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_江苏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_江苏省盱眙中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课程标准中与此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除了要掌握这个主干知识以外,还需掌握的侧枝内容是DNA与RNA结构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②理解 “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②通过学生用软磁贴自主构建转录和翻译过程的模式图,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分析转录和翻译的过程,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②通过积极思维活动,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养成质疑、创新的科学态度。 ③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 3.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4.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DNA分子的结构、DNA的复制、DNA和RNA的区别,但存在缺陷,具体表现在:概念、过程不清,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不足,因此应该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三、设计理念:
考虑到转录翻译过程的连续性,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的认识,所以将这两个过程放到1课时教学。为了保证充分的课堂活动时间和教学效果,把DNA与RNA比较的复习安排在上一课时“第二节 DNA结构和复制”中进行。相关的总结及练习巩固安排到下一课时。
重难点的突破:1)通过‘猜父子’引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2)利用密码箱,轻松解决信使RNA上碱基与密码子的关系;3)利用软磁贴模型对转录翻译过程进行模拟,将原本动画演示的快速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的慢动作,让学生在动手中领悟新知识。为了让学生有目的的模拟,将知识点分解为多个梯度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作用;4)通过播放基因表达的动画,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四、教学方法
模型演示法和阅读讨论法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思维,在教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PPT展示班级两位学生及他们父亲的照片,让学生辨认同学与父亲对应关系。 学生:热烈讨论。
2
教师:请一位同学指出他所辨认的结果。并请学生思考:“你是怎么辨认出来的?”。 学生回答:他们之间长的“像”。 教师:长的像也就是生物的性状相似。那么,请思考以下三个问题:①性状的体现者是什么? ②儿子从父亲哪里遗传到的又是什么?③你认为DNA、蛋白质和性状三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从而引出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必然会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以往老师多借助于网络资源,不论人教教材中利用电影《侏㑩纪公园》片段导入,还是利用学生熟悉的明星父子像(如成龙父子、陈偑斯父子) 等来导入,这些虽可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都会因不能贴近学生自身生活而缺乏与教学主体的彻底共鸣。基于以上原因,通过“猜父子”,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并引出本课题。
2.转录
教师:向同学们介绍本节课所用到的用软磁贴制成的模型。一段已知核苷酸序列的双链DNA片段模型、四种核糖核苷酸模型,几种氨基酸模型,核糖体模型、tRN模型。如下图所示:
教师在白板上,画出细胞核(一部分),再画出细胞膜(一部分)。提出问题:①DNA主要存在于哪里?②蛋白质的合成在哪里进行?请学生思考并把已剪好的DNA软磁贴模型和核糖体模型放到白板的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DNA是双螺旋结构的大分子,不能通过核孔;那么,什么物质充当了DNA和蛋白质之间的信使?为什么?此时,教师提供磷酸、脱氧核糖、核糖、5种含氮碱基、及连接化学键的软磁贴模型、让学生根据已学相关知识构建出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模型,比较两者的区别。最后,教师在PPT上用表格展示DNA和RNA的主要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建构模型比较RNA与DNA,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并总结出RNA作为信使的原因是可以储存遗传信息;RNA一般是单链,比较短,能通过核孔
3
转录
教师播放PPT提问:①DNA主要存在于哪里?②蛋白质在哪里合成?
请将DNA模型以及找出的核糖体模型放到白板的相应位置。
DNA能否通过核孔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可见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必然存在一种中间的物质充当信使,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确有这样的物质,它就是RNA。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
DNA上的遗传信息又是怎么传给RNA上的?请大家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63页并尝试用模型模拟该过程。:
1.转录的模板、原料、产物分别是什么?产物的去向如何?
2.转录需要哪种酶催化?
3.转录时碱基是怎么互补配对的? 请一个小组派3位同学来白板上把转录过程演示一遍。
观察并识别白板上的模型。
细胞核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学生放置模型
不能 RNA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
阅读讨论小组模拟。
学生派代表到白板上演示并解说转录过程。
通过观察模型,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①逐步引导、启发、突破难点; ②直观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动态的过程模拟呈现在学生面前;
③理解转录的过程及相关知识点。
RNA的类
型和功能
通过转录产生的RNA分子,一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信使RNA,简称mRNA,还有两种
分别是参与组成核糖体构成的rRNA和负责
转运氨基酸的转运RNA,简称tRNA。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RNA的结构图。 观察图形
翻译
遗传密码破译的推测过程
转录产生的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在核糖体上指导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这个过程叫做翻译。
在信使RNA分子上碱基有多少种? 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多少种?这4种碱基是怎样决定20种氨基
4种 20种
4
酸的?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做一次密码破译的专家,这是三个密码箱, 每个密码箱上都有旋纽,每个旋纽上有四个字母,分别是A、G、C、U,第一个密码箱上有一个旋纽,密码是一个字母,它的密码可能有多少种?
假如信使RNA上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能决定几种氨基酸?
不能满足氨基酸的需求。 第二个密码箱上有二个旋纽,密码由两个字母组成,这个箱子的密码有多少种可能性?
假如信使RNA上2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能决定几种氨基酸?
还是满足不了需求,我们来看第三个密码箱,上面有三个旋纽,密码由三个字母组成,这个密码箱的密码可能有多少种?
可见编码一个氨基酸至少需要信使RNA分子上几个碱基,才足以组合出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
4种 4种 16种 16种 64种 3个
①激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②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
tRNA
接下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氨基酸,是如何转运到核糖体上的呢?
这是转运RNA(tRNA)的模型,转运RNA呈倒三叶草形,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特定的碱基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配对,称为“反密码子”。请大家结合密码子表查出6种转运RNA模型所运转的氨基酸。并将氨基酸模型粘贴到转运RNA的相应位置。
转运RNA
学生查阅密码子表,粘贴模型。
总结出tRNA与氨基酸的关系。
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有的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转运
翻译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翻译的过程。请同学们带着屏幕上的问题阅读课本 页,并尝试用模型模拟该过程。
1.翻译的模板、原料、产物分别是什么?
2.翻译的起点、终点分别是哪里? 3.翻译时有碱基互补配对吗?
请一个小组派三位同学演示并解说翻译的过程。
阅读课本、讨论、组内模拟
演示翻译过程
让学生对基因的表达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5
通过翻译过程产生了多肽,由一条或多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播放基因表达完整的动画
学生做解说。
知识小结
基因的表达过程可概括为:
转录 翻译
DNA(基因) mRNA 蛋白
质
系统了解知识点间的逻辑联系,利于学生理清本节课的思路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开篇设计新颖、独特、有效,通过‘猜父子’问题情境的设计引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收起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授转录和翻译过程时,笔者尝试了多媒体动画演示和磁性演示块,然而前者使得教学过程过快,很难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而后者作为教具价格昂贵,学校配置少,无法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模型不够全面和生动。所以,我们选择了软磁贴作为材料让学生自已制作并模拟转录和翻译过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模拟出转录和翻译过程,使其主体性更突出,对此过程理解更深入,教学效果突出。本节课还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使其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而促进教学手段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