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电荷与电流
所属栏目:初中科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_浙江省 - 绍兴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1节 电荷与电流_浙江省 - 绍兴
教材分析
“电荷与电流”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上第4章“电路探秘”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摩擦起电的现象,并了解了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今后他们还将继续学习有关电流、电路等电学知识。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已有知识的拓展与延续,又为今后的电学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内容铺垫,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电荷与电流”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八上第4章“电路探秘”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摩擦起电的现象,并了解了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今后他们还将继续学习有关电流、电路等电学知识。因此本节课既是对已有知识的拓展与延续,又为今后的电学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内容铺垫,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
在知识层面上,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并了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但是他们对于摩擦起电的本质以及原子模型还不了解。这里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在技能方面,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和探究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但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信息的归纳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这里就需要教师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中发现规律,学习新知,教师适时地做好示范、引导工作。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生产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转换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2)学习对图表中得到相关信息进行分类;
(3)通过讨论交流增强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科学探究的热情;
(2)在与同学交流讨论合作中体验相互接纳、相互欣赏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4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生产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的现象及本质;
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难点: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5教学准备
玻璃棒、橡胶棒、丝绸、毛皮、塑料吸管、支架、纸巾、泡沫、气球、各种文具
多媒体课件
6设计思路
基于学生已经对摩擦起电现象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在于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体会摩擦起电的普遍性,发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渗透“转换法”、“分类法”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本节课以“魔术——水流发生弯曲”为引入,激发学生对“如何让物体带电”动手操作的欲望。在活动一中,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和自己的现有的文具,创造出大量带电的物体,体会摩擦起电的普遍性。
物体摩擦后为什么会带电?这个问题在学生完成活动一的时候就会发现。由于摩擦起电涉及到原子内部结构的知识,有一定难度,所以,活动二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查找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后的物体带什么电呢?在活动三中,学生利用教师演示的方法,将自己创造出的带电物体与橡胶棒靠近,利用分类的知识,将结果分成两类,从而得出自然界中摩擦起电有且仅有两种电荷,且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整节课,从实验“摩擦后的物体会怎么样?”,到阅读“摩擦后的物体为什么会带电?”,再到实验“摩擦后的物体带什么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过程。学生在实验、自学中发现了新现象,解决了新问题,获得了新知识。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
《电荷与电流》一节中,教材力图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让学生知道摩擦起电的概念和原因,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第一,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魔术“将水流变弯”为导入。通过课前教师演示的魔术,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内容铺垫。选取的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第二,以问题为主线,从实验“摩擦后的物体会怎么样?”,到阅读“摩擦后的物体为什么会带电?”,再到实验“摩擦后的物体带什么电?”。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过程。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获得新知的快乐,体会科学的结论源于实验、观察,告诉学生平时要多观察,多实验。
第三,运用科学方法,体现科学本质。课堂中强调并采用了转换法、分类方法、归纳法、对比法,意在告诉学生,学习科学时要注意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领会科学的本质。
第四,及时抓住课堂资源,有效进行课堂生成。在课的最后抓住课前的第二个魔术“失败”,引出问题: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为什么不能吸引水流,失败的原因可能会是什么?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到课后再去查找答案。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 课前的第二个魔术——将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水流时,水流不能被吸引,这应该说算是实验失败,但是在后来学生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发现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能吸引泡沫,说明玻璃棒的确带电。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疑惑:老师失败的原因会是什么?而且学生中肯定存在物体摩擦后不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来说一说这些失败的实例。
2.整节课下来,发现活动三学生操作的时间较长,而且部分学生一开始不清楚该做哪一个,导致实验时间拖长。现在想来不妨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这样既可以缩短实样的时间,也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实验目的和方法。
总体来说,为了上好这节课,自己也付出了很多,但收获的远远不止付出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课堂的确是需要多反思、多研究、多推敲!
9教学过程
9.1第一学时
9.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T: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魔术?老师今天给大家来表演一个魔术。
当然我们都知道,所有的魔术背后都藏有科学原理。所以,看完之后你能告诉老师,这个魔术中的奥秘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既创设情境,抓住学生注意力,同时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魔术。)
【演示】橡胶棒靠近水流,水流没有变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水流,水流变弯。
T: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S:水流变弯。
T:是不是只有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才能做出这一现象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组。
【演示】玻璃棒靠近水流;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水流
T: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S: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水流时,水流变弯。
T:由此可见,摩擦过的物体具有能使水流发生弯折的能力,其实就是摩擦过的物体具有了能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尺去靠近泡沫
T: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S:摩擦后的物体带有了电。
(设计思路:把橡胶棒和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分别靠近水流,形成对比。再做一组玻璃棒和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水流,体现摩擦起电的普遍性。)
T: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物体是否带电。这里我们用了科学方法——转换法。
(设计思路:科学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T:你能利用老师给你的器材制造“电”吗?并告诉老师,你利用什么方法,将哪些物体带上了“电”,请把带上电的物体及时记录在你的学案上。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制造出带电的物体多。
活动2【活动】制造“电”
【活动一】学生利用现有器材制造“电”
器材: 塑料吸管、玻璃棒、橡胶棒、纸巾、丝绸、毛皮、泡沫、塑料尺、笔套、气球等
【学生汇报方法】
(设计思路:学生看了教师的“表演”后,有一种想尝试的冲动。活动1既满足了学生的欲望,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体会摩擦起电的普遍性。)
T:同学们,你们制造出了“电”了吗?告诉我你使哪些物体带了电?
S:……
(设计思路:教师将学生汇报的结果罗列在副板书上,为活动3准备)
活动3【活动】查找“起电”原因
过渡:那么为什么物体摩擦前没有带电,而摩擦后就会带电呢?请同学们阅读学案中的“小资料”,思考这三个问题。
【活动二】自主学习学案
思考:(1)没有摩擦时,物体为什么不显电性?
(2)摩擦后,物体为什么显电性?
(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设计思路:在活动1操作时,学生产生疑问:物体摩擦为什么会带电?由于物质内部结构学生还没有学过,且本节课只要求学生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所以此处是将答案直接呈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资料中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小结:摩擦起电的原因
T: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但本质上所区别,于是就命名这两种物质所带电荷为“玻璃电”和“琥珀电”。直到18世纪,美国科学家班杰明·富兰克林将“玻璃电”命名为“正电”,将“琥珀电”;为“负电”。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即:
规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为“负电荷”。
T:我们已经知道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物质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当我们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______转移到________,这样,玻璃棒_____电子,玻璃棒上正电荷的数量比负电荷多,整体带正电,而丝绸上,因为_____电子,它上面的负电荷就比正电荷多了,所以就带上了负电。你能说说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后时,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吗?
S:毛皮摩擦橡胶棒时,电子从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橡胶棒得到电子,,整体带负电,而毛皮失去电子,整体带正电。
(设计思路:通过分析,学生深入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同时激发学生想探究自己制造的带电物体带什么电的欲望,为活动三做好铺垫。)
活动4【活动】探究带电物体所带的“电”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刚才同学们又自己制造出了很多带电的物体,那么这些物体带什么电呢?不同的带电物体之间有什么相互作用呢?现在请大家先来看老师做一个实验。
(设计思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开展活动3.)
【演示】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于可旋转的支架上,让另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之靠近,观察现象。
T: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S:玻璃棒与橡胶棒靠近时,两者相互排斥;橡胶棒与橡胶棒靠近时,两者相互吸引。
T:你刚才制造的其他带电的物体靠近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请大家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试着将你刚才带电的物体靠近橡胶棒,观察并记录你所看到的现象。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靠近时,要先将被测物体充分摩擦。
【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设计思路:教师先演示,在演示中既是给学生示范实验操作要领,也为后面分类及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做好铺垫。)
【现象汇报】学生将所看到的现象汇报,教师在副板书上记录。
T:根据初一所学的分类方法,你能否将上述现象分为两类?
S:互相吸引的为一类,互相排斥的为一类。
T:我们将能被玻璃棒吸引的带电物体分为一类,将能被玻璃棒排斥的带电物体分为一类。……这些物体与橡胶棒同为一类,说明它们与橡胶棒带同种电荷,为负电;而……这些物体与玻璃棒同为一类,说明它们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为正电。而且,我们发现没有其他第三种现象,只有这两类。由此我们得到自然界目前摩擦起电只有带两种电荷,即正电或者负电。
T:在刚才实验中,除了得到两种电荷外,你还发现了什么规律?你的依据是什么?
S: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因为两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同种电荷,相互靠近时互相排斥;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异种电荷,相互靠近时互相吸引。
T:这是电荷间普遍存在的规律,我们称之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活动5【练习】归纳总结,知识内化
T:今天我们主要是:1.通过实验发现了摩擦能使物体带电,我们可以通过转换法——利用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一特性去判断物体是否带电。2.通过分类的方法得到自然界中我们规定两种电荷:一种是像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一样,叫负电;另一种是像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一样,叫正电。3.通过阅读知道了摩擦起电的原因是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4.通过实验推导得出同种电荷是互相吸引,异种电荷是互相排斥的。
【习题】1.有甲、乙、丙三个彼此绝缘的带电小球。当甲、乙两球靠 近时表现为相互吸引,当甲、丙两球靠近时表现为相互排斥。若乙球带正电荷,试分析甲、丙两球的带电情况。
2.根据下图中各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判断甲、乙、丙三图中的两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设计意图:点名两个物体相互吸引的可能性有两种:1.两物体带异种电荷;2.有一个物体不带电。)
活动6【作业】知识深化,拓展延伸
T:在前面制造“电”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不少物体通过摩擦后不能带电,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课后继续去阅读资料、动手实验去寻找答案。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