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听听,秋的声音
所属栏目:小学语文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安徽省 - 马鞍山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7课《听听,秋的声音》安徽省 - 马鞍山
2019年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稿纸
册数:统编三年级上册
7*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于这个学段的孩子来说,诗歌续写是难点,因此,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以及边读边想象的策略进行突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道别”、“叮咛”、“饱满”等词语的意思。 3.能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与美好。 4.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学习目标
我能通过朗读,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想象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边读边展开想象,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体会秋天的活力美好。 教学难点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歌,走进秋 1.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明确略读课文学习提示中的要求。
3.出示学习目标:我能通过朗读,从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中想象秋天的美好。 4.出示自学提示,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笔圈画出你听到的声音。 【设计意图】本课为学生接触到的第二篇略读课文,让学生明确略读课文的要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之前在《不懂就问》里学到的方法。 二、生诵读,聆听秋
1.小朋友们刚刚已经与秋天的声音有了亲密接触,现在,谁愿意用你的朗读再一次带大家去听听秋的声音呢? 2.指名分小节读诗歌。 3.交流听到的声音并板书。
【设计意图】本课为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在关注学习提示后充分朗读并交流听到了哪些秋天的声音。 三、再读诗,想象秋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读到这些声音,你脑海里浮现了什么画面? 2.同桌交流分享想象到的画面。 3.全班交流 预设一
(1)我仿佛看到了黄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黄叶会对大树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2)理解“道别”的意思。
师;课文里有个词语和它的意思很接近。引导学生找到“告别”。 (3)举一反三知道说谢谢可以叫“道谢”,说对不起可以叫“道歉”。 预设二
(1)我仿佛看到了蟋蟀振动翅膀和阳台告别。
师:蟋蟀,百日虫,夏季出生,秋后死亡,它的这一告别可就是永别啦。让我们带着这种留恋和不舍读一读这一小节。 (2)学生读这一小节。 预设三
(1)我仿佛看到了大雁往南飞,对大自然的小动物们撒下了一阵暖暖的叮咛。 (2)它飞呀飞,飞累了,落到草地上,它会对小蚂蚁叮咛些什么? (3)它飞呀飞,口渴了,来到池塘边,它会对小青蛙叮咛些什么?、 师:大雁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小动物们。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平时会叮咛你们些什么呢?
(4)学生发言
师小结:像这样包含着关心和爱护的话语就叫做叮咛。联系了生活实际,我们更好的了解了“叮咛”的意思。
4. 秋的声音无处不在,它在——学生齐读第5小节。 5. 推荐两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通过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融合,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可以借助图片、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了解词语的方法。 四、听秋声,写秋音
1.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播放音频,看画面,听声音,说一说听到了哪些声音。
2.仿写,当当小诗人。课件出示:听听,秋的声音,_____ ,“___”,是___________ 。 3.学生交流自己创作的小诗。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通过观看画面,聆听声音,将情境深深的印在学生脑海中,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师总结,寻觅秋
1.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交流收获。 3.自选作业:
(1)爱读书的你,可以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秋天的声音。 (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设计意图】开放性的作业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