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所属栏目:小学数学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练习一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北京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加与减(一)练习一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习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数学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一
相关 领域 数与代数
教材 北师大2011课标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全面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将知识发展过程与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活动统一起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数感,提出:能估算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在本节课中,通过给小熊猫错题辨析,对比练习中发现退位减法与不退位减法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数感。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练习课。本节课中主要巩固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发现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的关键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和减数个位上的数的联系。
2
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样,20以内退位减法对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领域的数学知识十分重要,是小学数学最为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破十法、连减法、想加算减法。还需要让学生初步感悟所蕴涵的规律,能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一些算式排列的规律。重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并引导他们逐步优化算法。教材注重相关练习题目的对比。 2.学情分析
学生能借助摆小棒操作、画图等方式,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对部分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计算十几减9、十几减8时,更喜欢用“破十法”,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正确率也相对较高:计算十几减7、6、4、3、2时,更喜欢用“想加算减法”;而计算十几减5时,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人数基本相当。针对不同的题目,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并加以比较和优化。学生体会到:同是退位减法,由于参与运算的数据不同,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能逐步做到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学生达到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仅靠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根据练习题目之间的联系及其蕴含的规律合理灵活地进行推算。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在平时口算中,出现将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和减数看反了计算的情况,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点拨、引导和训练。 3.我的思考
(1)如何在练习课中解决学生存在的口算问题?如何发散学生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在计算的练习课上如何将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形成计算技能有效结合?是否可以用算式的对比,发现算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算式的对比训练学生思维,带着数学眼光去观察,初步培养学生数感。怎么在练习课中发挥孩子的思考?把数学思考的空间给孩子打开,让他在学习数学学习中,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历自己创造,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总结归纳的过程。如何达到以上的目标,这成为我这节课的思考。
(2)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创设有趣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玩中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很新奇,课堂中学习的注意力也相对不能集中。他们的特点是:好动、精力不集中、对一切感到新鲜有趣,他们往往从兴趣出发,对待感兴趣的事情,很专注的参与。兴趣是学生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的先导,是心理发展的起点。因此,在我的课堂中,如何创设学生喜欢的轻松、有趣的课堂?怎样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这也是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3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算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口算练习、辨析对错、猜错因、抢卡片、写一写等多种形式,发现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和减数个位上的数的联系,培养学生数感。
3.训练学生思维,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自觉进行检验、验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20以内退位减法的练习课。 2.我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快打个招呼吧。
【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二、巩固算理、算法 (一)判断
1.小熊猫做了几道题,想请你们当小老师,帮它看看它做得对不对。
2.各位小老师快来帮它判一判,做对了就大声地告诉他对,做错了也要大声告诉它错。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了。(9-1=8;15-5=10;17-6=11;12-7=15;16-9=13;14-5=11)
3.小熊猫竟然连错了3道题,它一定是遇到了困难,我们快帮帮它。(贴算式) (二)说理 1.12-7=15
(1)先来看12-7,谁来帮小熊猫讲一讲应该怎样计算?
生1:破十法。2减7不够减,12分成10和2,10减7等于3,3加2等于5。
你能上前面边说边写一写破十法的过程吗?我配合着你摆小棒,一起给小熊猫讲一讲。 在破十法过程中请到10来帮忙。 (2)谁还想教教小熊猫其他的方法?
生2:连减法。把7分成2和5,12减2等于10,10减5等于5。
连减法的过程中,我们也请10来帮忙,我记得学进位加法的时候我们用的是凑十法,还是请10来帮忙。10的作用可真大,数朋友之间互相帮忙计算就变简单了! (3)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想加算减法。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了共同的答案12-7=5。看来它确实算的不对。同学们讲的真清楚,小熊猫你可一定要学会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啊。
【意图: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16-9=13
(1)可是,光告诉它计算方法还不够,我们还得帮它找找错误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第二题,哪错了?猜一猜小熊猫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把16-9看成19-6了。
(2)我们请上计数器朋友,谁来在计数器上摆出19-6的过程?
4
这是多少?
减6怎么摆?
原来13是这样得来的。
(3)这回谁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摆一摆16-9的过程? 生:再摆10个行吗?
他在这犹豫了,谁知道他为什么犹豫了?
生1:个位上有个6个珠子,没有9大,减不了。 生2:个位上6个珠子,不够减了。
(4)把1个十当成10个一,用10个一减去9个一,剩下1个一,加在个位上,这1个珠子的身份发生了改变。7是这样得来的。
(5)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算式。这两个算式太像了,怎么刚才十位上的1还在,这里面的十位上的1就没了呢?
生1:16-9减数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大了,不够减,十位上的1没了。
生2:19减6,9比6大,十位上的数保住了。16减9,6比9小,十位上的数就保不住了。 (6)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交换,算式的计算方法可就变了。
【意图:明确算理,对比区分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 3.14-5=11
(1)我们再来看看小熊猫的第三道题怎么错了? 生:把14-5看成了15-4。 (2)第一道题看成什么了呢? 生:把12-7看成了17-2。
(3)看来,这3道题都错在了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和减数看反了。 【意图:错因归一,在口算时要认真审题。】
4.小结:你们不仅教会了小熊猫正确的计算方法,还帮它找到了错题原因,你们太了不起了,相信你们自己算的时候一定能够计算正确。
5.现在,你想提醒小熊猫在计算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1:我给小熊猫提的建议:不要马虎,不要粗心。 生2:我给小熊猫提的建议:先看好算式,再写得数。
生3:我给小熊猫提的建议:不要着急动笔,先看清题目,再动笔。
生4:我给小熊猫提的建议:不要像我以前那样,我经常把加减号看反了。 生5:我给小熊猫提的建议:算式不要看反了。 小熊猫,做题时一定要看准啊!
【意图:学生分享反思和收获。】
【课中休】我们和小熊猫一起休息一下,全体起立。
三、游戏练习
(一)淘气的7——练口算、渗透“变化”
1.小熊猫抱着淘气的7做游戏呢,你们想不想一起玩呢?淘气的7不想永远做差,你看它跑到哪去了。在这个游戏当中,7扮演什么角色?
生:减数。
上面这些数他们是什么角色? 生:被减数。
这个游戏就叫帮淘气的7找差。 2.一起来帮它找差。准备好了吗?
5
3.你可得看准了,它想和哪个被减数搭配。
4. 如果咱们把被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那它们相应的差怎么排队呢? 生:差也要从小到大排队。
5.这里面也有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你能找到吗?
生:12-7到16-7都是退位减法,12-7到16-7都是不退位减法。 6.我们再来看看差,退位减法的差怎么样? 生:退位减法的差小于10。 不退位减法呢?
生:不退位减法中,10没有去帮忙,不退位减法的差大于10或等于10。
【意图: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培养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
(二)抢卡片
1.接下来,咱们和小熊猫做一个抢卡片的游戏。你们抢得数大于10的卡片,如果卡片得数大于10,你们就喊“我们要”;你们抢得数小于10的卡片,如果卡片得数小于10,你们就喊“我们要”。如果卡片得数等于10,老师要。准备好了吗?(18-3;13-4;12-2;11-8)
你为什么要?
生:18的个位比3大,不用10来帮忙,所以差比10大。 你为什么不要?
生:个位上的数比3大,我们要差小于10的,所以我们不要。 2.15-□(方框里填一个数字) 这个谁要?
(1)你们想要吗?你们也想要?就由你们来设计算式,让这个算式能够属于你们组。能设计几个就设计几个,如果有时间你还可以为对方组和老师设计算式。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想的?
生1:15-1大于10,15-2大于10,15-3大于10,15-4大于10。 用上小窍门不仅设计出1个算式,还设计出一组算式。 还有补充吗? 生2:15-0。
3.15-□=
这个算式哪组要?
生1:15减一位数结果是两位数,所以我们要。 如果你们组也想要,这个差得是什么样子? 生2:15-□=□,差是一位数。
【意图:提升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数感,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
四、总结提升
1.看到15-7这个算式你都能联想到什么? 生1:我想到了7+8=15
生2:我想到了5减7够不够减。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5 17 19 12 16 13 18 14
6
生3:我可以想到了15分成10和5,10减7等于3,3加5等于8。
2.小熊猫和大家一起学习,它的收获可真不小。我们在帮助小熊猫的过程中,小熊猫也帮助了我们。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像今天这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意图:让学生进行思维畅想,让学生想象,形成思维导图,将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使碎片化的知识变成有序的、系统的知识网络。】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量规
1. 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题目。
2. 能够正确判断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题目的正误。 评价方式
1. 访谈: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 后测:
12-4= 14-7= 12-6= 15-7= 17-3= 13-7= 17-9= 19-7= 14-4= 15-6= 16-3= 16-9=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过去的练习课将书上的题目做一做、对一对,但是本节课是基于学生情况,针对学生问题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本节课在练习中发挥学生的思考。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把数学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打开,让他在学习数学学习中,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历自己创造,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总结归纳的过程。在练习课上,将算式进行对比和联系,借助计数器巩固算理,突出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区别。将零散的知识连成线,再结成网,是碎片化的知识更加有序、系统化,使学生一通百通。
为学生设计轻松、愉悦的课堂活动,如:当小老师给小熊猫判判口算;为淘气的7找差;和小熊猫一起抢卡片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课堂设计思维导图环节,“看到15-7这个算式你都能联想到什么?”发散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数感,提高计算能力。让数学书越学越薄,将知识梳理成几条线索并形成知识网络,从而也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