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所属栏目:高中生物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福建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学视频_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蔡)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福建省高中生物优质课比赛教学视频_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蔡明富)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是微观的、分子水平的,教学中无法用肉眼看到,比较抽象和较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把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微观的生命过程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有利于学习;另一策略是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发现新的问题,如此不断地进行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如利用电影片段创设情境、利用精美的图片创设自然的生物情境、生命现象情境,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愉快地、自主地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感受生物世界的精彩、生命活动的精妙,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生命观念;通过创设数学分析情境、讨论判断情境、抽象思维等情境,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通过创设模拟科学家的探究性实验情境,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感受科学家通过质疑、探究、创新、实践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感悟科学家伟大的社会责任感。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断得到收获和肯定,感受成功和满足,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并发展了学科的核心素养,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4章“基因的表达”的第1节课。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是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第3章“基因的本质”,学生学习了基因的定义,但是基因中的遗传效应是怎样表达的。学生都希望尽快得到答案。所有答案都将在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节找到。同时本节课也为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5章“基因突变和其他变异”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将影响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整体学习效果。
三、学生学情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段的学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所以,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采用的教学策略是“创设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掌握DNA、RNA的异同,建立生命的物质观;
2.能概述DNA转录、翻译过程,比较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异同,感受生命活动过程的精妙和复杂,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观念;
3.在探究转录与翻译的过程中,感受基因表达信息传递的高效、准确,体会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4.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训练理性思维的能力;
4.在自主学习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能力,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5.通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训练抽象思维能力;
6.通过探索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7.在学习中感受科学家通过质疑、探究、创新、实践等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感悟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
8.认同人类对基因表达的探索仍未终结,生命科学研究还大有可为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包括发生的场所、模板、原料、产物。
(二)教学难点
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动态过程;
2.转录和翻译过程遗传信息如何传递;
3.密码子的概念和特性;
4.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题。
六、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
2.创设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七、教学过程
学习环境创设式教学设计
知识点 | 教师创设学习环境进行组织和引导 | 学生活动 | 过程性评价 | 教学设计意图 |
问题探讨 引入新课 |
播放《侏罗纪公园》电影片段,引导、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现在科学家能不能,利用灭绝生物的DNA,使生物复活呢? 2.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你认为主要要解决什么问题? 欣赏一组美丽多彩的生物图片,体会精彩的生命 提问: 3.那生命为什么如此多姿多彩?(老师引导) 生物多样性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 问题情境1: 观察成龙和房祖名脸上的明显特征?(鼻子大) 引出问题: 4.儿子为什么具有与父亲相似的性状? 5.性状是怎么体现的? 6.基因是如何控制性状的? 总结基因控制性状 指导合成↘ ↓体现 蛋白质 引出课题: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观看《侏罗纪公园》电影的某些片段激发兴趣,思考讨论: 1.学生激烈讨论 2.需要使恐龙DNA上的基因的遗传效应表达出来,表现恐龙的特性。 学生回答: 3.蛋白质 4.基因 5.蛋白质 6.基因控制性状 指导合成↘ ↓体现 蛋白质 |
认识基因的本质,分析、讨论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评价) |
1.激起兴趣引入新课, 2.引导学生思考DNA在生物体内有哪些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的? 3.引入基因表达的含义 4.感悟生命的复杂、珍贵,感受生物世界的绚丽多彩,形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生命观念。 |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
『探究问题』基因是怎样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呢? 问题情境2: 课件展示:真核细胞结构示意图图,提问引发思考(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在哪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在哪里?) (新问题与旧知识的矛盾) 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进行的。那么,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递到细胞质中去的呢? |
[自主学习]
基因_____蛋白质_____来____性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__________者 性状的形成离不开________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基因是有_____的____片段; DNA 主要存在于_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____中进行的 2.细胞核中的DNA如何指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的合成? 以_____为媒介 |
提问:旧知识 复习回忆已有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回忆旧知识,引起知识冲突,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 |
问题情境3: 课件展示:DNA双螺旋结构与蛋白质空间结构示意图: 2.介绍科学家早期的猜测 有人假设:认为DNA结构中,在不同的碱基对之间形成形状不同的“窟窿”,不同的氨基酸插在这些窟窿中,就能连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
分析科学家的猜测 |
从科学家的猜测中得到启发,思考新问题 |
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发现过程中,获取信息,大胆假设,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意识。 |
|
问题情境4: “DNA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在细胞质中,另一类核酸RNA倒是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RNA和DNA的成分很相似”。 3.克里克提出:遗传信息仅仅体现在DNA的碱基序列上,还需要一种连接物(RNA)将碱基序列和氨基酸联系起来。这个“连接物假说”,很快就被实验证实了。 探究情境: 4.探究RNA与变形虫蛋白质的合成是否有关?(材料略) 实验思路: 提出假设: 对照组: 实验组: 自变量: 因变量: 结果: 结论: 教师总结、补充、评价: |
学生分组(两人) 讨论进行探究学习:设计探究实验,写实验思路等 |
小组回答、交流 |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合作,尝试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 |
问题情境5: “1955年(Brachet)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RNA酶分解细胞中的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去除RNA酶,再加进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 5.该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问题情境6: “1955年拉斯特(Laster Gold)变形虫进行换核实验” 6.该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教师总结、补充、评价: |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RNA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RNA是在细胞核合成,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 |
提问评价 |
通过分析实验,总结结论,训练分析归纳的能力 |
|
问题情境7: 7.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RNA的特点,以及与DNA的比较。 教师总结、补充、评价: RNA有三种: 1. 信使RNA,也叫mRNA; 2. 转运RNA,也叫tRNA; 3. 核糖体RNA,也叫rRNA。 |
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分析归纳RNA的特点: 7.RNA是另外一种核酸,也是由4种核苷酸组成,也可以储存遗传信息;RNA是单链,能通过核孔转移; 能与DNA碱基互补配对传递遗传信息。 |
提问评价 | 通过阅读教材、回忆就旧知识,讨论归纳RNA作为遗传信息信使的特点。训练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 |
问题情境8: 8.DNA的遗传信息是怎样传给mRNA的? 引导思考:DNA如何把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DNA? 播放转录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特点。 转录和翻译过程比较抽象,在观看动画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再结合动画过程,让学生对该过程有感性的认识,然后要求学生总结转录的概念、过程、条件等。 教师总结、补充、评价: ①DNA双螺旋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条链提供准确模板; ②游离的核苷酸随机地与DNA链的碱基碰撞,当核苷酸的碱基与DNA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氢键结合。 ③新结合的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 ④合成的mRNA从DNA链上释放,而后,DNA双链恢复。 |
学生回答: 8.通过DNA半保留复制的碱基互补过程 学生观看动画,结合课件中的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并得出答案。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_______ 能量:_________ 酶:___________ 学生完成课堂巩固作业: 8.写出一段DNA的转录产物: 回答转录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的种类: 遗传信息传递: |
提问评价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小组派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回答问题。 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评价手段。 学生独立完成,当堂巩固知识 |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获得新知识。 根据动画及观察转录的图解,归纳总结转录的步骤 (同时板书)。 1.明确转录的概念,认识和理解转录的过程。 2.训练观察、识图、阅读能力 |
|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
问题情境9: 9.RNA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呢?遗传信息传递到RNA之后如何继续传递到蛋白质? 教师启发: 转录得到的RNA仍是碱基序列,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上的碱基序列如何能变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呢? 小组讨论: 9.一个氨基酸的编码至少需要多少个碱基才能够决定20种不同的氨基酸? 〖提示〗 如果一个、或两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多少种氨基酸? |
学生思考、讨论 9.如果一个、或两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最多能编码4、或16种氨基酸。所以至少需要3个碱基。 |
学生分组讨论,请小组同学代表谈谈讨论和分析的过程,即为什么要3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 | 通过学生谈讨论和分析过程,能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
问题10: 10. mRNA如何将信息 翻译成蛋白质?翻译的概念? 教师介绍: 展示tRNA示意图 (1)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和反密码子。 (2)根据图解结合课件动画演示:总结翻译的过程。 1.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2.核糖体移动; 3.翻译的位点; 4.肽链形成; 5.翻译与转录过程的比较 巩固练习 完成该题,意在检测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密码子、反密码子等概念。 |
观看动画、思考 通过观察,了解tRNA的特点。 看图思考、总结翻译过程: 翻译的过程: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条件: 碱基互补配对: 遗传信息传递: 课堂巩固: |
通过观察、讨论、阅读,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构建知识的能力。 |
||
课堂小结 |
问题11: (1) 转录与DNA复制有什么共同之处?这对保证遗传信息的准确转录有什么意义? (2)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之间的碱基序列有什么异同? (3)根据板书提纲进行课堂小结:比较转录和翻译过程 |
课堂小结让学生来说: (1)转录与DNA复制都是以DNA为摸板并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保证遗传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下去。 (2)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是以模板DNA单链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与DNA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基本相同。 (3)列表比较转录和翻译 |
让学生来作小结,既能巩固知识,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 |
课堂练习 |
练习巩固: 1. 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则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是 ( ) A.198个 B.199个 C.200个 D.201个 师生一起分析讨论: DNA的碱基、mRNA的碱基与氨基酸个数的关系? DNA的碱基数:m RNA的碱基数:蛋白质的氨基酸数= 6:3:1 |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讨论 |
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 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和启发思考 |
课外思维拓展 |
布置课外思考,拓展和延伸知识: 科学家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1)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2)如何破译氨基酸的密码子! |
学生课外查阅资料、思考、讨论,增加学习的形式和空间。 | 布置课外思考题,创设课外学习的环境,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 |
板书设计 |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DNA 转录 RNA 翻译 蛋白质 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核糖体) 产物:RNA 多肽链 模板:DNA分子一条链 mRNA 原料: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酶: RNA聚合酶 酶和tRNA 能量:ATP ATP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