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
所属栏目:高中政治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河北省优课
本视频配套资料的教学设计、课件 /课堂实录及教案下载可联本站系客服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 时
1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科学精神: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和要求;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和要求;树立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
法治意识:树立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意识。
公共参与:增强创新意识;增强节约意识、忧患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养成注重环保的行为习惯。
考纲要求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
分 析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基本特征已经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适应新发展需要,
党和国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
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 教学重 点
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 教学难 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具体措施
学情分 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是本节课的内容。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已经了解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2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视频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视频、素材资料的展示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1、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搜集资料分析我国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超级跨海工程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2、各小组自主预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措施”。
学法指导
1、合作探究法:从问题情境入手,采用分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兴趣。通过探究生成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自主学习法: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我国建设的港珠澳大桥的相关资料,说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重要性。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你好,中国》
观看视频
并思考视频说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使学生更直观更
生动地感受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和一些领域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新产业和新动能成长还不够快,城乡区域发
3
设 计 思 路
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从中体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学习 新知
【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视频和教材89页内容,各小组交流探讨我国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各小组交流探讨得出结论: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将新发展理念与
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加深同学们对新理念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各小组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搜集资料分析我国建设的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界超级跨海工程是如何贯彻
1、《创新组》成果展示: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采用了较
多的创新技术并创造了多个第一:隧道为世界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大的外海沉管隧道;人工岛采用了多项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人工岛施工技术;跨海桥梁工程的创新技术包括直径钢管复合桩研究与应用,埋床法全预制墩台设计与
对现代化经济体
系有宏观上的认
识
4
示
新发展理念的。
施工技术,桥梁减隔震设计等。桥岛隧工程取得近200项技术专利。
创新注重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
地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 措施: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协调组》成果展示: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为珠江西岸的澳门和珠海等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资本的同时扭转“东岸压倒西岸”的不平衡局面。 协调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3、《绿色组》成果展示: 为实现白海豚“不搬家”目标,
5
研究人员300多次出海跟踪,拍了30万张照片,对千余头白海豚进行标识;举办白海豚保护知识培训29次;缩短施工工期,调整施工方案,将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318个桥墩减少至施工阶段的224个桥墩......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做到了人与工程、环境和谐相处,实现了海上“三零”(零死亡、零污染、零事故),实现了白海豚“零伤亡”的目标。
绿色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开放组》成果展示: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工程技术领域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不仅意味着中国由桥梁建设大国迈入强国之列。而且更有利于中国的工程技术团队走向海外。目前中国的工程技术团队已经收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
6
邀请,它们希望和中国进行合作,满足本国的交通需求。 开放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
环节
教师介绍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
涵和地位; 通过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体会总结国家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解惑。 学生观看视频并记录总结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小组交流讨论后整理出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措施。
各小组结合课本内容和视频
内容展开讲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措施及其实施的原因。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
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
深入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各项措施及其实
施的原因
7
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地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3)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老少边穷)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课堂小结
试着引导学生完成本课的知识导图的构建
根据老师的示例,完成本课的知识导图,思考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8
个性化 教 学
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可以使同学们之间进行思维碰撞,在头脑中建立更多的生活案例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板书 设计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1、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2、新发展 协调——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理念 绿色——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3、建设现代化
经济体系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教学反思
在新课标下新教材应如何教?这是这节课教学设计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我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生活化,即让事实说话。从我和学生的家庭真实情景出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来自生活的材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