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分式方程,与行程问题
所属栏目:初中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5.3.2分式方程与行程问题》建设兵团 - 第七师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15.3.2分式方程与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2019年6月12日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行程问题中有关量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寻求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提高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很有效的数学模型,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找到行程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正确列出分式方程进行求解。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诱导,实例探究,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揭示知识的发
生和形成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以“生动探索”为基础,先“引导发现”
2
后“讲评点拔”,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与障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导入新课 1.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
(1)5小时所走的路程为 千米, (2)行驶180千米所需的时间为 小时.
2.小明用3小时从A地到相距240千米的B地,他的速度是 千米/时,若他t小时行驶了s千米,则它的速度为 千米/时. 3.通过解决问题,你能说出其中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吗?
在行程问题中,三个基本量是: . 它们的关系是:路程 = , 速度 = , 时间= . 学生思考,点名回答 小结:
1、在行程问题中,三个常见的数量为: 路程, 速度, 时间. 2、他们之间的关系为: 路程= 速度= , 时间=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初步感知
例1:某农机厂到距工厂15千米的某地检修农机,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先走过了40分钟,其余人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求两车的速度。 分析:设自行车的速度是X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3X千米/时 请根据题意填写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表
3
速度(千米/时) 路程(千米) 时间(小时) 自行车 汽车
等量关系:
由学生独立完成填表,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练习: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10km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
行车先走,过了20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骑车学生速度的2倍,求骑车学生的速度. 速度 路程 时间 自行车 汽车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例2从2004年5月起某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小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 速度 路程 时间 提速前 提速后
讨论交流找到题目中的信息,教师引导回答 1 这个题目与之前的题目的区别在于? 2 这里应该怎样处理s, v?
4
3 利用表格找到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思考: 通过解答以上问题你能归纳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基本过程吗?
(三)巩固训练,熟练技能
1.甲、乙两地相距20千米,某人从甲地去乙地,先步行8千米,然后改骑自行车,共用了2小时到达乙地,已知这个人骑车的速度是步行的4倍,求步行的速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
拓广探索
两个小组同时开始攀登一座450米高的山,第一组的速度是第二组的1.2倍,他们比第二组早15分到达顶峰,两个小组的速度各是多少? (若山高h米,第一组的速度是第二组的a倍,并比第二组早t分到达顶峰,则两组速度各是多少?)
(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习了:
1 用分式方程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过程:审, 设, 列, 解,验,答。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 今天主要学习分式方程的行程问题,回顾行程问题的相关关系式。
5
(五)布置作业
书154页 第3题; 书155页 第6题 板书设计
15.3.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工程问路程=路程×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