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东北三省,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所属栏目: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粤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湖北省 - 荆门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教学设计
课 题 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课标要求 能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粤人版2013版部审义务教育教科书,本节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本节教材虽然篇幅较长,但图片占比大,文字内容较少,因此安排1课时完成本节内容的教学。
本节教材正文部分共提供了9幅图片或地图,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以及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给学生以直观印象。教材还提供了一则案例和三个活动方便教师拓展外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懂得了读图的方法与技巧,对地理现象拥有一定的描述与归纳能力。但是,部分学生对地理概念比较淡漠,地理语言不规范,地理问题分析能力不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教学过程中的也应针对性设计有难度差异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结合地图和资料概括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综合思维)。
2.能够通过搜集整理资料说明湿地的重要作用,说明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分析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的条件
重点突破:首先回顾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总结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使学生能从材料中归纳出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难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成因
难点突破:以播放纪录片为引入再补充文字和图片材料,让学生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直观的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比较法、归纳法、联想法 教学工具 地图册、PPT、教学短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读东北地区的
地形图、气温与降水量图,让学生从地形、气候
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气温与降水量图,回顾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复习旧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
等方面回顾东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气候特征。 好铺垫。 目标展示 展示学习目标,注意提示
学生相关的地理核心素养。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
让学习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探究学习 确定东北地区自然地理
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其分布、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等五个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按照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探究一: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东北地区气候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湿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利弊影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补充。
然后复习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最后引导读东北地区土壤分布图
提示学生黑土的特性,引导学生思考土壤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探究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其分布
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互动探究并且回答问题。 探究一:
回顾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气候湿冷,气候夏季短,促而温暖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干燥。
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2.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但病虫害较少;
4.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品质高。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山区林地面积广阔,适宜发展林业;
2.东北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面积大。
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地生产力高,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
探究二: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其分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设计体现难度差异,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互结合的探究学习环节。 通过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课本37页活动的问题 探究三: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先引导学生概括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再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归纳出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一:据统计,东北大米目前占据我国大米市场25%的份额,在南方的一些粮食输入地区,东北大米的销量也逐年增加。而在全国十大知名大米品牌中,东北就有数个大米名牌入围。尤其是黑龙江五常的稻花香大米,早已成为东北大米走向全国市场的典型代表。 材料二:纪录片《航拍中国》中关于“北大仓”的片段。
探究四: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东北农业生产的特征
材料一:2017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到1203.76亿斤,实现“十四连丰”,连续7年位居全国首位,
读图并回答问题
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类型分布的规律: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因地制宜。
探究三: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1、气候:雨热同期,病虫害少;
2、地形:平原辽阔,耕地多;
3、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4、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探究四: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征
从材料中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特征
材料二:东北地区是我国长期以来重要的商品粮生产,粮食调运和商品粮储备基地。素有中国 “粮食市场稳压
连续5年稳定在1200亿斤以上,有效发挥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来自黑龙江省农委的数字显示,到2017年该省已建成5957.7万亩生态高标准农田;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8%,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打造五常、庆安、宁安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单位,建设1000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园350个,先进农业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93亿亩次以上。
探究五: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的案例,让学生结合三江平原的变迁,谈谈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平原
教师总结: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器”之称。现有耕地3.76亿亩,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80%以上,年约有700-900亿kg粮食产出,商品率高达50%-60%,占全国商品粮总量1/3以上。 材料三:
探究五: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阅读课本第39页的案例:三江平原的变迁,谈谈如何利用和保护三江平原?
(1)综合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退耕还湿,保护湿地;
(3)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将本节所学知
识整理成思维导图。 画思维导图,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让学生弄清知识结构。 课堂检测 通过题目测试学生知识
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反思不足之处。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
思考并回答问题,反思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2.下面对于东北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通过题目反馈课堂学习情况,通过情况
业生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C )
A.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B.本区适合种植冬小麦 C.东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大型农业机械生产
D.东北地区气温低,不适合水稻生长
( B ) A.气候雨热同期,农作物能一年二熟 B.地势平坦,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粮食基地
C.气候寒冷,经常遭受低温冻害,粮食产量较低
D.土壤肥沃,水稻、小麦、油菜、甘蔗产量最多
反馈及反思改进后续教学。 板书设计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回顾: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1. 地形 2. 气候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 2.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3.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但病虫害较少; 4.农作物生长周期长,品质高。 二、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其分布
1.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林业
2.分布的地区:种植业—东北平原;林业—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3.规律: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因地制宜。 三、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1.自然条件:(1)气候:雨热同期,病虫害少;(2)地形:平原辽阔,耕地多;(3)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4)水源: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1)劳动力充足(2)交通便利(3)机械化程度高(4)国家政策支持
五、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可取之处:1.依据课标设计的教学目标可操作性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2.经过课堂教学的检验本节课的重难点的确定是正确的,课程结构设计比较合理;3.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问题,学生参与度高;4.整体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时间还给学生。
不足之处:1.课程资源的种类不够丰富,挖掘深度不够;2.学生的自觉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