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热力环流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浙江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湘教版高一年级必修Ⅰ
以火灭火之谜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一、 设计思想
整节课的课题是“以火灭火之谜”,设计思路是由实景再现“以火灭火”,引出主题,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以火灭火的原理。之后以野外生存之夫妻逃出火场,强调知识原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性,解密疑团,从而提炼出热力环流这一知识主题。然后通过微课学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系统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原理。讲解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后,结合身边实际,让学生从现实中去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去解决相应的问题,然后小组间进行展示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原来地理真的是离我们很近,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因此,课堂讨论气氛非常热烈,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二、 教材分析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也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在全节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前一课时内容)是大气运动的基础,而热力环流形成(本课时内容)又是后面学习全球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基础,起到分散降低教学难度、便于学生掌握的作用。 三、 学情分析
本课时教学需要联系一些物理学知识,学习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这一届学生初中使用的是新教材,热力环流这一部分内容已经有所涉及,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在热力环流形成探究上稍微简略一些,主要注重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生活地理”、“有用的地理”。而且,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对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有一定的认知和实践体验,这将有利于本课时教学的顺利开展。 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绘图、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绘图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体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感,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五、 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难点: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练习法 七、 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观察各生活现象,寻找“热力环流”实例,预习课本内容。 教师的教学准备:设计教学思路,准备课堂展示板。 八、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实景再现“以火灭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南美洲的一个大草原上。一天,一群游客正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快乐地追逐嬉戏,忽然,他们身后窜出一团大火,火借风势,直向游客们扑来。就在这死难临头的惊险时刻,一位老猎人出现在游客们的面前:“各位,别跑了,大家还是听我的话,动手扯掉这一片干草,清出一块地面来。”游客们见是一位老猎手,觉得他经验丰富,就马上按照他的吩咐,七手八脚地猛干起来,很快清出了一大块地面。
火是从北面烧过来的,老猎人让大家站在空地的南端,自己跑到空地的北端,并把草堆搬到北边去。望着渐渐靠近的大火,游客中有人恐慌地问:“老猎人,火再烧过来怎么办?”“别急,我自有办法。”一会儿,大火快烧近时,老猎人才
拿了一束很干的草点燃起来,堆在游客北面的草立刻熊熊地烧着了,竟然逆着风迎着大火方向烧去,这两股火立刻打起架来。
火势居然慢慢小了,而留给游客的空间越来越大。两股大火斗了一阵子,终于“精疲力竭”,慢慢地熄灭了下来。只剩下大股黄褐色的烟柱,还在草地上不住地盘旋上升。
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以火能灭火? 教师提示从四个方面完成探究: 问题1.着火的条件有哪些? 问题2.清出空地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3.为什么当大火快烧近的时候,老猎人才点火? 问题4.老猎人点的火为什么会迎着大火方向烧去?
全班分组讨论,合作学习之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观点,教师适时引导,最终利用热力环流的知识解释了以火灭火之谜。
2.解密疑团:观看视频“逃出火场”,进一步验证热力环流知识在野外生存中的应用,让他们知道原来地理真的是离我们很近,地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原理探究:播放微课“热力环流”,学生完成知识的系统梳理。 (1)知识储备:①气压 ②等压面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3)等压面的绘制与判读:画出下图中的热力环流图
1000hpa
900hpa 800hpa A热
B冷
C冷
按各小组讨论之后,每组将学习成
果展示板贴在黑板上,以便不同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完善。最后,教师梳理热力环流的形成和原理,①大气受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和下沉);②大气垂直运动使的水平方向产生气压差(回顾气压的变化规律),其中,重点解析等压面的弯曲规律:高压上凸,低压下凹;③水平气压差使的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并完成总结板书。
4.学以致用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热力环流,学生自由举例。 教师罗列三个情境,学生分小组讨论。
(1)假如你是城市规划局工作人员,你是否同意某企业老板在甲处(见下图)办水泥厂?
(2)从厦门度假回来的小明向同学描述居住在海边的感受:白天空气潮湿,夜晚比较干燥。元芳,你怎么看?
(3)三国演义中火烧葫芦
地面
海
陆地
城区
郊区
郊区
甲海洋
陆地
城区
郊区
郊区
甲
海洋
陆地
谷事件,有人认为火是诸葛亮放的,雨其实也可以说是他自己下的,为什么?
讨论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上讲台阐述观点,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5.小结:以一首大家熟悉的旋律,唱出整节课的核心:热力环流,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系统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 课后延伸
1. 自我整理(请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2. 课后反思(有什么疑难问题请写出来,千万不要藏起来哦!) 十、 板书设计
十一、 作业设计
1. 尝试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热力环流的原理。 2. 自编练习:一课一练。
参考资料:
1.吴旭明:《大气的运动》教案。 2.林春鸿:《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热力环流原理。
2.通过读绘热力环流图,培养读图、绘图能力;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现象如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
3.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学习过程】
一、实景再现:以火灭火
思考:
问题1.着火的条件有哪些?
问题2.清出空地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3.为什么当大火快烧近的时候,老猎人才点火?
问题4.老猎人点的火为什么会迎着大火方向烧去?
二、疑团解密:观看视频“逃出火场”
三、原理探究:通过微课学习,探究热力环流原理
1.知识储备:①气压 ②等压面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3.等压面的绘制与判读:画出下图中的热力环流图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