到课堂当中,来弥补对学习短小歌曲的时间上的空白。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不久,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师通过进行前认知整合,让40分钟的课堂,发挥最大的功效。 (二)充分运用学生认知,挖掘体验价值:
本年龄段的学生掌握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基本知道其长短,但是缺乏实践的体验。因此,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编创不同节奏型的组合,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不同的节奏型所带给不同的感受。本歌曲《小青蛙找家》为说唱结合的一首歌曲,其中的二、三乐句就是运用了不同的节奏型,体现了小青蛙的形象。本节课,结合歌曲的特点,设计音乐游戏,层层递进地在音乐游戏中识读乐谱,变枯燥的歌谱学习为趣味的“小音符找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学会了歌曲的演唱,
又使课堂富有吸引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