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所属栏目: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北京市朝阳外国语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朝阳区拔尖青年教师后备人才精品课教学设计体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地理
学段:高中
年级
新高一年级
相关 领域 自然地理 大气圈
教材
书名:地理1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 6月第9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
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 2.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课程标准解读:
此课标点是课标1.6“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的拆解。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因此在教学中可结合相关图片信息或模拟实验等加以完成,同时课标对热力环流的原理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仅需要会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而且要会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同时能够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动手绘图的能力,同时加强描述能力及分析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处单元的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是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节的第二课时,是基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上来研究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自然界能够形成风、降水等天气现象的最本质的原理所在,因此既是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于延伸,又是今后所学气压带和风带及常见天气系统的基础和前提。
2.该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分析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节课是热力环流原理的讲解与应用,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同时热力环流也是在生活中处处可以体现的,因此在本节课中,重点落实的核心素养有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3.体现教育价值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材处理情况的说明
本节课是很好的实验课,但是课堂实验费时且效果不明显,因此将实验部分改成观看实验视频,而课堂让学生做一些小的问题探究,为课堂教学做铺垫。本节课重点利用问题探究、讲授、案例教学等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目标。
关于热力环流这部分内容,教材中只讲授了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对于具体案例重点呈现了海陆热力环流,案例呈现较少,在教学中应该补充更多的热力环流实例,因此本节课重点落实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能够运用这一原理来解决城市郊区热力环流、海陆风及山谷风等相关案例,同时,为避免重复和节约时间,本节课分别设计一个有思维量的问题来解决同一类型的案例。 学生情况:
1.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已有经验与个体差异
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热力环流的学习提供铺垫。但是部分学生对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仍存在困难。
能力层面上,学生具有了简单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对学生理解大气的运动有一定的帮助。
2.学生个体对于所要学习内容的各种可能与困难障碍分析
学生对于热力环流的理解最大的困难在于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需要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一需求对于初三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用很多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证明空气运动是存在的,来加强学生的理解。 3. 解决策略
初三学生理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教学中多加入一些直观的教具或者生活中现实存在的实例帮助其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问题,同时,对于现在学生而言,小组讨论很可能会冷场,因为不知道从
大气的受热过程 同一平面冷热不均 大气的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热
力环
流
气 温
降水、风 生产生活及生活中相关天气现象
何讨论起,或者变成了单纯的做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是真是假环节,即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去来完成一道题的作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兴趣。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小组活动探究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前的孔明灯、空调、气压等问题探究,学生说出大气受热后会上升运动、受冷后会下沉运动,说出气压等概念,对大气的运动有初步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2. 通过观看热力环流视频实验,学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能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通过军港之夜歌词等相关背景材料,学生运用热力环流解释海陆风等的形成原因,判断自然现象的真假,并能说出热力环流对降水、风的影响,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审题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巴山夜雨等相关材料,学生说明山谷风的形成过程,并能够运用山谷风原理分析巴山夜雨的成因,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
课前探究
孔明灯工作原理;暖气、挂式空调安装位置及原因; 气压、大气密度等 学案
开始 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师生互动解释说明 PPT+视频+板书
小试牛刀——是真是假 运用模型解释现象 学生判断并讲解答案 PPT、学案提供材料
终极BOSS——巴山夜雨形成原因,运用模型解释现象 学生判断并讲解答案 PPT、学案提供材料
小结+建构知识框架
(同一水平面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所需时间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探究
将班级同学分成6组,并且提前布置3个课前任务,每2组完成一个任务,可以PK也可以备选。 探究题目1:孔明灯工作原理
孔明灯又叫天灯,俗称许愿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制成了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任务一:查阅资料,在右侧绘制一幅孔明灯简图。 任务二:查阅资料,说明孔明灯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孔明灯灯口收拢的原因。
探究题目2:地暖、暖气与空调安装位置
任务一:观察家庭中空调、暖气等的安装位置,并拍照。
任务二:查阅资料,说明这样安装的原因。 探究题目3:气压与大气密度模型
任务一:查阅资料,说出气压与大气密度的概念。 任务二:用硬纸壳、彩色图钉(磁力贴等)制作能够展示气压与大气密度的模型(两个)。 要求:1.抄录气压与大气密度的概念。
2.至少展示近地面、高空两地的气压差异。 3.能展示不同海拔空气密度的差异。
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初步用一些生活中的示例,来让学生感受热力环流的
存在
利用生活中
的示实例,让同学初步感受热力环流的存在,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有认同感,上课会更有兴趣。
教学板书设计
导入 (5分钟) 展示:夜雨寄北一诗
唐朝诗人李商隐一首《夜雨寄北》道出了作者身在异乡巴蜀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而站在地理的角度本
诗却能形象地反映出四川盆地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如今“巴山夜雨”泛指我国多夜雨的西南山地(山谷地区、包括四川盆地地区)。“巴山”为何多夜雨呢?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找到答案!
学生展示学习任务成果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环节一: 热力环流原
理 (13分钟)
展示热力环流实验视频。 学生回答:会形成一个环流。
教师:对,这就是热力环环流。下面请大家与老师一起推导并绘制热力环流的示意图。
学生与教师一起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标注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的变化。
教师提问:绘制完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后,你能运用老师所给的词语,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吗?
1. 观察热力环流实验视频,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解释原理时融入课前探究部分,如气压、大气密度、孔明灯的工作原理、暖气等装置的工作原理等)
2.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将下列选项填入正确的位置。
A.大气的水平运动 B.大气的垂直运动 C.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 地面冷热不均
学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并归纳总结热
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环节二:
小试牛刀—
—是真是假
(10分钟)
【小组活动】
(1)判断下列地理现象是真是假,即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现象。
(2)小组比拼,统计得分。
(3)题目由易到难,简单题目没有提示,难的题目
会逐一出示提示。
第一题:是真是假
预期答案:真 第二题:是真是假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
学生先独立完
成,然后小组讨论。解释相关现象。
对热力环流
原理进行实际应用,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摇……” 提示:
①风可以分为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②海陆热力环流示意图。
预期答案:假 夜晚吹陆风
环节三: 终极BOSS——巴山夜雨 (10分钟)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能形象地反映出四川盆地多夜雨的气候特色。“夜雨”通常是指是指晚八时 以后,到第二天早晨八时以前下的雨,“巴山”是指大巴山脉。
1.读图,说明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预期答案: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群山环抱,地形闭塞,水汽充足不易扩散,多云雾;
夜晚地面迅速降温,山坡地区因距地面较近,降温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而相同高度上,山谷上空因距离地面较远,降温慢,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又因近地面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只有上升气流有降温冷凝的条件,因此易凝结成降水。 学生完成问题。
对于热力环
流最难的山
谷风进行解
析。
环节四:
小结
(2分钟)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原理,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又能解释了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这
就是自然地理的魅力所在。你还能发现生活中的那
些现象是运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呢?
预期:热气球 北京夏季下午、傍晚爱下雨、工厂烟囱都很高等等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关于本节课的学习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随练绘图抽测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二是通过试题的解答,来检测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 运用磁力贴等模拟空气分子。
2. 能力梯度由易到难,同时开展是真是假活动,学生更有代入感。 3. 从现象到原理,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学反思(1000-2000字数)
本节课较之前的课的最大改进就是,加入了实验视频、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等元素,让学生理解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更容易写了,同时从理论到实践,学生更有代入感,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尝试,在设计学生小组活动上也有突破,感觉小组讨论活跃了起来。但是,仍有很多不足,如用磁力贴代表空气分子的运动仍有些许不足,同时课堂之上,对成绩比较薄弱的同学关注少了,小组活动中,成绩比较薄弱同学的表现容易被掩盖,如何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讨论与实践。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