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多彩的秋天
所属栏目:小学美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上册12.《多彩的秋天》-北京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上册12. 多彩的秋天-北京市朝阳区祁庄小学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本次的教学设计当中,我突出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以剪贴结合的动手操作为载体,让几乎零基础的一年级新生们,通过简单的基本色彩认知和亲身实践,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贴合,感受到秋天色彩的魅力。
(二)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依据。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
2
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本课依据建构主义中的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只作为搭建者的角色服务于学生,让学生通过教师建构的阶梯一步步向上爬。从导入环节开始,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一下被引入课堂,再到新授环节,无论是图片观察、分析作品、查找色卡还是拼摆构图等,都是学生自主实践、自主完成的过程,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不应停留在带领,而应当是引领、铺路,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思、思有所得。
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多彩的秋天》是义务教育教科书 美术 一年级 上册 第12课“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 纵观小学美术教材,本课的学习内容与
第1册《涂 涂 画 画》
第5册《四 季》
《美 丽 的 染 纸》
第7册《快快乐乐扭起来》
《生活中的装饰布》
第8册《刻 纸 点 彩》
纵 观
3
《画 水 果》
《向 日 葵》
第10册《色彩明度练习(一)》
《色彩明度练习(二)》
第11册《色彩纯度练习(一)》
《色彩纯度练习(二)》
《装 饰 色 彩》
第12册《色 彩 的 联 想》
图1 教材截图 形成了纵向的,以“色彩”学习为主的教学知识内容学习体系。
横观第1册美术教材,诸如本课主要针对颜色进行学习的这一类型的课程,在本册书的第1页内容就已经开始了,这是一幅名为《乡情》的农民画,一旁注解中的最后一句为我们说明了颜色表现对于画面美感和情节的重要性。同时,本课也是对秋天的“色彩”进行具体讲解,因此,本课与第1页的农民画《乡情》,以及认识颜色和绘画工具的第1课《涂涂画画》构成了一个“色彩知识”的
纵 观
4
学习单元。学生通过这几课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基本的颜色认知、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知识,而本课是本册“色彩”学习的最后一课,是对色彩学习的总结与提升,所以在本册的“色彩”知识学习方面,占有着较重地位。
第4册 第1页 《乡情》
第1课 《涂涂画画》
第12课《多彩的秋天》
图2 教材截图
从版面设计出发,对本课教材的理解:
图3 教材图片截选
本课教材共2页,而其中第28页一整页的内容,以较大幅面的排版展示了两幅大师的作品,分别为林风眠《秋》、列维坦《金色的秋天》。另外,教学参考书中对于这两位大师的作品进行的具体阐述和剖析,也详实的写下了两页之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两位大师以及两幅名作在本课当中的地位。因此,对于它们的讲解也应当是本课新授环节中的一大重点。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