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标签: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
所属栏目:信息技术优质课视频
视频课题: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山西
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及教案: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山西省优课
《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以及对数据实现高效检索的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组成要素和建立过程,并熟悉其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学生学习选修模块“数据管理技术”作初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数据库应用系统在存储管理数据和检索数据方面的优势。但面对具体的情境,还不能够自己建立数据库来实现数据管理,这也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校本课程数据库”,了解数据库建立过程,探讨数据库与表格的关系,理解数据库的基本含义和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数据库表格中学会确定主键。
过程与方法:面对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和管理系统,能够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信息需求,分析信息特征,确定信息间的关系,能够建立表格,并画出表格关系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科学管理信息的过程中,体验有效管理数据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认识和体会数据库对学习生活的影响,能够辩证看待数据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信息需求,搜集所需信息,实现对问题的结构化描述;根据要求创建数据库相应的数据表和数据关系图。
教学难点:针对具体的数据库,根据要求创建数据表和数据关系图。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案例学习法:本节以“校本课程系统”为例进行讲授和学习,围绕数据库中表格和数据关系图的确立,理解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法:师生共同分析校本课程数据库后,教师布置任务,说明任务要求,为学生提供数据库的多种选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并派代表在黑板上画出所选数据库的数据关系图。最后,师生共同分析各个数据库,完善学生的讨论结果。 六、课前准备
学生:对利用数据库存储和管理信息有了感性的认识;分好学习小组;预习本节内容;
教师:准备好教学案例和教学所用资料;
教学环境:调试好教室的多媒体设备,确保演示效果。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4min)
同学们,本章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现在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有四种,分别是什么? 主题树方式 文件方式 数据库方式 超媒体(超链接) 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最佳组织方式是什么? 数据库和超媒体技术 3. 列举常见的数据库系统。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支付系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校本课程管理系统高考报志愿系统 12306铁道部的售票系统
学习生活中,数据库的应用非常普遍。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据库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的? (二) 阅读课本,熟悉课程(2min)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什么是数据库?
2. 数据库的建立过程?
理解创建数据库的基本流程:收集相关信息 分析信息特征确定特征之间关系 创建数据库结构 编辑数据库。 (三) 案例学习(5min)
以校本课程数据库为例,归纳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结合教材中的图5-17“建立数据库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案例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如何根据需求,抽取有用信息的特征并形成数据表结构的方法。 1. 收集相关信息
在学校里开设选修课程,课程、学生、班级这些事物及其特点、属性成为需要收集的相关信息。
2. 分析信息特征/确定特征之间关系
校本课程:负责教师、学生数、上课时间、上课地点、课程名称、课程号、课时数
选课学生:姓名、性别、班级、年龄、所在班级、学生编号、课程号 校本课程和选课学生都具有“课程号”这一特征,即可以建立校本课程和选课学生两个表格,通过课程号将其关联起来,存储为一个数据库文件,实现集中管理。
3.创建数据表结构,确定数据关系图
教师课前在Access中建立好校本课程数据库,创建“校本课程情况表”和“选课学生信息表”之间的数据关系图(如下),课堂上将数据关系图展示给学生。
(1)两个表格通过“课程号”这一属性关联,节省了数据库自身结构的占用空间,体现了数据库存储量大、占用内存小的优势。
(2)钥匙形状标注的是表格的主键。主键是一个字段,可以唯一地标识表中地一条记录。
(四)小组讨论,完成任务(15min) 1.明确小组任务要求
(1)每组自主选择一个数据库系统,讨论分析如何建立表格和确定主键; (2)画出数据关系图;
(3)各组派代表将数据关系图画到黑板上
教师提供一些数据库系统作参考:12306铁道部的售票系统、高考报志愿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支付系统、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超市收银系统、银联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食堂刷卡系统。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对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师生一起分析各小组的成果,加深认识和理解。 3. 成果分析
教师提供的参考系统中,学生未选择的数据库系统留成课后作业。 4. 总结
学生对下面空格进行填充:
数据库是采用的结构及 进行存储和管理信息的。(答案:表格、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教师概括:这就是本节课的第三个学习内容,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归纳数据库的基本认识,引入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是一个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于数据库的基本含义,主要引导学生从存储结构、管理方式、性质等方面加以理解。 (五)知识延伸(4min)
数据库如此普遍地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对我们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1. 大数据: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管理和处理完的数据。 2. 实现对大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最重要的是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实现数据的增值。如平安夜里西方国家超市将尿布和啤酒放一起销售的典型案例便是数据库对大数据的分析所得。大数据的价值不在于数据量的大小,而在于数据价值。因此,对很多企业来说,如何快速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是取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3. 正因为数据库在管理信息上存在的诸多优势,才更方便我们的网络购物、信息检索、新闻获取。
4.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数据库也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数据库的防护做得不到位,很容易被攻击,造成信息泄露等等。
所以我们应该持辩证的态度对待数据库。形成用数据库管理和分析信息的意识,培养积极使用数据库的习惯和态度,同时尽量规避数据库带来的消极影响。 (六)课堂小结(2min) 1.数据库的含义
2.创建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3.数据库存储和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对待数据库的正确态度 (七)课后练习(2min)
上网查资料了解“一带一路”,思考“一带一路”是否体现了数据库的应用?如何体现? 八、教学板书
数据库及其创建过程 1.认识数据库 2.数据库的创建过程
3.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对待数据库的正确态度
九、教学反思
课前未对学习者情况作充足的分析,学生对各种数据库系统不是特别熟悉,
导致课堂讨论环节用时较长,教师对各小组指导较多,课堂时间没把控好。
课堂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很积极,讨论很热烈,效果较可。但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掌握得不牢固,需要老师课后监督复习。
教师的讲解在知识和过程方面较为完整,情感态度上较为粗糙和简略,升华高度不够。之后的教学中应该准备完善,充分了解学习者情况,设置和把控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视频来源:优质课网 www.youzhik.com