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安徽省思政课教师
所属栏目:初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安徽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走向共同富裕》安徽省马鞍山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题《走向共同富裕》安徽省马鞍山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整体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 |||
姓名 | |||
学段 | 九年级 | 展示单元 |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
单元教学设计 | |
单元名称 | 富强与创新 |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全景展现了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旨在引导学生心怀祖国,树立国家认同,认同改革开放,认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领导。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的展示,强调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侧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要求学生求真务实,培养辩证思维,善于观察事务、分析问题、解决矛盾,能够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 根据素质教育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理论指导,本单元教学设计注重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和交往素质;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
2.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 (1)单元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理性对待中国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认同创新的价值,自觉提高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感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氛围,自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能力目标:能够举例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在此基础上评价改革开放的正确性;能够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举例说明为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党和政府作出的努力。能够结合具体的创新行为、创新现象分析创新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知道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了解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了解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现状,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举措。 (2)单元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意义; (3)单元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全面认识创新,万众创新,弘扬创新精神。 |
|
3.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由导语、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组成。每课各设两框。第一课共安排两课时,每框一课时。第二课共安排三课时,第一框一课时,第二框两课时。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由引言提纲挈领地说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在教学中可按照“改革开放——中国腾飞”的逻辑展开,从“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谈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为学习下一框打下基础。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在教学中可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逻辑展开,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万千气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由引言开篇,从宏观到微观,从人类到国家到个人,明确表达出创新的重要价值。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在教学中可通过“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第二框“创新永无止境”在教学中中主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怎么做”的问题,通过展现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引领学生认识到要积极应对挑战,激发创新活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如下: |
课时教学设计 | |||||||||||||||||||||||||||||||||||||||||||||||||||||||||||||||||||||||||||||||||||||
课题 | 走向共同富裕 | ||||||||||||||||||||||||||||||||||||||||||||||||||||||||||||||||||||||||||||||||||||
1.教学内容分析 《走向共同富裕》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第二框题。本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第一课整体围绕“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本课“走向共同富裕”紧接第一课时,再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生动描绘了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万千气象,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
|||||||||||||||||||||||||||||||||||||||||||||||||||||||||||||||||||||||||||||||||||||
2.学情分析 学生步入九年级,生活与社会经验更加丰富,批判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始有独立自主的判断。学生能够认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同学们对共同富裕的目标和重要性都相当认可,但部分同学对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只有表面的认识,对乡村振兴事业关注不够。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以小见大,感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感受新时代社会矛盾的变化和体现,通过家乡改革变化的学习,增强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
|||||||||||||||||||||||||||||||||||||||||||||||||||||||||||||||||||||||||||||||||||||
3.目标确定 (一)情感态度价值股目标: 认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强政治认同,增强公共参与的责任感。 (二)能力目标: 能够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举例说明为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党和政府做出的努力。能够辩证地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和走向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理性回应社会问题。 (三)知识目标: 知道并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认识到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适应新变化,必须以改革精神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
|||||||||||||||||||||||||||||||||||||||||||||||||||||||||||||||||||||||||||||||||||||
4.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解决措施。 学习难点:提升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和民生政策的意义,增强责任感。 |
|||||||||||||||||||||||||||||||||||||||||||||||||||||||||||||||||||||||||||||||||||||
5.学习活动设计
|
|||||||||||||||||||||||||||||||||||||||||||||||||||||||||||||||||||||||||||||||||||||
6.板书设计 |
|||||||||||||||||||||||||||||||||||||||||||||||||||||||||||||||||||||||||||||||||||||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拓展空间:乡村振兴我参与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请探访你周边的乡村,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心声,针对乡村治理中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为乡村治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
|||||||||||||||||||||||||||||||||||||||||||||||||||||||||||||||||||||||||||||||||||||
8.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巧用乡土资源,提升教学有效性。 本框题理论性较强,离同学们的生活实际较远。所以本课在设计时打破了原有的知识框架,以本地教学资源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镇的乡村改革下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问题搭设资源与教材的桥梁,通过解读湖阳镇的各项改革措施,来推而广之理解解读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深化改革。这样的设计将抽象的理论点具化为身边的鲜活实例,更有说服力,更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挖掘学生资源,激发课堂生成性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是课程目标实施的对象,而且是我们教学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共同创造者。在了解到,课堂教学的班级中正好有来自湖阳的同学时,我将原本由老师讲述的湖阳当地采取了哪些惠民措施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设置了湖阳人说湖阳事的环节,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说湖阳现在的变化,这样的讲述更有说服力,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湖阳的惠民政策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
|||||||||||||||||||||||||||||||||||||||||||||||||||||||||||||||||||||||||||||||||||||
9.教学反思与改进 (1)运用了丰富的材料,比如图片和视频,这些材料生动形象,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剖析,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增强学生思维锻炼的力度,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2)充分挖掘了本地资源优势,对课本教材进行整合梳理,以学生的真实所知所感作为课程推进的主线,围绕学生的真实思考与困惑展开,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3)活动体验式教学,通过“公益直播,助力湖阳”“湖阳人说湖阳事”等活动的开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相对抽象的理论性知识,更加直观,易于被学生理解接受。 (4)本节课的一些环节设置中讨论活动时间不够充裕,对问题的剖析不够深入,按照课程内容,我觉得可以安排两课时进行,让学生充分讨论,充分发言。发挥好各个环节的教育引导作用,这样也可以使课程节奏慢下来,更好的掌控时间,也更便于学生接受记忆。 |
|||||||||||||||||||||||||||||||||||||||||||||||||||||||||||||||||||||||||||||||||||||
10.学习评价设计 (1)诊断性评价 在课堂设计准备阶段,通过发放“学习任务单”,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以及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可能存在的原因,由此决定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 (2)形成性评价 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活动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本环节内容的掌握和认知情况。通过课后的课堂检测及拓展作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形成性评估。 |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