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法治政府建,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法治政府建设能提升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吗》北京市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法治政府建设能提升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吗》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政治生活中“政府”这一主体展开,不宥于某一框题,涉及政府的宗旨、原则、基本职能、行政权力的运用及监督、法治政府的建设、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有较强的综合性。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公民、政府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初步具备从政治角度理解和分析一些社会问题的能力。但知识理解层次尚浅,对国家政治生活及时政热点关注较少,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还不强。
【整体设计思路】
以建构主义理论与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学生的课前活动型作业成果的交流、优化案例创设情境的议题式综合型教学、典型观点的科学思辨,以及师生、生生的教学互动,构建活动型课程,达成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凸显观点,关注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走近小月河”课前活动型作业成果的交流,体会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提升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意识。
2.通过对“小月河治理”案例的探讨,学生进一步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其对增强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培养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通过对“建设法治政府是否一定能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科学思辨,培育学生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进一步明确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性,增强知法守法的法治意识与共同投身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公共参与意识。
4.通过对“假如我是执法者”的开放型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理解通过法治政府建设,提升政府执行力与公信力。
教学难点:对学生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及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过程】 课前实践活动:
教学背景:根据2011—2013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中国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45203条,总长度达150.85万公里。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河湖管理保护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河道干涸湖泊萎缩,水环境状况恶化,河湖功能退化等,对保障水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大力推行河长制,即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2016年12月,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在此背景下,布置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即调查了解北京小月河在实行河长制前后的环境状况,并分析原因。
学生通过实地考查、查询网络、阅读报刊、调查访谈等活动形式,了解小月河近年环境变化及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及有关政治活动,通过自主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近年来小月河环境状的变化及原因,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锻炼公共参与能力。)
课中学习探究活动:
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本节课我们将围绕法治政府建设,通过“力学笃行——走近小月河”、“见微知著——从小月河治理看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科学思辨——建设法治政府是否一定能提升政府公信力”三个环节共同探究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此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实践活动作业——走近小月河,了解近年来小月河的环境变化,并分析原因。小月河是随着元大都的兴建,由人工渠与自然冲积沟河形成的一条古河道,起自德胜门外关厢,沿昌平路两侧向北,经马甸至清河镇入清河,上游为西北土城沟。1985年全面治理,改道南起学院南路与长河暗渠相接,向北沿土城沟流经黄亭子,向东至祁家豁子再北折入小月河故道,全长10.25公里,已静静流淌了七百多年。但由于经年失修,致使河道不整,河边杂草丛生,特别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河道两侧居住人员和企业增多,使小月河受到污染,河水变得浑浊不洁。随后,北京市政府对小月河进行了一系列治理,使其生态环境大大改善,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河长制”的推行,昔日的小月河焕然一新。小月河治理与法治政府建设有何关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小月河治理案例共同探讨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及其重要意义。
生:课堂分组研讨准备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交待学习环节,导入新课。) 环节二:学习探究
1. 力学笃行——“走近小月河”
师:首先请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分享在实行“河长制”前,小月河及沿线的环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除了同学分享的内容外,你认为造成当时的环境状况的原因还有哪些? (2)你认为该如何治理小月河的环境?
生:学生汇报在实行“河长制”前,小月河及沿线的环境状况及形成原因。 学生汇报与回答概述:
小月河治理前环境状况及形成原因:
由于经年失修,致使河道不整,河边杂草丛生,特别到了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河道两侧居住人员增多,废弃的塑料袋、纸板、厨余残渣等被随意抛扔在河道两岸,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尤其是夏季多雨,垃圾被雨水冲入河道,影响河道边沟的排水畅通,也严重污染了小月河的水质。
一些施工人员及无照商贩,夜间常将沙石、渣土、垃圾等倾倒在河道两岸,更有企业直接将污水排入河中,小月河及周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政府相关部门权责交叉,职能不清,互相推诿,对小月河的管理及整治效率低下。 公民环保意识淡薄、乱扔乱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违规倾倒、排污,政府职能不清、管理不力,造成了小月河及其沿岸脏、乱、差的状况。
师:接下来由请第二组同学分享实行“河长制”后,小月河及沿线的环境状况及其原因,同时请同学们思考:
(1)政府建立“河长制”对小月河做了怎样的治理? (2)政府为什么进行这种治理?其依据是什么?
生:学生汇报,近年来实行“河长制”后小月河及沿线的环境状况及其原因,其他组学生倾听、归纳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汇报与回答概述:近年来政府通过河长的协调统筹,加强对小月河的治理,2016年,小月河沿岸开展了一期整治。对小月河东岸的石板房南路至志新路2000米段的脏乱点进行绿化和硬化铺装,在沿岸安装防护网。其中包括清理垃圾渣土4000立方米,砌挡土墙1000延米,硬化铺装7500平方米,加装防护网2000延米,清理和铺装水沟2000延米,栽植榆叶梅和红叶碧桃2500平方米、500株。
2018年7月,开始二期整治,小月河东岸的石板房南路至竹溪园小区南墙段395米,共清理垃圾渣土680立方米,砌挡土墙40延米,加装护栏40延米,栽植沙地柏2000平方米,清理水沟400米等,使小月河的水质及沿线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治理原因:政府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治理小月河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师: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第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016年12月,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随后,北京市相继出台了《北京市进一步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全面落实河长制。
(设计意图:通过对“走近小月河”课前活动型作业成果的交流,体会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性,提升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2. 见微知著——从“小月河治理”看北京市法治政府建设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案例探讨法治政府的内涵与意义。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讨论并回答相应问题
学案:
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守住绿水青山。
材料一:作为全市河长制工作试点,海淀区于2015年起先行探索区、镇两级河长制。学院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和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小月河的镇街级总河长,联合街道城管以及市河湖管理处土城所,对全长6.3公里的小月河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对小月河东岸的脏乱点进行了绿化和硬化铺装及防护网安装,栽植了榆叶梅和红叶碧桃,使小月河沿线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材料二:在河长的协调下,河湖管理处土城所先期联合城管部门对小月河进行了专门的执法检查。针对小月河畔占用河道的违建,两位河长按照法定程序首先召开了街道河长制工作专题会进行了研究。依据《北京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出坚决不允许河湖范围内存在违建的决定,并就此问题正式立案。随后,学院路城管分队和街道城管科正式约谈房东,并当场下达了拆除通知书,责令对方自行拆除、遵法守法。占压河道的违建从立案到拆除,仅用了短短6天,还原了地块的本来属性。
如今的小月河,绿水清澈,垂柳蓬茸,风景如画。 思考探究:
(1)概述小月河的治理中涉及到的政府部门及原因?河长发挥了哪些作用? (2)为什么占压河道的违建,从立案到拆除能够做到仅用短短的6天?
(3)政府对小月河的治理为什么能较为彻底与高效?这样做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阅读学案,小组讨论交流后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回答概述:案例中涉及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及河湖管理等政府部门。因为对小月河的治理是这几个部门的职责所在,体现了政府不同部门的职能分工与权责所在。河长主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占压河道的违建,从立案到拆除能够做到仅用短短的6天,体现了政府执法严明,各环节都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体现了政府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及守法诚信。
之所以对小月河的治理能较为彻底与高效,是因为依据相关法律,实行了“河长制”,即加强了法治政府建设,使政府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从提升了其执行力与公信力。
师:从上面案例的思考与探究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法治政府的特征与内涵,以及建设法治政府可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设计意图:通过“小月河治理”案例的探讨,学生进一步理解法治政府的内涵及其对增强政府公信力与执行力的重要意义,培养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 科学思辨——建设法治政府是否一定能提升政府公信力 师:从对小月河的治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建设法治政府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与执行力,那是不是说法治政府建设一定可以提升政府公信力呢?
生:课堂讨论,思辨 学生回答概述:
正方:建设法治政府一定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原因如下:法治政府应当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建设法治政府,可以大大提升政府
的执行力,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使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得到人民自觉的认可与接受,树立起政府的权威,提升政府公信力。
反方:建设法治政府不一定能提升政府公信力。原因如下:首先,是否有“良”法。法治政府以“法”为前提,俗话说“良法善治”,有“良”法才能进行更有效的治理,否则只会使政府的行政效率更加低下,从而丧失权威。其次,法律有时会存在滞后性,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即便政府依法行事,也不能提供更好的管理与服务,从而不利于公信力的提升。第三,政府能否严格执法。政府的公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可造福人民,滥用权力则贻害无穷。政府在执法过程中若不考虑实际、民情民意、掌握不好执法尺度,造成权力的缺失或滥用,则会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教师概述: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是否能提升政府公信力,我们需要辩证的看。如果科学、民主地制定出“良”法,且严格依法执法,防止权力缺失与滥用,可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与公信力。从全社会看,党不断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监察机关依法行使监察权、公民遵法守法用法,才能共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设计意图:通过科学思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上,提升知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与共同投身于法治社会建设的公共参与意识。) 课后拓展延伸活动:
师:接下来请同学在课后结合某一具体事例谈一谈“假如我是执法者……”,形成文字上交。
生:完成课后活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假如我是执法者”的开放型问题探讨,培养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以及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意识。)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