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单调性
所属栏目:高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数学新版必修1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单调性教学设计合肥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高中数学新版必修1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单调性教学设计合肥
课题:3.2.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
(第一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函数的单调性.
2.内容解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刻画了函数的增减变化趋势.
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即它通常是在函数定义域的某个子集上具有的性质.从初中到高中,函数单调性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程,实现了变化规律的精确化表达,体现了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借助符号语言刻画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的上升(下降),得到单调性定义,运用定义证明常见函数的单调性,形成研究函数基本性质的思路.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借助函数图象,会用符号语言表达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2)会用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目标解析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
(1)经历借助函数图象变化趋势,用数量刻画特征,再到符号语言表达特征的探究过程,形成单调性定义.积累应用从特殊到一般、类比、数形结合等方法研究函数基本性质的经验,发展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素养.
(2)体验利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作用与过程,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判号——定论,发展逻辑推理素养.
(3)在抽象函数单调性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及符号表示的作用,体会通过引入“”的符号表示,把一个含有“无限”的问题转化为一种“有限”方式表示的方法,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是,在初中阶段,通过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学习,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函数图象,用自然语言定性的刻画函数的性质,并积累了一些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经验.在上一节内容进一步学习了用集合语言刻画函数的概念,认识到构成函数概念的三个要素,函数的本质就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能够结合函数图象,用集合语言描述具体函数的三个要素,积累了一些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分析函数特征的经验.通过对集合的概念和表示、集合的性质和运算的学习,初步体会研究数学对象的一般路径.通过对充分必要条件学习,对如何认识数学对象的“性质”有了进一步认识.通过对逻辑语言的学习和不等式性质的学习,为用符号语言刻画函数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即便如此,由于高一新生处在由感性为主的经验型思维向理性为主的抽象型思维的过渡期,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在使用符号语言表述函数性质的过程中,“任意”两字是学生遇到的一个难点.另外,根据定义证明具体函数的性质也是一个难点,原因是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推理论证能力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在代数方面的内容上,前面缺少足够的学习经验.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符号语言的引入,对“任意”“都有”等涉及无限取值的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信息技术,采用动态方式展现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的规律,体会取值的任意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
引导语: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法,用严谨的集合和对应语言表述了函数的概念,明确了函数的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之后又学习了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分别是: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从中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对于客观世界中各种各样的运动变化现象,都可以借助函数模型来描述.
情境一:这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飞船离发射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随着时间的增加距离在不断变大.
情境二:这是一段过山车的体验过程,随着时间的增加体验者离地面距离在交替地增大减小,也因此增强了体验的刺激感.
以上的运动变化反映在函数图象上,便是图象的变化趋势.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情境中离地面距离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关系,以及增减趋势.
设计意图:在现实世界的运动变化中,增减趋势是主要的变化规律之一,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这一点,为后面引进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来刻画这种变化规律做好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
问题一:从上述变化的角度观察下列函数图象,说说它们的特点.
追问:除了变化趋势外,图象还有哪些其他特征吗?
师生活动:请不同的学生代表回答,尽可能多地从不同角度作出回答,老师予以肯定,并指出所回答的特征与之后学习内容的联系,体现本单元的整体性与联系性.
预设回答:1.第一个图象是上升的,第二个第三个图象有升也有降.
2.第一个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第三个图象关于y轴对称.
3.第二个图象有最高点,第三个图象有最低点.
4.第一个图象虽然一直在上升,但是一开始上升的越来越慢,后来又越来越快等等.
教师指出:函数图象所反映的这些特点就是函数的性质,有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对于图象在某个区间保持上升或下降的特点的就是函数的单调性,也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函数图象从多角度得出图象特征,提高学生直观想象的学科素养,为大单元教学中知识的延续性、思维的连贯性、方法的一致性做好指引.
(二)探究新知,引出概念
问题二:以二次函数为例,探究单调性的符号语言.
思考1:观察函数图象,如何描述图象在y轴左侧的变化趋势?
预设回答:是下降的.
追问1:能不能说是上升的?
预设回答:按照习惯自左向右观察图象,所以是下降的.
追问2:为了更直观地感受图象的下降,可在左侧图象上选取点A进行拖动,按什么方向拖动?点除了从左向右变化外,还伴随着怎样的变化?
预设回答:沿着图象从左向右拖动,发现点除了从左向右变化外还伴随着从上到下的变化.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为后面的以数解形做好铺垫,明确图象变化趋势的观察方向,方便得出相应的符号语言.
思考2:对于上述变化我们能不能从数量的角度进行刻画呢?
追问1:点的位置是由什么确定的呢?
预设回答:坐标.
追问2:在点A从左向右的变化过程中坐标如何在变?
预设回答:横坐标在变大,纵坐标在减小,而且纵坐标随着横坐标的增大而减小.
教师指出:站在函数的角度,又可以说成当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追问3:“增大”“减小”如何用数量刻画?
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下,请学生代表上黑板经历实践过程,发现规律,师生一起完善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增大”“减小”意味着需要两个量来比较,那么在点A的拖动过程中,随机暂停,便可以得到一些点,请两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获取点的过程并记录下它们的坐标,完成表格.让学生结合数据来具体描述“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如:当自变量从-4增大到-3时,则函数值y从16减小到9等等.我们可以借助不等式来表示不等关系.
由于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点,所以这样的不等式写不完,更重要的是,具体数值无法表示“一直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具有一般性的符号来表示.
设计意图:探究对“y轴左侧图象自左向右是下降的”进行数量刻画的过程,结合第二章已学习不等式表示大小,得到一些特殊的不等式,为推广到一般的符号语言埋下伏笔.
思考3: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展示,得出结论.
初中就学习过用字母表示数,而且字母具有一般性.所以在y轴左侧图象上选取一点A,记坐标为(f),也就是在上取一个数,相应函数值为f,随自变量的增大,也就是从左向右,所以在A点右侧选取一点B,坐标为(f),显然而函数值减小便是f>f.
追问1:“随着”说明了两个不等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预设回答:是条件与结论的关系,在的条件下,有f>f的结论.
追问2:的取值有多少对?
预设回答:无数对.
教师指出:回忆点A、B的产生过程,结合第一章所学内容可知,的取值是任意的.综上所述,,此时我们称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
追问3:类比上述过程,你能用符号语言刻画图象在y轴右侧的变化趋势吗?
图象在y轴右侧是上升的,也就是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在y轴右侧图象上选取一点A,记坐标为(f),也就是在上取一个数,相应函数值为f,随自变量的增大,也就是从左向右,所以在A点右侧选取一点B,坐标为(f),显然而函数值增大便是f<f.完整来说,,此时我们称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其核心是通过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严格的符号语言刻画“时,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在“图象从左向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任取”的不断精确化的过程,引导他们体会借助符号,体会用“任意”刻画“无限”的数学方法的威力,并有效地突破x取值任意性这一难点.
(三)二次体验,抽象定义
问题三:函数各有怎样的单调性?
师生活动:学生结合图象说出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对于第二个函数再用符号语言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从数形结合的角度感悟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和符号语言的刻画.
问题四:一般函数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