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深度空间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5课《深度空间》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深度空间》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年 级 五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第15课
相关领域
欣赏·评述
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学习主题
绘画中的空间
1.单元内容分析
《深度空间》和《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是两节递进式呈现的课程内容,它们均出自北京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同属《绘画中的空间》主题单元。本单元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在中外绘画作品中的表现,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在绘画中表现物象深远空间感的方法,结合欣赏•评述活动理解感悟创作主题、意境与表现深度空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实现将同一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从欣赏•评述领域延伸到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搜集相关主题信息,并分析使用信息,在与团队成员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向大家分享独特的见解,获得学习伙伴的认同,并在理解空间表现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主题绘画创作,使知识和收获向递进式发展。
2.学习者分析
本单元学习面向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注意到远距离物象存在“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在以往的美术学习中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空间表现方法,如遮挡、穿插的表现,还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距离、方位等。但学生对透视现象和规律等美术知识一知半解,对在绘画中如何表现深度空间,以及表现空间的意义和作用更缺乏全面的认识,更不能以此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可以采用学生已掌握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以“绘画中的空间”为题进行深度研究,以此促进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视现象及规律,认识中外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对纵深空间的不同表现方法,感悟表现
深度空间与绘画主题、作品意境之间的联系,可以运用美术术语进行欣赏与评述,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有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作品、辩论赏析等过程,运用描述、探究、讨论、评价等方法,欣赏表现深度空间的中外绘画作品,进而以绘画的形式创作一幅表现深度空间的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形成留意生活现象的意识,有进一步欣赏、表现艺术作品的愿望,并能建立接纳尊重多元文化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培养在小组活动中尊重他人,勤于思考,敢于表达、乐于创作的习惯。 重点
了解空间透视现象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方法,用美术术语分析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思想观点,并以深度空间为题进行创作。 难点
深入体会画家表现深度空间与创作主题和绘画意境之间的联系,并结合体会进行创作。
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深度空间
近大远小 透视现象 2课时
通过直观图像了解绘画作品中表现深度空间的视觉规律,认识中外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对纵深空间的不同表现方法、文化表达的差异性,感悟表现深度空间与主题思想以及作品意境之间的联系。能够通过分析与讨论,运用美术语言评述表现深度空间的作品,通过分析、评判表达自己的观点。
了解、感受近大远小等透视规律,通过直观图像学习美术作品中的绘画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表现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画一幅有空间感的画。
深度空间 1课时
绘画中的空间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本课学习以此为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设置欣赏辩论会,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构新知。
2.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京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5课的学习内容,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和《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一课同属《绘画中的空间》单元学习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的美感,了解中西方在透视现象中的不同表现方式,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在空间处理的方法上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对比观察中西方经典作品,使学生关注平面绘画中空间表现的鉴赏方法。
3.学习者分析
本课面向五年级学生,他们在课前已经掌握了绘画中表现遮挡、穿插关系的方法,会用语言描述物体的距离、方位等。但学生对于在平面绘画中如何表现立体空间,以及透视现象相关知识等缺乏全面了解,希望通过本课中对相关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分析有所收获。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了解绘画作品中表现深度空间的视觉规律,认识中外艺术家在绘画作品中对纵深空间的不同表现方法,感悟表现深度空间与主题思想以及作品意境之间的联系。
技能:能够通过分析与讨论,运用美术语言评述表现深度空间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作品、辩论赏析等过程,运用描述、分析、讨论、评价等方法,欣赏表现深度空间的中外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留意生活现象的意识,有进一步欣赏艺术作品的愿望,并能建立接纳尊重多元文化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培养在小组活动中尊重他人,勤于思考,敢于表达的习惯。 重点
觉?
3.出示生活中具有空间感的景象。
设问:这些图片源自我们生活中的景象。为什么一张平面的图片能给我们深度空间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就走入深度空间一探究竟!
(时空穿梭动画) 4.出示课题:《深度空间》
回答:有了空间感。
欣赏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图像创设情境,力图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景象中,让学生观察空间感这种视觉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欣赏名作 了解透视 1. 引导赏析《村道》作品。 设问: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画家是如何表现出画面空间感的?
板书总结: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疏远密。 小结:画家通过刻画树木、道路、两侧的建筑的变化表现出有深度的空间感。这就是人眼在观察远距离物象时的一种视觉现象,我们只要把这些现象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绘画中的空间感就立刻呈现出来。 对比观察图片。
道路、树木、建筑都有远近的变化:近处的与远处的树相比,从
高变低;道路由宽变窄;远处的建筑非常小。
得出结论: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疏远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欣赏名作,通过对图像的识别,对比观察发现平面作品中空间表现的奥妙所在,引导学生从中了解透视现象及规律。 探究活动 分析空间
1. 魔术变化增强空间感受。 演示:我来给大家变个小魔术。课件演示——将《村道》的直观图像换成抽象线条,你还认识这幅画吗,变成线条后,空间感的强弱有什么变化? 观察感受 回答:变为线条后,更加清晰的表现出深度空间的透视感。
讲解:通过线条,我们可以分析更多有空间感的画面。 2.组织活动分析《最后的晚餐》 ⑴介绍名作出处及背景知识。 课件演示:将线条变化后,出现了一座建筑。 设问:这是意大利米兰的圣玛利亚感恩修道院,在这古老的建筑里有一幅世界知名的壁画,最中间的人说:“你们之中有人出卖了我”,这就是达·芬奇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最后的晚餐》。这么多人在一起吃饭,他们会在怎样的空间里呢?
⑵探究活动—为名作选背景。 给每组准备《最后的晚餐》的人物图卡,请学生组内讨论,对比三个不同的背景。 设问:你认为哪个背景空间感最强?为什么它的空间感最强?对比看看画家的作品。
(3)深入了解空间表现与主题的关系。 设问:你觉得,这幅作品的主要人物是谁?在画面背景中表现出深度空间起到了什么作用? 动手活动:引导学生沿建筑结构线用手画一画,发现空间表现的秘密。
观察了解进入情境。
小组参与,展开讨论, 发表看
法。
代表回答:有窗户的背景更能体现出空间感的延伸,因此它的空间感最强。
观察回答:中间的是耶稣。
追问:你发现达﹒芬奇在画面中表现出空间感的用意了吗?
追问:耶稣是作品的主体形象,这样的画面安排我们称为什么?
小结:这样的空间表现可谓是一举三得。
设问:这幅作品还有藏着一个秘密,请同学们欣赏完这段视频后告诉大家你又有了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播放视频——展示整个画作所在的空间环境。
小结: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展现了深远的空间,同时将画面中的空间与真实空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周围环境,同时我们的目光也会不由自主的落在耶稣的身上,突出了主题。
用手画延长线。
思考回答:将这些线条延伸后发现它们都指向了耶稣的头部,作品中对空间感的表现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主要人物身上。
思考回答:不仅可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还将耶稣从众多人物中凸显出来,突出了画面的主题。
思考回答:构图,画家巧妙地利用空间表现进行画面的构图,这也是达﹒芬奇这幅作品的奇妙之处。
欣赏了解
思考回答:我发现这幅画作中表现出的空间与建筑中真实的空间完美的融合,贯通了整个大厅,站在画前,我们仿佛穿越到画中与画中的人物一同在用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参与选择活动,既加深了对空间透视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图片和视频中选择有用信息,与同伴合作分享交流,选择判断、发表见解的能力和习惯,解决了教学重点。
辩论活动 自主评述 1.画作选择关注中西方文化。
设问:我们欣赏了西方的油画作品,了
解了深度空间在作品中的运用,那么中国画里有没有这样的深度空间表现呢?
设问:请打开书欣赏 《转战陕北》和《莲塘》两幅作品,你比较欣赏哪一幅作品? 请你举手示意。
2.开展“深度空间辩论会”活动。
翻开书欣赏《莲塘》与《转战陕北》,对比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
⑴宣布活动组织方法 ①重新分组:根据学生选择重新分组,喜欢《转战陕北》的学生坐到1、2组,喜欢《莲塘》的学生坐到4、5组,有些犹豫不决的同学可以坐到6组。 ②宣布活动规则: a.根据自己选择的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注意倾听发言。 b.辩论精彩的小组,会得到一颗五角星作为加分奖励。 ⑵辩论组成员展开研究性学习 指导研究性学习: ①每个组内都放有一台电脑,请小组同学围绕电脑PPT中的问题展开对画作的深度研究; ②在讨论中推举一位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的辩手代表你们组向大家讲解研究结果;
③争取那些犹豫不决的同学到你方阵营。
根据选择重新分组。
倾听要求。
以组为单位,借助媒体资源,
展开研究性学习。 《转战陕北》小组问题: 1.你觉得画中主要表现的是什么?画家是通过哪些方法传达给你这种感受的?如果没有发现继续向下翻看哦。
2. 如果我们把人物去掉,你觉得怎么样?
3. 这是一张延安的老照片,你觉得画家石鲁的灵感来自哪里?
4. 你觉得画中都用到了哪些国画技法表现的?近景为什么会采用赭石和朱砂色呢?作者为了突出什么?如果我们都用墨色能不能传达这种你看到画面的感受?
5. 你觉得画中近景和远景画家在使用墨色的处理上一样吗?这样处理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
学生结合课前资料展开讨论,根据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
《莲塘》小组研究问题: 1. 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中的莲塘和照片中的莲塘有什么异同?提示:可从疏密、空间感的表达、色彩等方面比较并说说自己感受。
2. 与吴作人的《睡莲》对比,两幅画都是中国画作品形式,在视觉效果上有什么不同?能否从色彩、构图等方面谈一谈。(以下这些词汇也许有助于形容这两幅作品,更希望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评述。明丽、清新雅致、淡雅 、空间感强 、 富有情趣、有真实感、留白富有想象力…)
⑶开展辩论会。
①请主辩手走上辩论台,综合小组成员研究的结果向大家作介绍。根据本组作品,通过课前查找资料,从作品背景、画家经历、对作品空间感的分析等方面简单介绍,并从作品中的线条、构图、色彩等方面表达对深度空间作品的理解。
②在学生讲解中教师做提升性指导: a. 描述画面内容阶段:第一印象、作品内容的组成、主题、形象、材料等。
b. 画面形式分析阶段: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
c. 作品内在解释阶段:指导学生对作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尝试运用审美联想,体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与作品的内在意义。
d . 作品评价阶段:对作品价值的判断各抒己见。
3. 结合课前资料和本页其它作品,说一说林风眠的《莲塘》画风所受的影响。林风眠吸取了中西绘画中的哪些因素而独创自己的画风?哪幅画更有空间感?为什么?
4. 林风眠画了很多跟睡莲有关的作品。中国传统风景画常常富有诗情画意,借景抒情,你认为林风眠的这些受西方影响的画作里有吗?结合画作具体说说是通过哪里感受到的?你能从《莲塘》里感受到怎样的气氛和情绪,能否结合课前搜集的林风眠的坎坷的一生的经历来试述从《莲塘》里感受到的心境?
学生分组后,主辩手到讲台前介绍、分析发表对自己组作品的看法。
《转战陕北》小组阐述观点: 1.画面中描绘了崇山峻岭,毛主席站在近处的山上眺望远山,这是一场历史上成功的战略转移。
2.作品中的背景视角独特,既有仰视又有俯视,通过皴擦的线条,前景竖线条,远景横线条,表现了中国画中的高远与深远的空间感。
3.画面中的人物虽然很小,但背景中起伏的山峦,衬托出画面中毛主席气势磅礴的伟岸形象。
4.在朱砂与赭石色的运用下,前面的山峰显现出好像被太阳照耀的感觉,同时凸显了革命风采。
《莲塘》小组阐述观点: 1.画面中表现了一幅安静优美的莲塘景象,通过近大远小的莲
③两组同学在倾听对方发言后,可以向对方提出疑问,展开讨论。
小结:中国画在空间感的表达上更讲究一种意境,而西方油画作品更多的是从真实的空间感上来反应现实,这就是中西方对深度空间不同的表现方式。
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生发言有条理、会用美术术语分析、作品中的深度空间给人带来的意境等方面肯定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花和莲叶变化,表现出了一种深远的空间。
2.画家留过学,受到了西方画派的影响,作品中显现出光影的变化,不是一幅传统中国画,给人一种中西方结合的大胆创新的艺术精神。
3.色彩上突出了明暗变化,近实远虚,水天一色,望过去有一种无线辽阔之感,这又是中国画体现出的意境之美,同时又表现了中国画中的平远。
学生倾听对方小组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
设计意图:举办辩论活动,为学生搭建主体地位的舞台,学生通过此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与同伴合作研究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发言,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理解中西方文化表达方式的不同,解决教学难点。
小结内容情感升华
设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你可以从课前的调查和现在的感受来说一说。
设问:今天我们在这里的辩论其实是对作品的赏析和解读,你能评论一下本组同学和对方小组同学的表现吗?
小结:通过今天大家的辩论,我们深入的了解具有深度空间的艺术作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发表独特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欣赏评述水平,我为同学们的表现感到高兴。我们也感受到画家利用深度空间在创作中的作用,同时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
各抒己见,发表见解。
自评与互评。
情感的升华。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做总结性发言,增强学生对收获的知识,提升审美素养的成功感受,培养学生建立开放、宽容的审美观,形成自己的审美倾向,同时养成欣赏、尊重学习伙伴的情感意识。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一、课堂内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表现。教师肯定学生大胆的质疑和对作品独到的理解,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价值。教师的评价方式多样,可以肯定或补充学生回答,也可以鼓励思辨、推动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对作品的认识与感悟等。
2.学生互评。学生评价对方辩友表现,通过聆听、质疑或欣赏辩友发言,体现相互尊重的辩风。
二、课后学习效果评价问卷
你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初赏能够发现作品中的空间感 [单选题] ○能快速发现 ○经提示后可以发现 ○无法发现
2.能够理解深度空间在创作中起到的作用[单选题] ○能理解并有独到见解 ○通过辩论会后理解 ○不能理解
3.能够用构图、色彩等美术语言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和解读 [单选题] ○熟练掌握 ○一般掌握 ○没有掌握
4.能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单选题]
○我可以自由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
○不太敢于表达 ○不敢表达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特色:
1.大胆尝试更为自主的评价方式,结合辩论会等丰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依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欣赏评述现状,将课前资料调查与课堂小组自主探究活动,加上教师适时地指导与鼓励,逐步推进辩论会,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零散、无序向有条理、有针对性的欣赏评述转变。同时由主辩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互相提升。在提升思辨能力和评述能力的同时,培养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的学习态度。
欣赏﹒评述课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作品分析难以深入,不知道如何表达见解,因此在本课中采用“辩论会”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同时也培养学生倾听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学生在辩论中互相学习欣赏作品的方法,例如: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来欣赏作品。同时能结合创作背景、画家个人经历,结合中西方文化,从作品的空间感表现方式和对深度空间的运用方式上发现不同,从而深入解读作品,感受不同的深度空间之美。
2.研究性学习方式促学生全面发展
课前布置调查任务,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为课上学习做好知识的储备。课上教师为学生搭建的欣赏评述的阶梯,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分析中西方作品中如何表现空间,发现画家如何能更巧妙的扩大这种空间感,使空间感在创作中运用的更加完美。在“辩论会”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地位的互换,以学生为中心,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感受中国画中表现出的平远、高远与深远的意境美,对中西方文化艺术作品中空间感的表达方式有了不同的理解。
教学反思:
课前思考时,我希望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既要课堂内容有趣,吸引学生,又要引起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分析。从课堂的生成情况来看,我的想法在这堂课中呈现出来了。
反思中我发现对学生的预设比较准确,学生能够通过直观图像发现作品中有空间感的视觉现象,例如: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其它有空间感的作品,同时感受画家巧妙运用深度空间的方式,学生在感受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幅作品时,就感叹到画家运用深度空间的精妙。学生通过对有不同空间感的作品进行观察、分析、评判,例如:在《最后的晚餐》中,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深度空间在画作中的运用方式,学生说道:“我感受到画面中的空间与真实环境贯通了,我能从这里走到画面里的感觉。”用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画家如何表现出空间感的理解,解决了教学重点。
关于如何更好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对作品有感而发,我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课前学生查找资料,课上根据教师给的问题讨论,并在辩论会上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听到对方小组发表看法后所产生的疑问,生生互动,避免了一问一答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在辩论中也深入体会画家表现深度空间与创作主题和绘画意境之间的联系,解决了教学难点。同时教师在学生发言后,通过奖励加分,语言激励及从具有空间感的作品分析上带动提升,总结中西方作品从空间感表现方式和对深度空间的运用方式的异与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评述的能力。
在评价环节,学生通过结合自己课前查阅资料和课上的思考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评价了本小组和对方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
一节课结束后总会留下点遗憾,课堂中的学习气氛虽然浓厚,但对个别能力弱的同学应给予协助,对不敢发表自己看法的同学,可适时用语言激励或课下利用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