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动能和动能定理
所属栏目:高中物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动能和动能定理-广东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动能和动能定理-广东省 - 茂名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
教材:
我校选用的教材是《粤教版(必修)物理第二册》第七章。教者把知识重新进行了编排,将动能和动能定理合成为一个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动能 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位于功的后面,学生已经具有了功的知识,学习本节内容不仅是对运动学、牛顿运动定律以及功能关系等知识的巩固运用,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机械能守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本节课,学生先学习动能的概念,接着讲述功和能的关系,通过实验的数据分析探究功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此处我通过“问卷星”统计学生的猜想情况,再结合微课对动能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渐深化的教学程序。然后以恒力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推导出动能表达式。最后学习动能定理的内容、物理意义及其运用。并且它将运动、力、功以及能量结合在一起,要求学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物理力学问题,即从功和能相互关系的角度定量分析解决力学问题。 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相关知识,已经掌握了一些科学研究方法。而通过前两节功以及功和能的学习,又为学生学习动能定理打下了理论基础。虽然初中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动能的初步知识,对动能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这与学生缺乏必要的物理思想和方法密切相关。对于高一学生而言,他们对探究新知识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学习到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时期,需要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单因素的简单逻辑思维到多因素的复杂逻辑思维的过渡。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动能的理性认识以及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动能定理的作用和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方法
1、从身边事入手,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2、用信息化手段,及时汇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通过探究、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逐渐知道和理解物理原理,学会科学的物理探究方法;
4、通过微课的应用,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同时,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5、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结合恰当的练习,得到应用物理规律的一般性操作步骤。
本节课采用的研究方法有:直观演绎法、设疑诱导法、实验探究法、探究发现法
教学目标:
2
1、掌握动能及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能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知道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敢于表达、勇于表达的勇气和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用时 (min)
引入
初中学习的知识中,同学们已经知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的能。以上四幅图片中我们说,都有动能,为什么?
思考并回答: 因为图中都有物体在运动。 出示图片激发
兴趣回顾知识引起思考
1 新课教学 那么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同学们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思考并填写“问卷星”中的选择题。
用手机填写“问卷调查”
通过信息技术即时反馈学生的学习
情况,讲解有针对性 3 定性分析
出示问卷调查的即时统计结果,得出大多数同学认为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
关
观看结果,结合老师讲解,反思自己的答题情况。
3
出示课堂教学微课《自由落体运动》,从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量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功和动能大小的关系。
学生应用“微课”中的数据,计算并填写表格,用“问卷星”上传。 5 定量分析
出示同学们的计算结果,引导同学们分析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Ek=1
2mv2
分析老师出示的数据,结合自己的运算情况,在老师的引导知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 学生刚接触动
能的概念,学
生练习时老师
就有引导 4 出示题目,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答题目,并上传到“微信群”中。
3
3
让学生应用物体在水平面上在外力作用下动能增大的情景,推导动能大小的表达式:
在学生中的答题中,选择具代表性的图片,讲解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出结论:Ek=12mv2
学生结合讲解,加深物理解题规范的学习,并知道 Ek=12
mv2
可找错误答
案,边讲边纠正
5
动能的基础知识
讲解动能的相关基础知识: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1、符号: 1、表达式: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状态量:指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值
4、只能是正值:
5、相对性:大小与选取的参考系有关
理解、记录、记忆 结合事例,使学生先理解,再记忆 5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 B、一定质量的物体,速度不变时,动能一定不变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
D、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不变时,速度一定不变
学生完成练习,扫描二维码
并在“问卷星”中答题, 要讲出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 8
出示学生的答题正确率统计,并做出有针对性的讲评 结合老师讲解,反思自己的答题过程 5 动能定理的推导
动能定理的推导: 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思考规范性的解题步骤
学生完成练习,扫描二维码
并在“问卷星”中答题, 老师加强引
导,帮助学生分析解答
5
4
在学生中的答题中,选择具代表性的图片,讲解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问题,并得出结论:W总
=12
mv2
2−12
mv1
2
学生结合讲解,加深物理解题规范的学习,并知道
W总=12mv22−12mv12
6
讲
解动能定理 内容: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个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变化。 表达式:
结合老师讲解,理解并记忆动能定理的内容 重在符号的意
义,和如何记忆公式
3 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
出示练习:
如图所示,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1)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各做什么功? (2)能用几种方法求物体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哪种方法简单?
老师出示一名同学的答题情况,讲解应用动能定理的一般注意事项
思考并计算
将计算过程及结果上传到“微信群”中
结合老师讲解,知道并理解应用动能定理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 对象 做功 状态 方程 求解
让学生理解解题步骤的重要性,并用一些关键词,使学生减轻记忆压力
5
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比较 1、当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时,用动能定理解题较方便 2、多过程问题用动能定理解题较方便
3、可求变力做功 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二维码在课后对动能定理的特点加深理解: 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课外可回顾课堂知识 3
小 结 动能: 动能定理: 作业:
2
kkkEEEmvmvW1221222121=总
5
课后练习:
练习1(多力做功且位移相同) 某人用手将1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取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的功为12J
B、合力做的功为2J C、合力做的功为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2J
练习2 (多过程问题)质量为m=5.0kg的滑块,停放在水平面上,受水平外力F=20N作用,由静止前进10m时,F撤去,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问F撤去后,滑块能继续滑行多远?(g取10m/s2)
练习3 (曲线运动及多过程各力先后做功)如图,AB为1/4圆弧轨道,BC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C的长度也是R,一质量为m的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当它由轨道顶端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段克服摩擦力做功多少?
练习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
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
OP=L
2,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则: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初速度v0=3gL,则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