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朱子语类
所属栏目:高中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朱子语类〉三则》湖南省 - 邵阳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朱子语类〉三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朱熹与《朱子语类》;疏通课文大意,梳理文言知识,把握三
则短文之间的基本观点与逻辑关系;理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基本思想,初步了解程朱理学。
过程与方法:借鉴朱子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和语言来理解朱子思想;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理解朱子思想,借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吸收朱子“存天理,灭人欲”中的进步因素,培养学
生注重修身养德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与语言意识,学会依据文本与语言来解读作品。 2、正确理解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3、从朱熹的读书观、理欲观、义利观等角度整体理解他的“存理去欲”的圣人之学。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课文和注释,完成下列学案练习
1、读准字音
愦.愦( ) 恁.地( ) 剖.判( ) 如履薄.冰( ) 埽.( )除 芜秽..( ) 着.意( ) 不肖.( ) 答案:kuì nèn pōu bó sǎo wú huì zhuó xiào
2、识记通假
(1)无克己工夫( 同 ) (2)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同 ) (3)面前有个物引著( 同 ) (4)一刻不照管克治( 同 )
答案:(1)“工夫”同“功夫” (2)“埽”同“扫” (3)“著”同“着” (4)“克治”同“克制”
3、理解词义
(1)直是恁地用功(直: ) (2)乃为人引去(乃: ) (3)明知合行大路(合: )
(4)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机: )
答案:(1)直:应该,应当 (2)乃:却,竟然 (3)合:应该 (4)机:关键
4、辨别古今
(1)若是中人..之资质 古义: 今义:中间人。 (2)须大段..著力 古义:
今义:长距离;长时间;长篇幅。 (3)古之学者..为己 古义: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且须分个内外.. 古义:
今义:方位词,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
答案:(1)中人:一般人,普通人。 (2)大段:仔细。 (3)学者:学习的人。 (4)内外:“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外”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
5、判断句式并翻译句子
(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 句式: 译文:
(2)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句式: 译文:
(3)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句式: 译文:
(4)乃为人欲引去。 句式: 译文:
答案:(1)判断句,译文:这就是没有克制自己的功夫。 (2)判断句,译文:这就是天理与人欲交锋的关键。 (3)状语后置句,译文:这(就要求)必须先明白事理,(然后)再勇猛地去做。 (4)被动句,译文: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
6、梳理内容
初步梳理《朱子语类》三则的内容。
答案:第一则,介绍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及其好处;第二则,讨论天理人欲的问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第三则,讨论义利问题。
7、资料补充
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书。如果把孔孟看作前儒家的代表人物,那么朱熹则是后儒家的代表人物。
朱熹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理学思想。朱熹的理学思想,其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天理、人欲。朱子认为天理、人欲是人性中相对的两个方面,即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孔子的“克己复礼”,到孟子的“舍生取义”,再到宋明理学的“天理人欲”乃至“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都真实地反映了儒家在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与主张。
《朱子语类》
《朱子语类》,是朱熹长期讲学的记录稿。朱熹的门人九十多人记录了他的讲学问答。《朱子语类》由黎靖德在南宋度宗成淳六年(1270)编辑出版,是一部较为完备的记录稿。记录稿采用了语录体的分类汇编形式,全书共140卷,分为“理气”、“性理”、“自学”、“治道”、“训门人”等26门,约200万字左右。《朱子语类》内容涉及
哲学、宗教、伦理、经学、教育、自然科学、治学态度等方面,是研究朱熹思想与朱子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宋明理学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理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持续时间很长,社会影响很大,讨论的问题也十分广泛。
概括说来,理学讨论的问题主要有:①本体论问题,即世界的本原问题。二程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原。朱熹提出理为“本”,气为“具”的学说。②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朱熹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③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理学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
作为统治阶级新的思想理论体系,理学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好的作用。它在思辨哲学方面的发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被学术界尊为国学宗师的钱穆先生说:“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今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钱先生将朱熹与孔子相提并论,高度肯定了朱子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与杰出成就。朱熹的学生黄干说:“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孔孟之后,传播与弘扬儒学思想的大有人在,但是以朱熹的成就为最大,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发展的又一座高峰。
二、作者简介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等书。《朱子语类》是朱熹和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代表了朱熹的理学思想。
三、问题引路,登堂入室
1、提问:宋明理学为什么称“理”学?
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回到三则选文中从语言层面寻找理由。老师可适当引导,比如提供一两个语句以做导向。
明确:
(1)“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 (2)“穷得多少义理”
(3)“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 (4)“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 (5)“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6)“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
从上述六个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天理”是选文中高频出现的词,另外“义理”以及“明理”中的“理”都应该是“天理”之义。像传统儒家思想以“仁”为自己的核心概念一样,宋明理学是以“理”或说“天理”为自己的核心概念。这是宋明理学被称为“理学”的根本原因。与“天理”相对的概念是“人欲”,它们一起成为朱子理学的核心概念。
2、提问:“天理”“人欲”的内涵是什么? 提醒学生借助注解,理解“天理”“人欲”的意思。
学生齐读关于“天理”“人欲”的注解:⑴天理,指的是心之本然。它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体现为父子、兄弟、夫妻等伦常,因此是善的;⑵人欲,指人的欲望,在朱熹看来,人的日常饮食的欲望是天理,只有那些超越延续生存条件、追求美好物质生活的欲望,才是人欲,也才是要遏制的“人欲”。
引导学生由注解延伸开来,可以从“人心之本然”推广到“社会之本然”“世界之本然”“宇宙之本然”。由此可知,自然宇宙、人类社会的本来样子和应有状态都是“天理”,一切破坏这种本来样子和应有状态的思想与行为都是“人欲”。
引用《朱子语类》中其他语句来印证“天理”“人欲”的概念。
(1)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卷十三)
(2)“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朱子语类》七十八)
3、朱子对“天理”“人欲”的态度与主张是怎样的?请从课文中寻找相关语句,然后加以概括。
让学生回到文本,结合相关语句仔细揣摩,以了解朱熹的态度。 体现朱熹对“天理”“人欲”的态度的相关语句: (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
(2)第二则中用“大路”与“小路”比喻天理与人欲,指出在“天理人欲交战之机”,“便与克下,不得苟且放过”
(3)“上智圣人”“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 (4)“若是中人资质,须大段著力,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始得”
从这些语句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朱熹的态度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态度在《朱子语类》的其他地方还有过直接的表述:
(1)“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十二) (2)“学者须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朱子语类》十三) 4、提问:朱子提倡“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是什么?请从第二则和第三则选文中寻答案。
学生仔细阅读,寻找蛛丝马迹。
(1)第二则:从对“上智圣人”“不用著力,自然存天理而行,不流于人欲”的表述中,可以体会到朱熹对圣人的赞赏与崇敬态度。而“贤人”与“中人”须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才能做到“存天理,灭人欲”。
(2)第三则:“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指出“存天理,灭人欲”是注重内在修身,通向“圣贤之域”。
可以发现,朱子之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是在帮助人们成为圣贤。可以说,朱子之学是圣人之学,是号召人们学圣人,做圣人。
程颐说:“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至于圣人而后已。”(《遗书》二十五)朱熹说,尽管“做个圣贤千难万难”(《朱子语类》一百一十五),但是“不要说高了圣人。高后,学者如何企及?”(《朱子语类》四十国)。
5、提问:如何做到“存天理,灭人欲”?请依据原文内容加以梳理归纳。 学生先自主阅读思考,后交流讨论: (1)熟读精思,穷得义理 (2)勤于省思,克制自己 (3)明理先之,勇猛行之 (4)中人资质,大段著力 (5)坚持不懈,小心谨慎 (6)重视修身,舍利取义 ……
明确:依据“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来看,朱熹主张先明理,后践行,即知先行后,同时也认为知行均难。朱子主张读书要熟读精思,方穷得义理,主张读书之前,先要明辨义利,凡此种种,均是表明知天理之艰难与重要,不得懒倦糊涂。而勤于省思(“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此既是知又是行),刻苦用功(“大段著力”),小心谨慎(“战战兢兢”等)等等又表明除去人欲即行天理去人欲的艰难。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不同于朱熹的知先行后,阳明先生认为知行不能截然分开,“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6、学生默读《朱子语类》三则,再次体会朱子“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和治学要求。
四、课外作业
课外选读《朱子语类》,进一步了解朱熹的理学思想,并选定一个专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