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音响塑成,民族的意识,芬兰颂
所属栏目:高中音乐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音响塑成民族的意识芬兰颂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单元音响塑成民族的意识芬兰颂
第十单元 音响塑成民族的意识(教学设计) 第19节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
吕秀美
课题: 交响诗《芬兰颂》
科目 音 乐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1课时
讲课人
吕秀美
单位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熟悉《芬兰颂》的主要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分组探究回答,达到师生互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音乐情绪,激发学生民族的民族热情,能够接受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
二、教材分析
《芬兰颂》创作于1899年,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1899年,处于沙俄统治下的芬兰人民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和独裁政治,掀起了一场捍卫芬兰自由和维护宪法权利的运动。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在向全世界诉说位于北极圈的这个小国为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使全世界确信芬兰不是沙俄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情感积累,对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入的探讨能力和愿望。但大多数学生过于浮躁,就这部作品而言,无论从作曲家到作品背景,学生都很陌生,本课一定让学生静下心来聆听音乐和思考祖国和民族的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本节音乐的审美需求。
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习指导
1.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本及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准备。
2. 辅助视频资料的播放,在视觉感官上引导学生感受西洋交响乐队。
3. 以聆听,学唱音乐主题,感受音乐情绪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民族乐派作品,从而激发学生对本国民族艺术的兴趣和情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难点:帮助学生从音乐要素及作品背景等方面入手进行赏析。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芬兰风景图片 1.提问导入 2.出示板书
学生感受其民族风情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简介西贝柳丝生平,提问: 西贝柳斯被誉为什么?
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来回答 为初步听赏作品做准备
1.认识《芬兰颂》结构,指出重点欣赏部分。
2.播放音乐片段,“圣咏主题”这段音乐给你最具体的感受是什么?这种感受作曲家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呈现出来的?
3.和学生一起视唱这个音乐主题
4.这个作品中的“颂”又是如何体现的?听音乐,和学生一起探讨“颂歌”主题。
(这段旋律后来被填上了歌词在芬兰人民中传唱。)
指导学生聆听,分析,演唱两个主题
1.学生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残暴,苦闷,压抑等) 从音乐要素方面鉴赏作品。
2.学生视唱“圣咏”主题
学生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探讨 观看视频,感受这一颂歌主题, 感受芬兰人面对外侮的坚强不屈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
视唱“赞美诗”主题,从旋律中感受热爱和祝福之情。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简介作品体裁:交响诗
学生浏览课本内容回答
幻灯片展示:西洋乐器
交响乐队排列
学生讨论作答 为后面内容做铺垫
呈现整首乐曲
学生观看交响乐队演出视频,结合 作品创作背景,熟悉主要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完整欣赏,展开丰富想象。
进一步体会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梳理作品主线
分享感受,促进学生交流。
课堂小结:
民族乐派产生背景,创作题材,代表性人物及代表作品 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搜索到的资料,小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拓展与探究:
1. 名人名言
2. 延伸到中国民族音乐
师生交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渗透。
七、教学反思
1. 本节内容是西方的作品,学生比较陌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能引起共鸣的地方少,所以尽量引导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掌握主要知识点,从而在音响中唤起热爱祖国,进一步弘扬本民族音乐的意识。
2. 教师课堂组织语言,表达语言能力有待提高。
3.感觉课堂内容容量大,稍紧张些。如果安排两课时,会考虑略讲教材上另外一个作品。
八、板书设计
音响塑成民族的意识
《芬兰颂》西贝柳斯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