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宋庆龄故居,樟树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广西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广 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激起“喜爱”。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一起读读课题。——(生
齐读课题)。
2.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1到3自然段,知道宋庆龄同志拒绝了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不愿意将小房子换成大房,是因为(齐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喜欢这两棵树,应该怎样读呢? (语速慢点,深沉一些)指名读、齐读。
4.这是两棵什么树?(樟树)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至于宋庆龄同志这么舍不得它们而不肯搬家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近樟树,去领略樟树的魅力吧。
二、感悟樟树“形象”,体会樟树的蓬勃。
1.出示宋庆龄故居的图片,初步感知樟树的外形特点。 这就是宋庆龄的故居,在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棵樟树,看到图片上的樟树,你想到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们呢?
(茂盛、粗壮、郁郁葱葱、枝繁叶茂、蓬蓬勃勃„„) 2.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樟树的呢?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现在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师引:一年四季,365天,樟树要遭受多少磨难啊!夏天,会有那骄阳的炙烤,暴雨的袭击,冬天,会有那刺骨的寒风,冰雪的侵袭,可他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你能用“无论„„总是„„”的句式来说一说樟树会遭受哪些磨难吗?
句式训练:无论( )还是( ),它们总是那
2
么蓬蓬勃勃。
师小结,就如你们所说:
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是烈日暴晒还是狂风暴雨,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冰天雪地,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无论„„总是„„”一对普普通通的关联词,表现出的却是樟树不普通的品格,不管环境多么恶劣,条件多么艰苦,它们总是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让我们一起赞美这两棵生命力旺盛,长得蓬蓬勃勃的樟树吧。(学生齐读)
8.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这是两棵长得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樟树,怪不得宋庆龄说,齐读—— “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三、比较评议,品味樟树的“精神”。
过渡: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长得蓬蓬勃勃,更是因为樟树有它们的可贵之处。
现在哪个小组给我们展示第五自然段的学习。
(1)圈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2)引读:(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 (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3)樟树活着时有香气,枯死时香气不退,制作成家具的时候香气仍然不变,这样的香气就叫永久保持的。这是多么可贵呀!谁能读好这段话(指名读,评读、齐读)
3
3. 同学们,在第5自然段里,课文主要是写樟树的,可是为什么又要写其他树呢?
出示: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1)学生自由读,谈体会。
(2)作者写石榴树的招虫更能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这就是写作中的对比写法,以后,我们写作文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一特点,也可以像作者这样,采用对比的写法。这样给读者的印象就更为深刻了。)
(3)对比读,加深理解。女生读石榴树的部分,男生读樟树的部分。
4. 同学们,你们现在明白了吧,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樟树的香气永久保持,而且能够驱赶虫类。如果说充满生命力是它的外在美,那么香气永久保持,能驱赶虫类就是它的内在美了。这样的樟树,宋庆龄怎么会不喜欢呢?怪不得她深情地说,齐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四、交流讨论,体会 “共同的精神”。
过渡:宋庆龄舍不得离开这两棵樟树,每天看着樟树,激励自己做一个像樟树一样的人。那么,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 出示人物肖像图片。说说宋庆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高贵、美丽、慈爱、温柔、典雅„„)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生结合资料谈对宋庆龄的印象:一身正气、爱国爱民、坚强、勇敢,有气节,正直无私,让敌人畏惧„„)3.宋庆龄不仅外形美,品格也高尚。她和樟树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4.生交流,师小结。
宋庆龄一生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就如同樟树一样蓬蓬勃勃;
宋庆龄一身正气,让敌人害怕,就如同樟树的香气能驱赶害虫; 宋庆龄高贵品质永留人们心中,就如同樟树香气永久保持。 5.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樟树已不仅仅是樟树,她早就成了宋庆龄的化身,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了一位美丽、高贵的女性,看到了一位永葆革命青春、一身正气的战士。所以,引出最后一段,齐读第6自然段。
6.现在你明白了,人们瞻仰宋庆龄的故居时,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了吗?(人物和樟树留影,就像和宋庆龄同志留影一样,表达了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7.同学们,这篇课文,表面上是写樟树,实际上是写谁呢?
课文表面上是写樟树,实际上是写宋庆龄。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在这里是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这种表面上写一个事物,实际上却是通过这个事物来写人的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在今后的作文里,我们也可以像作者这样,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去写一个人。
8.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对比写法的作用,也了解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不仅了解了樟树的特点,还了解了宋庆龄同志的崇高品格。课后,让我们继续走近宋庆龄(出示课处阅读作业要求),你一定会发现看似平凡的女性身上许多不平凡的地方。
5
五、课后作业:
1.搜集一些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她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品质。
2. 用“无论„„总是„„” “只要„„就„„”造句。 六、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坚贞不屈 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 香气永久
借 物 喻 人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